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欧洲之行
“什么你要去欧洲?!”书房内孙的笑容瞬间就凝结了。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她连忙追问道:“绍清,你,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儿,我这是认真的。关于去欧洲的事,我早就酝酿多年了。绝不是一拍脑门的突发奇想。本来我是打算在中原平定后,与你一同辞官归隐。然后带着两个孩儿一起扬帆出航,周游世界的。但如今看来这只能是个不可实现的幻想了。既然你放不下这天下,那就只好我一个人去了。不过,以父亲的脾气是绝不会同意此事的。所以这事还需要你的帮助。”杨绍清从容的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孙的头立刻就象拨鼓般摇起来道:“别说是父亲。就算是我也不会同意的。你知道欧洲离我们这儿有多远吗?你知道这一路上不但要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漫长的海路,还要绕过马六甲、好望角等诸多险阻吗?台风、暴风雨、大旋涡、暗礁等等海上杀手,能轻而易举地让一支船队永远消失在汪洋之中。就更别提那些终游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海盗了。绍清,你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儿,关于你说的那些艰难险阻我都知道。出海本就是件危险的事。但不能因为它危险,就不出海了。如今中原沿海每年出海的船支数以千计,其中不乏远洋去欧洲等地的商队。再说欧洲那边也不是派来了不少传教士吗。既然德里古斯神甫他们能远渡重洋来我们中原。那我们又为何不能去欧洲看看呢。”杨绍清说到这儿,又自信的补充道:“我们中原的航海技术丝毫不比欧洲人差。这次又恰逢德里古斯神甫他们要回罗马教廷。所以我想若能同他们结伴去欧洲的话,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
“绍清,你就这么想去欧洲吗。可你要知道现在的欧洲与传教士口中的描述有着很大的差距。那里更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孙一边极力劝说着杨绍清,一边搜肠刮肚着数落起17世纪欧洲的不是来:“这欧洲大陆上本就零散分布着诸多小国。这些小国大多贫瘠落后,根本无法同我们中原相提并论。虽说如今的欧洲刚刚结束了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但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后整个欧洲大陆千疮百孔,一片狼籍。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争端依旧是此起彼伏。你在这个时候去欧洲只能看到一个动的世界。”
“那儿你回答我。在你们后世欧洲文明是否会主宰世界?后世的众多列强是否都出自于你口中的那个动的大陆?”杨绍清欣然反问道。
“是的。如过我未改变中原的历史进程的话,欧洲文明在之后的400多年内将逐步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而我中华大地之后也将受到来自欧洲列强的侵略与羞辱。”孙老实地承认道。其实她也清楚17世纪正是欧洲文明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阶段。
“既然如此,那无论现在的欧洲有多么的落后,它总该有它的过人之处吧。况且听了你之前的那一席话,我对欧洲的好奇反倒是更甚了。我真想看看那些红夷除了外貌,与我中原百姓究竟有多大的差距。也想想见识见识究竟是一方什么样的水土孕育出了你口中的那些民主制度。”杨绍清跃跃试地说道。
“绍清,我明白你的想法。可是你也要想想自己的身份啊。现在的你不再是从前那个孑然一身的书生了。而是这个新帝国的亲王,女皇的丈夫。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这个国家。”孙苦口婆心地将厉害关系一一例举道:“绍清,你知道一个中华帝国的亲王对那些欧洲诸侯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吗?”
“怎么?你是怕那些红夷会就此加害于我吗?虽说荷兰人与我们有过过结,但那些天主教国家同我们还是很友好的。”杨绍清不在乎的回应道。
谁知孙却摇了摇头否定道:“我倒不担心那些荷兰人。荷兰人是精明的商人,他们若是还想同我们做生意,便不会动你分毫。我不放心的是欧洲那些穷得发疯的国王们。以他们的强盗禀,要是知道你就是马可波罗笔下那个东方帝国的亲王,不把你绑架了,问我讨赎金才怪呢!”
