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政策调整
在凉州內部风诡云谲之际,经过大半个月时间,薛兴终于从上赶到了蓟城。这是他首次来蓟城,顿时为蓟城的壮观与宏伟而震惊。
“蓟城不愧为辽东首府,老夫已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薛兴对前来接他的薛涛感叹。
“那是!据说当年大司马刚一⼊主蓟城,就命首任幽州刺史刘翰刘大人着手扩建蓟城,后来刘大人在昅取了扩建襄平城的经验,经过数次易稿,才最终设计出而今这座宏伟壮观的蓟城!”
望着英武的儿子,薛兴満眼笑意,对于薛涛在青州场战上的表现他十分満意,又或者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可以预见,汾薛氏至少在薛涛这一代会保持兴旺。
“⽗亲,听说此次大司马有意让您去接替李州牧的位置?”感叹完蓟城,薛涛又关心起⽗亲的前途来。
薛兴闻言点点头道:“没错,随着河南三郡加⼊辽东,使得辽东已掌握了司州至少一半郡县,而且由于司州人口众多,再由并州刺史府代管已不合时宜。”
“嘿嘿,现在看来当年⽗亲决定举家投靠辽东是多么的英明啊!”
闻言薛兴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在当年对抗中,河东世家损失惨重,唯有裴氏、薛氏寥寥几个世家得以保存,其他诸如卫氏等大批世家纷纷被辽东问罪拔除。
…
翌⽇,薛兴到政事堂內拜见卫朔,恰好遇到辽东⾼层在政事堂商议政事。而卫朔考虑到重建洛一事需要司州刺史府协助,他就将接见薛涛一事与政事商议安排在了一起。
“臣薛涛拜见主公!”
“季达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说完卫朔拉着薛兴将裴嶷、⾼瞻、温峤、莫含等辽东⾼层一一介绍给他,最后又指着薛兴介绍给场众人。
待众人寒暄已毕,卫朔指着皇甫真道:“好了,大家寒暄已毕!接下来就该谈谈政事了!楚季,你先将近来牧府收集与辽东经济发展有关的资料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诺!”皇甫真闻言立即站出来道:“自辽东打通与罗马的海上贸易通道后,海外贸易的规模是一年比一年大。就拿今年来说,由于东、西罗马之间并不太平,东帝李锡尼为了与君士坦丁争锋,他从辽东购买了大批军械,仅此一项为辽东创造的利益就超过数十万贯。”
“嘶!”薛兴听到这儿忍不住倒昅一口冷气,他早听说辽东海贸利润惊人,但没想到仅仅一项军械易就有超过数十万贯利益。若是再加上其他商品的易额,那辽东每年的收⼊岂不要超过百万贯?
其实薛兴还是小瞧了海贸利润,每年辽东从海贸中获利早就超过了百万贯,今年更是有可能⾼达数百万贯。
“如此说来罗马內战是不可避免了?”卫朔若有所思道。
“据各种报情分析,最迟两年,东西罗马会为了罗马统治权再次大打出手。”
卫朔看热闹不嫌事大,带着几分幸灾乐祸道:“好呀!打得越烈越好,最好打他个十年八年,那样我辽东差不多就能将罗马国內的财富统统赚到手中。”
“除了罗马外,南洋依然是辽东最为仰仗的地区,那里不但是辽东原材料供给地,还是辽东最大的粮食采购区。每年辽东都要用大量丝绸、瓷器、玻璃等商品,从南洋运回来一船船铜矿、金矿、银矿、铁矿、稻米等辽东急需的物资。”
“而辽东之所以会消耗掉如此多原材料,除了每年连战不休外,辽东还在各地大搞公路、桥梁、⽔利等基础建设。”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海贸的带动作用,才让辽东在极短时间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幽燕辽等地,⽔泥马路基本上覆盖到了每一座县城。”
“与此同时,大量作坊开始在辽东各地开设起来,其中尤以幽燕之地最多,并、朔、雍三州紧随其后。”
“随着经济发展、道路桥梁陆续开通,以及牧府对于各地远程公马车的建设,极大加強了各地劳力之间的流通。”
“臣敢拍着脯宣称,以往历朝历代都没有我朝百姓这么自由!”说完皇甫真満脸自豪。
“经济繁荣自然会带动各地流,这是好事,官府应该给予积极引导!”
卫朔话音刚落,裴嶷忍不住站出来大吐苦⽔道:“主公,你或许不知道,就为了这事各级官府已多次到找我诉苦,他们都说百姓比以前难管了。不但比以前更精明了,而且有时候在面对官府追究时,很多人都会选择躲出去。”
“呵呵呵,那是你们牧府的责任,百姓素质提⾼了,尔等官吏难道就能止步不前?”
裴嶷闻言只能无奈地苦笑几声,他自然知晓卫朔绝不会限制民众行动,如此只能进一步提升员官素质。任何不能适应辽东发展需要的人,都会在未来被淘汰出局。
“主公,虽然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人们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往幽燕迁徙。这也导致了幽燕辽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臣担心随着时间推移,形势会越来越不妙。”
“嗯,世容言之有理。对于人口向富裕的幽燕之地转移,这是一正常现象。这也是辽东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要想消除不利影响,则必须在尽快调整辽东政策。将建设投资的重心,渐渐从幽并朔等州郡向关中、青司、草原等新收复之地转移。”
说到这儿,卫朔看着薛兴、呼延谟二人道:“将经济引向青司转移,主要的措施首先就是农业的转移。其中均田制是基础,另外也要加快大农场、牧场的发展。”
“接着就是工、商业上的转移,牧府要鼓励幽燕当地大商贾、世家资本向其他地方扩张。”
“尤其是青州要利用好自⾝靠海的优势,积极发展港口经济,而司州则充分发挥其在传统农业上的优势,结合辽东技术优势,尽快恢复当地农业⽔平。”
“我希望大家明⽩,这是辽东在政策上的一次较大的调整,以后我们的投资发展的重心将渐渐向南、西转移。牧府要让尽快出派指导人员前往各地考察,引导资本到关中、司青、草原等地开设分厂。”
“另外随着辽东境內开设了越来越多的作坊,劳动力短缺这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牧府对此有什么应对之策?”
裴嶷与莫含对视了一眼,然后由裴嶷站出来道:“回主公,对此牧府早有对策,从今年开始牧府将加大对农业机械方面的投资,争取推广机械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以此来弥补工商业上对人力的需求。”
“嗯,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卫朔对牧府的建议十分満意,看来经过近十年磨合,辽东⾼层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已不再死抱着偏见对待所谓的奇技巧。
其实这些年卫朔一直在鼓励机械的使用,尤其在农业上,更是大力推广翻车、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极大的减少了人口较少的庒力。
“诸位,我再強调一下,辽东政策不会一成不变,眼下很多政策都是十年前制定的。有很多已不适宜当前形势需要,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事务,同时更要懂得与时俱进。”
“诺!”在场众人都是跟随卫朔多年的老人,十分了解自家主公的格,绝不是一位墨守成规的君上,十分崇尚改⾰与新鲜事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