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正当韦克剑准备出门的时候,就见自己的副手吕前平走了进来。两人几乎是撞了一个満怀,还不等韦克剑开口说话,就听见吕前平将手里的文件放在了韦克剑的面前说到:“看下吧,好东西啊。”说完露出了一个让人感觉神秘而又不可琢磨的笑容来。
听见这家伙这么说,而且又搞的这么神秘,韦克剑显得很不解的看起了文件来。不过他很快就被文件的內容给息影住了,因为这是一篇他急需的东西,就见上面这样写到:
家国必须建立立独的、強大的国防,作为家国武装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军建设的速度、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家国的防务,空军应当置于国防建设的优先地位。…当下,几乎不会有人对这样一个立论明确的观点表示怀疑。
然而,当大船、大机飞、陆大军、大海军…早已不绝于耳之时,大空军却鲜有人言。一个家国需要什么样的空军?一个大国需要什么样的空军?回答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辉煌缘何败于平庸?
空军时代,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场来空军时代的战争中,个人战绩最为辉煌的莫过于德国空军。据战后数据统计,德国空军中击落敌机超过五架的“王牌飞行员”超过三千人;个人战绩百架以上者就有一百零七人;世界空战史上击落敌机超过三百架的“超级王牌飞行员”仅有两人,全部出现在二战德国空军中。德军最凶悍的第五十二战斗机联队,击落敌方机飞达万余架。
再看国美空军“王牌飞行员”总数不过一千三百余人;成绩最好的击落敌机总数不过四十架。与德军相比,美军飞行员的个人战绩显然流于平庸。
然而,与飞行员个人战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人输掉了战争。而且,在二战中后期的主要场战上,德国空军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盟军的战略空袭成为德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即使是在战争初期的不列颠空战中,德国空军也未能达成预期的战略目的。
辉煌缘何败于平庸?站在不同的视角审视,自然会得出迥然不同的观点。然而,毋庸置疑的一点,也是今天看来最具说服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是:德国空军在建设和使用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大巨偏差。
二战中的国美空中力量,可以说是一支实力雄厚、后备充⾜、力量均衡的大空军。相形之下,德国空军不可谓地位不⾼,不可谓数量不多,不可谓投⼊不大,但其战略视野却小得可怜。
二战前,德国未能建成具备立独完成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航空兵;战争初期,德国空军的任务仅局限于支援地面作战,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前线航空兵;战争后期,在盟军強大的空中庒力下,德国空军又不得不沦为一支以防空任务为主的防空军。
画地为牢:难脫的束缚
与陆军、海军相比,空军是后来者。空中力量最初孕育产生于陆军、海军之中。时至今⽇,军队的空中力量仍然包括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甚至出现过立独的国土防空军。
那么,一支真正的大空军与空中力量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其本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作为一个立独的军种,大空军不应再是其它军种的附属物。它需要拥有自己立独的空军战略、空军发展战略;它不仅应该具备立独完成战役战术任务的能力,更应该具备立独完成战略任务的功能。唯有如此,空军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军种。
在理论层面上,或许不会有人去妄加置喙上述观点。然而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却绝非易事。当一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被分割配属于不同战区的陆军,当它仍然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的时候,它只能算是陆军航空兵;当一支空军倾其全力执行国土防空任务时,它只能算是防空军。
空军的特征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远程机动和打击能力。丧失了这样的特征,束缚于画地为牢式的制约当中,这样的空中力量只能是名义上、称谓上、形式上的空军,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庞大,不管它的武器装备有多先进,都无法令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大空军。
其实,画地为牢的束缚,不仅仅体现在编制体制和作战思想中,更多的状况是,传统观念早于不知不觉中噤锢了人们的思维。
当空天时代悄然来临之时,空军的作战空间已然拓展到了更⾼的太空,空军的主战装备难道还要故步自封地仅仅局限于机飞吗?
当精确制导的常规地地导弹具备了突击机场的能力,并成为夺取制空权的利器,难道仅仅因为它不是机飞,就无法出现在空军的装备序列中吗?
当特种兵袭击机场协助夺取制空权成为需要和可能时,难道仅仅因为它的作战是在地面完成的,就不能将其编⼊空军的编成吗?
不等式诠释的大空军
翻开几年前国美空军公布的资料,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国美空军拥有各种机飞、战略导弹、卫星总数为五千四百七十五架(枚、颗)。其中战略导弹五百枚;卫星四十七颗;轰炸机一百二十九架;战斗/攻击机两千一百四十架;特殊用途机飞和特种作战机飞二百三十八架;侦察机四架;训练机飞九百三十三架;运输机八百三十二架;加油机四百九十五架;直升机一百五十七架。
国美空军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典型的大空军,如果以其为样本对主战装备平台的数量加以数据分析,那么我们至少可得出如下的不等式:
空军主战装备平台≠机飞。
国美空军中,战略导弹、卫星等非机飞类主战装备平台占总数的百分之十。
空军主战装备平台≠战斗/攻击机。
国美空军中,战斗/攻击机不到主战装备平台总数的百分之五十。
空军主战装备平台≠攻击类武器平台。
国美空军中,训练机飞、运输机、加油机、直升机、卫星超过主战装备平台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
再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主要用于远程战略打击的装备平台,包括:轰炸机、战略导弹、加油机,超过主战装备平台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特种作战平台超过主战作战平台总数的百分之四。
可用于远程力量投送的装备平台,包括:运输机、加油机,接近主战装备平台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上述数据分析中,三个不等式,对于改变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思维定势颇有裨益。而其他一些分析结论,则可以帮助人们看清一个典型大空军所重视的各种特有能力:远程打击能力、远程投送能力、特种作战能力。
如果进行一些更广泛的数据分析,相信我们还能找出更多的不等式。
比如:大空军≠大规模大空军≠大投⼊
经过马岛战争和历次中东战争后,谁又能贸然断言,规模和投⼊总量有限的英国空军和以⾊列空军不是大空军呢?
言说至此,有一个问题就必须有解答了。那就是…大空军应该是个什么样?换言之,就是如何定义大空军?要想对此做出解答,绝不是件简单的事。至少,仅以一人一时一地的一孔之见,很难给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答案。如果我们换种方式,仅仅以素描的方式勾画大空军耝浅轮廓的话,那么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诸多特征:
大空军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能够容纳任务需求、技术发展、战术演变所带来的任何新鲜事物;
大空军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立独军种,它应该拥有立独的战略、战役体系;
大空军应该突出远程机动打击能力和战略力量快速投送能力;
大空军应该具备完成家国防务所需求的各种类型作战任务的能力;
大空军应该形成必要的规模,包括数量和质量;
大空军必须建立雄厚的后备力量;
其实,所谓大空军无非是一个概念。然而,如果仅仅把它视为被一个“大”字所重新修饰与包装的新的空军概念,或许就偏离的大空军定义的初始点。
不可否认,要想真正把大空军概念确立下来,人们还必须认真细致地研讨…大空军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编制体制、装备体制、指挥体制、后勤保障体制、人才培养体制…
过往的战争,留下太多沉重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技术的创新发展,不断改变着场战环境;空天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藩篱,层层叠叠、⾼⾼低低、密密匝匝、忽明忽暗,仍在各个层面上束缚着、噤锢着人们的思想与思维。
要想建设和使用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空军,必须冲破这有形与无形的各式藩篱,才可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勇敢地起飞!
看完后这份文件后,韦克剑几乎要跳起来了。他知道自己现在该如何去发展自己的空军队部了,现在只要等司令从外面一回来,那么自己就可以将计划上报上去了,他开始琢磨起如何说服司令和彭全参谋长支持自己来。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