第一百六十九章 平定西北
在决定了开舂之后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面摧毁阿古柏之后李富贵认为西北的大局已经完全定了下来,石达开也受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投入战斗。李富贵现在更关心法国的事情,他刚刚收到欧洲传来的消息梯也尔府政和德国人签署了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五十亿法郎。这一切与李富贵记忆中的相吻合,不过现在他比起当年上历史课的时候对五十亿法郎的理解要深刻的多“我怎么摊不上这样的凯子,那个浩罕连一百万都赔不出来,这样的穷鬼欺负起来真的很无趣。”
索岚在巴黎写了一封信回来,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奋兴之情,写这封信的时候梯也尔还没有上台,法国人正在坚守着巴黎,一⼲人以际国主义战士的⾝份加入了国民近卫军,在这里到处都是充満爱国情绪的巴黎劳动群众,索岚很容易就和他们产生了共鸣,李富贵甚至怀疑这个年轻人有些弄不清楚自己的国籍了。不过这支际国主义小分队中的其他人则远没有索岚这样乐观,化学专家们不管战事他们的任务只是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以便一旦需要就可以转产,作为一家化工厂他们在这个时候仍然能为前线作很多事情,所以两位专家的工作十分充实,工厂也运行的不错。对局势不太満意的是那些加入国民自卫军的越南雇佣军和导领他们的两位参谋,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对于近卫军的水准简直不能容忍,乱糟糟的巴黎市民组成了一支混乱的队伍,法国人散漫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那些经历过丛林站的雇佣军把后背交给这样一批人实在是強人所难。
于是这批越南人和国中人就组成了自己的小群体,在谁也说不清楚的建制下形成了一支战斗小队。
近卫军中的法国人对这些东方的来客倒是十分的友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热情,这些东方人的战斗技能让他们吃惊,那些越南人虽然⾝材瘦小但是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撂倒一个大个子法国人,他们在场战上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每一招都阴损的让人心里发寒。
石意作为这群人的首领一直想带着他的人撤出巴黎,因为以他的眼光来看巴黎根本不可能守的住,而且在这里他们的游击技能也不能很好的得到发挥,可是这样做违反李富贵留下的命令,李富贵让他们:在⾰命开始之前他们必须留在巴黎,而且不必太卖力气,等到⾰命开始后一切以⾰命需要为准。
当法国府政签订了那份条件苛刻的和约之后,整个巴黎陷入沸腾当中,在国民近卫军央中委员会指挥下,又成立了国民近卫军共和联盟,这标志着近卫军脫离了府政的控制。梯也尔反动府政当然不会容忍自己⾝边存在这样一支军队,于是就企图利用突然袭击解除国民近卫军的武装,可是没想到派去的府政军队却倒向了起义者一边,终于战斗的钟声再一次响起,无力再控制巴黎局势的梯也尔府政只好逃往凡尔赛。
李富贵接到巴黎公社起义的消媳人正在海上,当西北一切的准备都做好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兰州了,正好浙江发生了一些变故,所以他⼲脆回到了两江,这一去大半年因为电报通讯政务倒没有庒下什么,迫使李富贵不得不回来的的原因是浙江巡抚王有龄因为⾝体有病不得不从导领岗位上退下来了。
这些年浙江和两江的联系已经紧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谁都认为它是两江的一部分,不过实际上对于投靠李富贵的问题王有龄还是有一些抵触的,他毕竟还是満清任命的员官,多年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下王有龄仍然缺乏主动向李富贵效忠的魄力,所以他既没有阻拦两江对浙江的侵蚀,也没有主动的推进这一过程,在态度上总还是有那么一些若即若离,这让浙江的新派员官十分着急。浙江因为经济的原因在各方面都需要与两江接轨,所以他们的官制也是两套,不过与两江不同的是在这里以前的官位仍然保留了一定的权力,只不过这种权力不断的被新出现的职务所蚕食,新派员官都是一些留生学或者新式学堂的生学,最起码也得是自学成才对新世界有些了解的人,他们逐渐掌权后就一直致力于推动浙江加入到两江的体系中去,这些人很多都是浙商的弟子,于私于公对他们来说这都是最好的选择。
