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六节-第十节

第六节-第十节

目录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第六节

  说话的是袁术。

  袁术丝毫不理睬袁绍那双愤怒的眼睛,转而望着惊喜的曹颇有深意地微微一笑,继续侃侃而谈。

  从去年开始,预言汉祚将绝的谶纬之言和预言土德将代替火德的“五德始终说”便传遍了天下州郡,大家都把目光盯上了我们袁家,说我们袁家将代汉而立。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而为之,目的是要让我们袁家成为众矢之的。袁家败亡,谁的获利最大?无疑是河北,是李弘,所以我们只要稍稍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这是河北的离间计。

  天下愚昧之人甚多,别有用心者更是比比皆是,但无论是愚蠢到要代汉自立,还是自以为得计可以趁机击杀我袁家者,似乎都忘记了远在黄河以北的那头待人而噬的豹子。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商量攻击河北之事,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豹子的威胁,都知道拯救汉祚的关键是击杀豹子。既然如此,大家还何必在这里为了权柄一事而勾心斗角?难道我们败了,还有权柄可取吗?还能中兴大汉吗?又或者,还能有代汉而立的机会吗?

  “袁大人虽然嘴里不说迁帝于洛,但心里最盼望的就是把天子接到洛,以便象董卓、李弘一样,先立下重建皇统之功,后挟持天子号令天下。说白了,就是想做一个权臣,然后待时机成,再代汉自立。”袁术指着袁绍,口出惊世之语“你想毁我袁家,想让我袁家遗臭万年,那是你的事,但我不愿意,我是袁家家主。我不允许有人玷污我袁家忠烈之名。”

  袁绍万万没有想到袁术竟然当着天子和众臣之面,直接揭穿自己的本意。他气得浑身颤抖,鲜血直冲脑门,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杀了他。看样子,自己想借刀杀人,趁机夺取皇统之计已经被袁术察觉了。他到兖州来,不是来帮自己,而是要蓄意报复自己。袁绍分寸已

  众臣目瞪口呆。袁术想干什么?想怒袁绍,和袁绍翻脸?想捣毁北上讨伐之盟?

  刘表起身意阻止,袁术冲他连连摇手,继续高谈阔论。

  从前,商汤讨伐夏桀时,商汤说“有夏多罪”周武王讨伐殷纣时,周武王说“殷有重罚”商汤与周武王虽然都是当时的圣德之王,但假如夏桀和殷纣都没有失道的过失,没有十恶不赦的罪行,他们哪敢废黜君主夺取天下?

  董卓、李傕、李弘皆是血腥残暴、骄恣狂妄、野心之辈,但他们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黜天子,自立为帝。今如果有人不但要挟持天子,还要代汉自立,其下场可想而知。一定会比董卓、李傕死得更惨。

  我袁氏五代中曾连续三代先祖高居三公之位,深受天子荣宠,天下无人可比。作为袁家后人,我们应该忠心耿耿,严守臣节,誓死报答王室之恩,辅助幼帝中兴大汉。袁家后人岂能舍弃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之伟业?岂能辜负天下人的愿望?

  袁绍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一拍案几,翻身就想站起来反驳,这时,他看到袁术对自己眨了眨眼睛,脸上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袁绍抬起的身躯顿了一下,然后又重重地坐了下去“袁公路,这是朝堂,容不得胡言语,血口人。”

  “哈哈…”袁术大笑“既然你对大汉忠诚,那好,你马上让出关东,我马上出扬州,你到关中去,我护着天子立即迁都洛。”

  堂皆震。

  绕了半天,袁术是既想独揽权柄,又想占据关东,他这是着袁绍和他翻脸。

  刘表再次站了起来“袁大人,陛下让各位大人督领州郡,这是早已定好的事,岂能随意更改?”

  “是吗?”袁术转脸望着他,不怀好意地笑道“那刘大人为什么要执意把天子迁到洛?难道你有心要倾覆大汉社稷?有心要置天子于危境?有心要把我袁家彻底摧毁?”