“那你就为你的相公准备好一大笔赎金吧。”杨绍清打趣的说道。
可孙却没有半点儿开玩笑的意思。却听她极其严肃的回道:“绍清,我不是在同你开玩笑。现在去欧洲确实是个凶险的决定。你是有家世,有孩儿的人。难道你就真的忍心丢下我们娘仨吗。”
“儿,你不是一直都鼓励人们走出去看看吗。如今你的丈夫肯身先士卒地去游历欧洲。你反倒是一个劲的反对起来。该不会这事摊到了自己身上,你就存了私心了吧?”杨绍清抬头反问道。
“是的,我存了私心。因为我不想让我的丈夫,我孩子的父亲去冒险。你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孙使劲地摇头道。
“我知道你这是在为我的安危担忧。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特别是在听了你身世后,更坚定了我去欧洲的决心。说实话我真的很想去欧洲,看看那里是否同你说的一样。没有亲眼证实过的东西我是不会轻易相信的。”面对着子惆怅的眼神,杨绍清不由上前扶住了她的肩膀,歉然地说道:“再说此次去欧洲还有德里古斯神甫他们一同随行。他们在知道我要去欧洲后都显得很兴奋。纷纷表示罗马教廷十分我等去前去欧洲接受神的指示。你不是也说过欧洲的那些诸侯均受制于罗马教廷吗?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我等大可以乔装打扮去欧洲。”
“绍清,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任呢。”孙无奈地挥了挥手。不可否认,杨绍清的说法确有一定的道理。出于宗教的狂热,罗马教廷完全可能以极高的规格接见一个来自东方的高贵朝圣者。有了教廷做护身符杨绍清的欧洲之行应该会更安全些。当然在荷兰等新教国家就另当别论了。想到这儿孙又最后一次警告道:“绍清,这件事你可要想好了。一旦越过好望角那里就不是我军可以影响的范围了。到时候你若出了事,我也救不了你啊。”
“是的。我已经报定了西去决心!”杨绍清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咳,既然你去意已决,那我也只好尽量配合了。不过你此次西去欧洲路途遥远,欧洲大陆的局势又千变万化。有些事情你可得听我一劝,切不可卤莽行事啊。”孙眼见不能说服自己的丈夫,当下便换了个口气,开始打点起杨绍清的这次欧洲之行来
“那是当然,你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眼见孙同意支持自己,杨绍清自然是事一百个条件都肯答应。
“绍清,我认为你此次去欧洲还是暂时隐瞒身份比较好。到时候我会签署一份授权文书给你。必要时你可以出示该文书以帝国外大使的身份同罗马教廷或欧洲诸侯涉。记住你是去欧洲考察的,千万不能卷入新教和天主教的冲突之中。你可以同欧洲的科学家交流各自的科学理论。但切记不可当众宣扬‘三大定律’等等科学理论。因为那么做是在公然对罗马教廷挑衅。不但可能为你引来杀身之祸,也可能就此殃及德里古斯神甫他们。”孙最担心的莫过于杨绍清那耿直的脾气。以他的性格一旦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便会忍不住同对方切磋交流。然而此时的欧洲可不比中国开放多少。虽说那里刚刚经历完文艺复兴,可神学依旧还是主。遥想牛顿三大定论公布后的百十年内欧洲的神学家依旧拼命地对其进行评击。孙完全可以想象出杨绍清在欧洲公布那些科学定理后会引起何等的轩然大波。在中国你若发表个异端说,只要不是犯上作的言论。最多不过是被士大夫们反驳羞辱一番,被天下人笑为狂人。可在17世纪的欧洲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那些宗教狂热分子为了维护宗教原旨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恩,这一点我会注意的。其实之前德里古斯神甫他们也提醒过我。”杨绍清神凝重地点头道。关于欧洲教廷迫害科学家的事,他多多少少也有过一些耳闻。但他也知道在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等城市则是百无忌的。而那些地方才是他所神往的地方。
“绍清你能注意这一点就好。现在欧洲虽说混乱,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主要得看你如何看待欧洲城市的种种现象。据我所知在那些沿海城市中还隐居着不少科学家。我虽在后世接受了一系列的教育,却是博而不。而那些欧洲科学家在数学、天文、物理等方面却有着极其深刻的研究。你这次到欧洲后若能有幸与他们交流的话,将会为中原的自然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欧洲诸国混乱的情况,那些科学家在本国不一定能得到赏识。你大可尝试着邀请那些学者来中国。毕竟我们这里可以为他们提供极其丰厚的研究条件。”孙一边嘱咐着杨绍清,一边则在心中盘算起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这次欧洲之行。