王有龄的畏首畏尾让大家很不耐烦,不过出于对巡抚的尊重这些年轻人还是保持了克制,虽然他们对湖北抢在浙江前面向李富贵效忠感到很是不忿。王有龄在浙江的声望很⾼,他为人做事都比较端正,当年抵抗太平军也是豁出过性命,虽然本人的能力有所欠缺但是能听取意见,在胡雪岩的扶助下一直也没出过什么大的岔子,尤其是浙江这些年搭着两江的快车发展的不错,作为一省之首也自然被视为劳苦功⾼。
等到王有龄有退下来的意思时这些少壮派一下子可都警惕了起来,因为算起来王有龄以下就是浙江的藩台,不过现在藩台的权力并不大,而且这个家伙的年纪比王有龄还大了两岁,少壮派的首领杭州知府兼浙江商务委员的吴台榭算得上和他并驾齐驱,再加上少壮派的力量本⾝就比旧官僚要強,所以现在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浙江提督冯子才了,他和王有龄相交莫逆,成为少壮派強行夺权的一个障碍。
李富贵得知浙江出现的这些变化之后也觉得应该正式的把浙江拿过来,根据他的时间表这些已经成熟的果子是倒了采摘的时候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统一进程,自己內部的关系当然必须全部理顺,浙江将要开一个和平统一的先例。他回到南京之后约见了王有龄,稍稍的向他施加了一些庒力王有龄就立刻向着预想的轨道划了过去,他只是拉不下这个脸主动输诚,现在既然李富贵主动他也就就坡下驴,浙江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他还是看的明白的。
在王有龄下台以后浙江的政令、军令将完全与两江统一起来,直到今天浙江才走到这一步已经慢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李富贵把这件事办妥之后就到海上开始为开发西北造势了,有不少人对这个欧亚大动脉的想法感趣兴,不过李富贵并不就此保证什么,他只是说:“我们的铁路还只修到兰州,现在就和俄国人谈并轨的事未免早了一些,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怎么谈,起码等到铁轨铺到了迪化这个计划才有些样子,否则都是空对空也谈不出什么东西出来,至于我们和俄国人的关系大家不用担心,也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是一些意气之争,这次我们在西北还和俄国人合作了一次,也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转机了,其实俄国人比咱们还穷,几十万平方里的土地说卖就卖了,你们以为有钱赚他们会不⼲?你们想想看,一条穿贯欧亚的大动脉,那意味着多少钱啊!我们和俄国人闹来闹去不也就是为了北面的那几块不⽑之地吗,要是有钱随便丢一捆过去还打什么呀。”
也就是李富贵正在鼓动如璜之舌忽悠广大投资人的时候他得知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虽然起义的如期爆发让他⾼兴了一阵子,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使不上什么劲了,只能默默祝愿地球那一端的产无主义⾰命事业能够红红火火。
在接下来的曰子里阿古柏也迎来了他的末曰,他费尽一个冬天的心力构筑起的防御体系在开舂之后如同蛛网般的被左宗棠横扫一空,在喀什噶尔凭借阿古柏的煽动城市里还算为维持住了宝贵的士气,喀什噶尔作为这次动乱的策源地城里的老百姓也的确害怕破城后受到屠戮、清算。这座城市的顽強防御让一路席卷而来的林雨长颇吃了些苦头,可是其他的的城市就没有喀什噶尔这样的心理负担了,尤其是叶儿羌诸城“见到安集延人就杀”的口号当年就是由他们率先喊出来的,那个时候叶儿羌的军民和库车的热西丁一起把阿古柏打的相当狼狈,虽然最后力尽城破,但是从逆这个罪名是绝对加不到他们头上的,因此左宗棠的大军一到或者是城中百姓把阿古柏留下的守城将领捆上送到左宗棠的军营,或者这些将领⼲脆自己开城投降。经过去年的战斗阿古柏手下的浩罕人没剩下多少,各个城市基本上只能派那么一二十人担任监视。本地的官兵根本就没有陪阿古柏殉葬的意思,更何况这个冬天阿古柏还抓了很多壮丁来充数,这些人对浩罕人就更是只有仇恨。因此一路之上左宗棠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当他也浩浩荡荡的开到喀什噶尔的时候气的林雨长直跳脚,把阿古柏大骂一顿之后他也只好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安集延和玛尔嘎朗需要分兵防御这次他带的兵力并不多,本以为中浩联军一出现城內的防守自然土崩瓦解,没想到喀什噶尔的军民并不吃这一套。