  刘表脸色立时大变。这小子现在是条疯狗,逮谁咬谁,还是不要理睬为好。他一言不发,气呼呼地坐下了。

  “刘大人为什么执意要把天子迁到洛?很简单,天子到了洛,关东立即成为河北的首先攻击目标。而曹大人因为怨恨袁大人抢走了天子,必定不会予以援助。于是刘大人就成了袁大人的唯一求助对象。刘大人此时可以趁机要挟袁大人,把天子迁到襄。天子到了襄,刘大人不但可以挟天子号令天下,更有机会夺取皇统。”

  天子和朝堂上的大臣们齐齐看向刘表,目光里尽是疑色。

  “袁公路,你太过分了。”刘表气得差点吐血“你我之间的确有私人恩怨,但你好象没有必要用这种卑劣手段公报私仇吧?”

  “是吗?”袁术背着手,仰头哈哈怪笑“你说你对陛下忠诚,绝无二心,那好,我放弃扬州军政大权,到朝中任职,你也放弃荆州军政大权,到朝中尽心辅佐天子?如何?”

  袁术可以放弃扬州,因为袁家还有袁绍,袁家一样可以称霸天下,但刘表不能放弃荆州。宗室势力是将来重振大汉的基础,没有自己这些宗室力量控制州郡,将来大汉也许真的就完了。

  刘表狠狠地一甩袍袖,拒绝理睬这个疯子。

  曹很高兴,心花怒放,坐在那里得意洋洋。

  给袁术这个混蛋一搅和,袁绍是不好开口再奏请天子移驾洛了。而刘表为了避嫌,自然也不会执意帮助袁绍奏请移驾,但袁术为什么要帮自己?难道袁术担心袁绍代汉自立?以袁术的个性,他得不到的东西,也不会让别人得到…

  曹突然不安起来。

  袁术缓缓转身,笑嘻嘻地看着曹。曹笑脸相对,心里却有点发

  “当今天下,若论对大汉的忠诚,首推曹大丞相。”袁术手指曹,面对天子,大声说道“曹丞相先是把陛下接到兖州重建皇统,然后又辅佐陛下诏告各地,准备集结联军攻打河北,讨伐叛逆。其功之高,当属第一。”

  众臣面面相觑,无一例外地以同情的目光看着曹。袁术把矛头指向曹了。

  “我就佩服曹丞相这样的人,天纵之材,敢做人所不敢做之事。当年为了讨伐董卓,曹丞相和济北相鲍大人率军杀向虎牢关,虽然被徐荣杀得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但人家不屈不挠,马上回家拉起一支人马继续干。忠诚。后来徐州牧陶谦昏了头,派人杀了曹丞相的父亲,曹丞相马上尽起大军,一路杀进徐州,连屠十几城,数十万尸体几乎填了泗水河。血。前年为了打击河北,阻止李弘攻占关中,曹丞相一怒之下,决了黄河北大堤,淹死了几十万河北叛逆。天才。”

  众人相顾失。曹的笑容看上去很勉强了。

  “试问诸位大人谁有这样的忠诚?谁有这样的才华?谁有这样的气魄和血?”袁术一脸敬佩“当今天下,谁能击杀叛逆李弘,曹丞相也;谁能拯救大汉,曹丞相也;谁能让大汉威临天下,曹丞相也。”

  接着他手指袁绍,怒声骂道:“诸如袁大人之,不过是志大才疏,沽名钓誉之辈,能给曹丞相牵牵马就不错了。”

  袁绍面色阴沉,缓缓站了起来。

  曹大惊,一跃而起“袁大人,骠骑将军意在搬是非,挑拨离间,你切切不可上当。”

  刘宠和刘表也急忙起身相劝。

  “袁公路,你不要欺人太甚。”袁绍咬牙切齿。

  “你算个什么东西?当年我在朝中任职虎贲中郎将之时,你不过是西园军的一个校尉。我任职后将军之时,你不过是个司隶校尉。说到底,你不过是我袁家一个奴仆,你算个啊。”袁术毫不示弱,张口就骂“你把我从南赶到兖州,从兖州赶到扬州,还说我欺人太甚。这世上最无之人,非你莫属,曹孟德和你相比,差得远了。”

  曹一听火大了“袁大人,今天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讨伐叛逆,重振大汉,你如果不愿参加,可以回你的扬州。”

  “呸…”袁术张嘴就吐了曹一脸唾沫“我说你无,你还了…如果不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我会到兖州?我会和你这个阉人之后同殿为臣?我会和你这个天下最血腥最狠毒的屠夫说这么多废话?站在你边上,我还怕沾了一身死气。”袁术非常张狂地一仰头,冲着曹又是一口吐沫“呸…”

