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尹继善其人
今天本书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人物,就是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让读者全面的了解一下这位清朝乾隆统治集团高层的极其重要的人物,先将关于尹继善的一些资料整理出来,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
尹继善,章佳氏,字元长,号望山。杰出的政治家。生于1695年,卒于1771年。洲镶黄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尹泰之子,系父之妾如夫人张氏所生。雍正元年(1723年)甲辰恩科进士榜眼及第。不到20岁便入翰林院,作为钦差大臣的随员出使广东,悍然抗上,手诛广东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原瑛,平息了即将爆发的民变。一之内被雍正连晋六级,四年之间便擢升到巡抚(雍正六年出任江南巡抚)、开府建衙为一方诸侯。刚刚30岁,就做了封疆大吏。尹继善曾历任江苏巡抚,江南河道,云贵、川陕、江南等地总督。为世宗、高宗所倚重。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在江南前后30年,最久,民德之亦最深。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著作有《尹文端公诗集》十卷传世。其书法作品《行楷立轴》(材质、形制:水墨绫本;尺寸136。5×41cm)和《行书》(材质、形制:轴,尺寸117。5×34cm)等,曾在北京翰海拍卖。尹继善的女儿嫁了乾隆第八子永璇,国戚皇亲,家门贵盛。其府邸在京师西城大护国寺与什刹海之间的定府大街,府内有园,名曰绚。
其发迹升迁年表: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五年,迁侍讲,寻署户部郎中。六年,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是年秋,署江苏巡抚。七年,真除,巡抚都御史。九年,署两江总督。十年,协办江宁将军,兼理两淮盐政。十一年,调云贵广西总督。十二年,奏定新辟苗疆诸事,请移清江镇总兵于台拱,并移设同知以下官,增兵设汛,上从之。又奏云南濬土黄河,自土黄至百,袤七百四十馀里,得旨嘉奖。寻诏广西仍隶广东总督。十三年,奏定贵州安笼等营制。时贵州苗复,其发云南兵,并徵湖广、广西兵策应,苗乃定。乾隆元年(1736年),贵州别设总督,命其专督云南。二年,奏豁云南军丁银万二千二百有奇。入觐,以父尹泰老,乞留京侍养。授刑部尚书,兼管兵部。三年,丁父忧。四年,加太子少保。五年,授川陕总督。七年,丁母忧。八年,署两江总督,协理河务。十年,实授两江总督。十三年,入觐,调两广,未行,授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处行走,兼正蓝旗洲都统。未几,复出署川陕总督。嗣以四川别设总督,命专督陕、甘。十四年,命参赞军务,加太子太保。十五年,西藏不靖,四川总督策楞统兵入藏,命兼管川陕总督。十六年,复调两江。十七年,得旨嘉奖,召诣京师。十八年,复调署陕甘总督。十九年,命署两江总督,兼江苏巡抚。二十一年,实授两江总督。二十五年,上命增设布政使,其请分设江宁、苏州二布政使,而移安徽布政使驻安庆。二十七年,上南巡,命为御前大臣。二十九年,授文华殿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三十年,上南巡,年已七十,御书榜以赐。召入阁,兼领兵部事,充上书房总师傅。三十四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三十六年,上东巡,命留京治事。是年四月,卒。赠太保,发帑五千治丧。
一则与曹雪芹的故事:尹继善初到南京,曹家刚已北返。不过,尹继善的总督衙院,与曹家在南京的“老宅”相邻。其时又兼两淮盐政,也是做着和楝亭(即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样的官。尹继善在南京一住,才益体会到曹家祖孙数辈、历时六七十年之久,在江南一带的深得人心远非一般俗常仕宦可比。尹继善对曹寅,本已久所心慕,至此,宦地相同,官职联属,自己也十分喜爱诗文书史,于是有意无意之间,都在学步楝亭。在这种心情之下,尹继善自然留意于访询曹家的现况,子孙的下落。大约到乾隆十九年再署两江总督时,尹继善乘着搜罗人才之机会,决意务必跟寻楝亭的后人。而曹雪芹此时编述《石头》一记,已经有了脂砚抄阅再评本。意在问世传奇的曹雪芹,正也想为书稿谋一乐为出资刊版的东道主。两相凑拍,事不难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秋,曹雪芹由于生计的艰难,为了著作的传布,一到江南。他的才华立即受到了尹继善的赏重,并以楝亭有此嗣孙引为欣慰。初时,宾主相得,情好甚笃。尹继善虽然爱才好士,但全是正统一派人物,眼见曹雪芹的一些言谈行径,渐渐心有不乐之意。尹继善是正人,倒出于一片好心,以其正统观念,设法挽救曹雪芹。而曹雪芹对于这种“挽救”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根本不能接受。这么一来,各无恶意,皆本素怀,可是误会既多,彼此都无法谅解。曹雪芹如要自行我素,不肯污于俗,就必然被人视为狂妄无状,负义忘恩。他本是为了《石头》一记而仆仆南游的,不想最后事情也就出在这部书上。乾隆二十五年,为加强管教,乾隆不得不亲“幸”永璇府第,意在察看,不期而遇竟发现了《石头记》。当乾隆查出身有“内病”的永璇竟然偷看这种“书”自然十分震惊恼怒,决心要清这部“词小说”的一切原委。此事风波很快传到了水璇岳家尹继善那里,不觉目瞪口呆,因为著书人就在他的幕席之间。由是,风声汹汹,人言啧啧,顿时大为紧张。尹继善不肯出卖楝亭的后人,就透消息给了曹雪芹,让他赶紧托故离职,潜身它往,庶几可望避免多所株连。于是,无可回避的曹雪芹,则收拾行装,决意北返。幸而永璇有力,多方弥遮掩,设法将事搪过去,一时未至酿成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