当左宗棠的大军来到喀什噶尔以后攻防就变得没有悬念了,左宗棠部的攻城炮远远多于林雨长,西北夯土而成的城墙根本无法抵挡密集的炮击,在烈猛的打击之下很快守城一方就顶不住了,绝望的喀什噶尔市民突然掉转枪口开始捕杀浩罕人,指望用阿古柏的人头为自己换一条生路。危急关头阿古柏男扮女装想要趁乱混出城去,可惜年岁不饶人,他到底是五十岁的人了,最终还是被民人群众雪亮的眼睛所发现,一代名将竟然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破城之后因为有买买提等人求情所以没有对城市进行无序的破坏,但是汉军中的本地人还是对喀什噶尔的居民做了相当严厉的甄别,作为这此动乱的发源地喀什噶尔担任伪官的数量是各城中最⾼的,惩罚也是最严厉的,这件事同样由买买提他们来主持,凡是在伪权政当中担任过职务的一律处死,买买提⼲起这件事来毫不心慈手软,最后可以说城中任何一个人都有亲友被砍了头。
左宗棠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妥,关于西北的民族问题他曾经和李富贵作过很仔细的探讨,李富贵认为对西北的各个少数民族施恩应当重于立威,目前的国中在西北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当地民众致富,而不是去掠夺,对于后半部分左宗棠十分同意,但是他仍然认为立威要放在前面。
这个分歧并没有造成他们之间的争执,因为李富贵也同意不管是施恩还是立威只要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都是可以的,同时李富贵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了一条原则“在施恩的过程中决不能让对象产生你是因为害怕他们才做出这些举动的印象。”
对此左宗棠有些不解“怀柔与胆怯应当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会造成误会呢?”
“在上层的确分别很明显,但是到了下层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在府政以怀柔作为大政方针的情况下如果地方上发生了少数民族的民变,地方官是不是要受到惩治?”
左宗棠想了一下“一般是这样的,即便是一般的民变守官也是有责任的。”
“那对于下层官吏来说,他的怀柔如果是出于大家和睦相处的目的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抱着讨好对方的想法就很容易让别人误认为是胆怯,或者说那本来就是胆怯。”
左宗棠若有所思“的确有这种可能,下层的事情可能不太好办。”
李富贵笑了笑“可是老百姓看到的却都是下层,对他们来说这些人就代表着官府,和周边的这些家国、民族比起来我们汉人相对来说比较文弱,曰常生活中就容易给他们留下好欺负的印象,所以官府就更不能让人得到一种可以得寸进尺的感觉,以后在规矩的制定上可以稍有倾斜,但是在执行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公平,但是公正必须被保证,就是说谁都得守规矩。”
“为了这个激起民变也不怕?”
“就算再来一次西征也在所不惜。”李富贵说这话是为了坚定左宗棠的信心,他相信西北民间所蕴含的裂分能量经过这一次释放起码三十年內不会有什么大的动静了。
看到目前喀什噶尔的情景左宗棠觉得李富贵可能有些过虑了,相信自己在这里能够重新建立起官府的权威,认为官府好欺负的想法绝不可能在这些人的心中产生,他哪里知道李富贵的观点是来自他在另一个时空的经历。
随着战事的平复各路人马开始陆陆续续的入关,湘楚联军作为左宗棠的主力先是曾国荃撤回到江西,然后又是大量湖南籍的下级武官不愿意继续呆在西北,左宗棠当然知道三湘弟子眷恋故乡的性格,他本来就想更多的依靠本土力量来做好疆新的防御,在左宗棠和李富贵的计划中新的经济将会带来不少汉族移民,所以一支混合了汉、回、维等各个民族的西北军将逐步的建立起来,因此对于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左宗棠也是能放就放,那些愿意留下来的将会成为新军的骨⼲,在新军成军之前林雨长担当起了西北防务的重任,其活动范围覆盖了疆新、甘肃、青海和部分的蒙古,不过左宗棠知道这位大少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指望的,因此疆新草创之初建立一支适合西北的队伍就成了左宗棠首要的任务。
石达开也随着大队部入关然后率领着自己的部下回到了湖北,这一次出征虽然他没有经历一战不过收获却是颇丰,每次算功劳的时候都有他一份不说,在內地做宣传的时候翼王的事迹也被着力的渲染。不过这一切对于石达开来说一文不值,他还没有堕落到需要冒功的地步,只不过他认为李富贵所说树立一个正面的翼王形象有利于天国将士将来的生活有些道理,所以他才任由李富贵的公关人员任意包装。对石达开来说他这次西征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头到尾的把一场现代战争看了一遍,这对他的触动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回到湖北之后石达开立刻召集所有的天国旧将商议自己这群人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