  曹大怒,一脚踢开面前的案几,飞身就要扑上去打他。旁边的刘备眼明手快,一把拽住了曹的后“丞相,这是朝堂…”

  袁术趁机面就是一拳“你这种人也配站在朝堂上?打死你个黑皮小矮子。”

  朝堂上顿时大

  袁术冠斜发,怒气冲天地爬上马车。

  李业奇怪地看看他,忍不住转头偷笑。

  “你笑什么?”袁术扶扶头上的高冠,然后又脸,生气地说道“小时候,我和曹黑子打架,很少占过他便宜,这小子狡猾得很,很难结结实实地揍他一下。”

  “今天呢?”

  “今天人太多,吃亏吃大了。”袁术恨恨地说道。

  李业大笑“你起众怒,当然有人趁着拉架的时候打你了,哈哈…”袁术瞪了他一眼,想起刚才朝堂上的混乱和骂声,自己也忍俊不,笑了起来“目的达到了。现在没人敢让我率军杀过河北了。”

  “但这样一来,袁绍和曹也未必敢把你留在中原押运粮草啊。”李业担心地说道。

  “哼,只要江东打起来了,他即使不把我留在后面,我也不会北渡黄河。”袁术笑道“伯符那小子可有消息送来?”

  “丹已经开始打起来了。”李业说道“吴景、程普、孙贲、周瑜的兵马正在和薛礼、笮融、太史慈战,估计刘繇、祖郎很快就要带着南边的山越赶到丹的宛陵和泾县一带支援太史慈。”

  “会稽郡方向呢?”

  “朱治、韩当正率军近东洽,大约在四月初就可以和王朗、严白虎、周昕展开战。”

  “伯符这小子不错,动作够快。”袁术小声赞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伯符颇有其父当年的风范。”

  “江东战的消息送到朝廷后,大人下一步…”

  “下一步就是佯装把大军一分为三。一部分南下江东支援孙策,一部分依旧驻扎于沛国,以防止小股黄巾军扰粮道,一部分北上兖州,给联军运送粮草。这样一来,我们的兵力全部散开,刘备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带着大军杀进河北了。”

  李业点点头,弯凑近袁术,低声问道:“目前,河北那边还没有消息,我们的动作是不是慢一点,以免让他们看出破绽。”

  何仪的一些老部下刘辟、黄郡、保曼等人已经率领黄巾军由汝南进入了沛国境内,有这些黄巾军做掩护,我们在沛国无论潜伏多少人马都不会有人知道。“袁术一脸狡诈地冷笑道,”这次新帐老帐一把算,务必把曹阿、刘玄德一起吃了。“

  **

  晋

  本月初,杨懿、黄岳、马丰、刘琬、孙瑾等出使大臣陆续返回晋。各地州郡大吏拒绝承认新天子和晋朝廷。

  本月中,曹、田楷、刘备三家结盟,并于本月初在兖州昌邑城重建皇统的消息送到了晋

  长公主急召太傅赵岐、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等公卿大臣议事。

  尚书令张范仔细分析了局势。曹抢在袁绍之前重建皇统,改变了天下格局,此时已形成河北的天子,关东的袁阀,中原曹等三家联盟鼎立对峙的局面。这是晋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变化。

  “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使得合纵之策彻底失去作用,这对河北非常不利。”张范无奈地说道“此时,无论是袁阀,还是曹的三家联盟,都无法独自与河北对抗,这迫使他们不得不携手合作。我们需要立即出击,趁着三足鼎立格局尚未稳固之际,予以重击,摧毁这种格局。否则,我们平定天下的大计将受到严重阻碍。”

  “李大人认为呢?”长公主望着李弘问道。

  朝廷原定的最理想的攻伐时间是五月之后,那时收都已结束,大军可以得到更多的钱粮支持,但现在看来,这已经不可能了。各地州郡的大军正在陆续北上集结,敌人很快就要打进河北了。

  “立即开始攻击准备。”李弘躬身奏道“臣即刻赶到冀州指挥作战。”

  长公主用力一挥手,断然说道:“那好,立即下旨,讨伐中原叛逆。”

  攻击中原的策略早在年初就已经制定,所以长公主一声令下,晋朝廷开始高速运作,全力以赴准备战事。

  长公主以天子名义连下数道圣旨。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领大将军行辕即刻赶到冀州指挥平叛大战。