毕竟这个时代去一次欧洲一来一回至少说也要个三四年,加上中间考察的几年,没个十来年杨绍清是不可能回中国的。孙可不希望杨绍清在以后的十来年中象只无头苍蝇般在世界各地走马观花。怎么着也该为国家做点贡献。象是挖欧洲人墙角、打探欧洲各国虚实、绘制主要的航道图等等。这些事情孙早就想派人去做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派遣合适的人前往罢了。如今自己的丈夫自告奋勇的要求前往,虽说有些舍不得,但既然决定去了就绝对不能浪费。
“你是说想要邀请欧洲那边的学者来中原讲学吗?”杨绍清一听孙想致力于学术交流,立刻就来了精神。
“恩,不但希望他们能来中原讲学。我更他们来中原定居。其实我一直在考虑出资办理一个基金用来奖励那些在学术取得成就的学者。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也不分男女。完全以其才学与品德为衡量的标准。”孙傲然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大计。凭她现在的权势与财富完全可以搞出一个国际的奖励基金来。当然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这个奖励基金或许比不上诺贝尔奖影响广泛。但足以激励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科学研究中去了。况且这么做还有利于对外收更多的人才来中国。
“真的吗。那简直太!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也不分男女。说得太好了,科学本就是无国界的。儿你真是慷慨。”杨绍清激动的赞叹道。在他看来孙肯让自己将后世的那些科学理论同欧洲的科学家分享,完全是一种大公无私的表现。要知道中国的学派历来讲究门户之分,这些科学理论完全可以被视做不可外传的秘籍。
当然孙允许杨绍清同欧洲科学家进行交流,也并不是完全出自于促进科学传播的伟大想法。因为科学理论是一会事,具体应用于实际的技术与数据又是另一会事。光是同欧洲科学家交流理论上的知识,不但无伤大雅,更能在借此机会补足自己理论上的缺陷。而孙也自负任何一个科学家只要见识过那些科学理论,就一定会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会想来中国一探究竟。这样一来自己便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了。想到这儿,孙得意的一笑道:“绍清,慷慨大度的不是我孙,而是中华大地。只有一个强盛的国家才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想当年唐朝正是如此才能吸引各地的人才纷纷来中原求学,为中原的朝廷效力。正如我提到的那些后世强国也是如此。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为我所用,这一条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备条件。”
杨绍清一边听着孙的讲述,一边一个劲的点起头来。可是此时的孙却突然将话锋一转向他正道:“不过绍清,科学虽说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希望你这次去欧洲时能时刻记住这句话。”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楞了一下的杨绍清不由喃喃自语着重复了一遍。象是回味出其中意义的他跟着一拱手保证道:“这句话我一定会谨记在心的。儿,虽说你的身世奇特。但论起审时度势来,我还真是自叹不如啊。”
“那是当然,谁叫我比你多出了四百多年的阅历呢。”孙狡诘的一笑道:“你既然是以公职身份出国,当然就要为朝廷办点实事。待会儿我会分列出一张具体的名细任务给你。此外我还会给你安排一个助手一同前往欧洲。”
名细表?助手?该不会去次欧洲还要做任务吧。杨绍清忽然发现自己的这次欧洲之旅可能并不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