  前将军、光禄勋鲜于辅代领大司马事,会同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负责督办钱粮军械和征调民夫车船等相关事宜。

  征调右将军执金吾张燕、奋武将军司隶校尉吕布率领四万北军火速奔赴冀州。

  征调龙骧将军赵云、度辽将军姜舞、骧武将军卫峻领一万五千铁骑急赴冀州。征调匈奴单于庭右贤王刘冥领五千铁骑随同赵云南下。

  征调奋威将军公孙瓒、武锋中郎将李溯领一万铁骑急赴冀州。征调乌丸黑翎王楼麓、白鹿部落小王鹿洋领五千铁骑随同李溯南下。

  命令左将军麴义、虎烈将军颜良立即征调冀州七大营兵马,准备渡河南下平叛。

  命令冀州刺史郭策持节督领冀州政事,立即督促冀州各郡征调车船民夫,把屯积于各地的粮草军械火速送往各地军大营。

  征调虎威将军庞德、寇中郎将雷子领五千铁骑越过六盘山,近冯翊郡,威胁关中。

  命令后将军徐荣、镇军将军杨凤、武卫将军玉石屯兵河东,牵制关中、关西方向的兵力。

  长公主还下旨给镇西将军、凉州牧韩遂,希望他能以社稷为重,率军近扶风郡,威胁关中,帮助朝廷大军南下平叛。大将军李弘同时还给韩遂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表示河北一定信守承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务必把赈济钱粮按时送到西凉。

  龙山,忠烈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弘站在田重和郑信的坟墓前,久久不愿离去。

  十四年了。我回到大汉十四年了,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十四年的岁月。今天,我又要出征了,我不知道这仗还要打到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陪在你们身边。李弘抬头看看阴暗的天空,想起了远在驹屯的铁狼、公孙虎,想起了火云原上的慕容风,想起了卢龙的田静、里宋、伍召、姬明。多少兄弟,多少鲜血和泪水,都已变成了风雨。将来,我也会象你们一样,安静而悠闲地躺在这里。

  老拐慢慢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天黑了,回去吧。”

  老拐和卢龙仅存的三十多个伤残老兵现在都在大将军府当差,过着平静的日子。这是李弘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了。

  李弘点点头,搂着老拐的肩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死了,你看是葬在卢龙好,还是葬在这里好?”

  老拐想了一下,认真地说道:“大人,这里人多,热闹,也不缺我们几个。如果有条件,我看我们还是回卢龙吧。毕竟,那里才是我们的。”

  李弘笑笑“好,听你的。”接着他指着田重、郑信的墓说道“不打仗了,我们就把他们一起迁到卢龙去。”

  “但愿我们还能活到那一天。”老拐苦笑“仗越打越大,越打越远,谁知道我们最后死在哪。”

  两人恭恭敬敬地对坟墓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向山下走去。

  李弘看到了长公主。

  大概是因为爬山的缘故,长公主脸色绯红,额头上还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娇滴。

  “你到这里干什么?”李弘上长公主,伸出了手。长公主毫不避嫌,一把抓住了李弘的大手,娇声说道:“我担心你象上次一样,不告而别,偷偷地走了。”

  李弘哑然失笑。对长公主,他有太多太多的歉疚,今生今世都无法偿还。有时候当他看着长公主就着昏暗的烛光,埋头在堆得高高的文卷中的时候,他的心里就阵阵刺痛。是自己把长公主推进了这种艰难而痛苦的生活,这恐怕不是先帝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先帝会怪罪自己的。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这几年每逢出征,你都要到忠烈台来拜祭一番,这已经成了你的习惯。”长公主偎进李弘的怀里,笑着说道“北疆的人都知道你在这里,我当然也知道了。”

  李弘把她爱怜地搂进怀里,轻轻地亲了她一下。长公主的脸顿时变得红彤彤的,娇羞至极。

  自从那天离开龙泉后,两人见面都在宫里,从来没有独处的时间。长公主为此很幽怨,常常用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传递自己对李弘的爱恋。今天她特意跑到龙山,就是为了找个机会和李弘说说话。

  “你才从大漠回来,马上又要走。”长公主低声叹了一口气“我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你?”

  李弘没有说话,他也不知道,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长公主紧紧地搂在怀里。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第七节

  三月下,兖州昌邑。

  袁绍、曹、刘表等人夜商议攻击之策。

  在新朝廷中,袁绍的实力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即将开始的讨伐大战中,联军必须要依靠关中、关西方向的袁绍军牵制河东方向的北疆军,否则他们将无法顺利展开攻击。所以袁绍还是象过去一样,当之无愧地成为联军统帅。不过,和过去不一样的是,曹、刘表这些人现在都是一方大吏,他们对袁绍不再俯首听命,而是指手划脚了。

  袁绍把攻击时间定在四月中到五月初,这是收时间,此时攻击,可以迫使冀州南部郡县无法进行收。这样到了下半年,河北民饥民暴增,河北形势随即岌岌可危。如果能促成冀州民暴,那冀州今年就基本到手了。

  袁绍的攻击策略是以重兵驻防于关中和关西两地,威胁河东和晋,以有效牵制北疆军的兵力,同时,各路大军从河内○州东郡、青州平原郡三地分七路攻击冀州。

  这个办法好处很多。首先各路大军可以以最快时间和速度赶到黄河岸边,就近渡河。这样一来,攻击时间可以提前,将士们可以减少行军路程,粮草也能得到节约。其次,联军七路大军齐头并进,可以大大提高推进速度。联军的推进速度越快,河北就越恐慌,形势发展对联军越有利。第三,北疆军最厉害的是铁骑,铁骑最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神出鬼没。要想把这种劣势扳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分路同攻。分路同攻,不但可以让各路大军互相支援,还能大大压缩铁骑活动范围,迫使他们失去灵活和机动。

  第四,河北财赋有限。李弘之所以要修改兵制,就是因为河北财赋无力支撑其庞大的军队。河北前年先是出兵关中,后来又受灾,去年又征战外,今年它无论如何也无力支撑持久大战。所以北疆军为了保住冀州,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尽早和联军在冀州南部决战。联军反其道而行之,尽可能拖延决战时间,把决战地点推移到冀州中部。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分兵前进。一则联军可以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消耗北疆军的兵力,二则可以打击北疆军的士气,三则可以迫河北财赋崩溃,四则可以破坏冀州,让冀州民暴增,使民暴,把北疆军推进绝境。

  但这个七路同攻之策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各路大军容易被北疆军一一击破,最后导致全军溃败。

  曹提出把七路同攻变为三路同攻。这样每一路大军都有足够实力抵御北疆军的攻击。如果其中一路大军能够住冀州北疆军的主力,那么其它两路大军可以一路畅通无阻,飞速杀到冀州中部,然后再回过头来合围北疆军主力。

  双方为此展开争论。

  与此同时,各地消息纷纷送到了昌邑。

  冀州北疆军正从各个方向向黄河集结。冀州各条驰道和河道上布了马车和船只,几十万民夫正把大量的粮草辎重送往邯郸、邺城、甘陵和平原。冀州百姓传言,北疆军即将南下平叛。

  河东北疆军没有动静。

  中原各州郡的军队先后出动,惊动了盘驻在泰山一带的管承、管亥。徐州境内的吴霸,豫州境内的刘辟等黄巾军余部。这些黄巾军最近活动频繁,有可能趁机劫掠运送到兖州的粮草辎重。

  江东战事越来越烈。孙策数次求援,袁术无奈之下,分兵南下江东。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引起了袁绍、曹等人的注意。兖州典农中郎将任峻书告曹,从正月开始,中原就没有下雨,至今已有三个月。各处河渠濒临枯竭,极有可能影响耕。如果今年中原遭受旱灾,民暴增,攻击河北就显得非常危险了。

  袁绍和曹等人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此刻,河北肯定已经得到消息,知道各地州郡联军要攻击河北了,所以北疆军出动了。他们可能会抢在联军发动攻击之前,渡河南下,把战场推到中原。北疆军杀到中原,既能保住冀州,又能趁着联军兵力分散之际予以痛击。形势顿时变得严峻起来。

  不过,由于袁术半数以上的兵力已经陷进江东战场,徐州的威胁彻底解除,刘备可以调集七成以上兵力北上参战,这使得联军在兵力上更具优势。

  袁绍不再犹豫,命令各州郡大军即刻北上黄河,驻防各渡口,严防北疆军渡河南下。只待粮草辎重齐备,立即发动攻击。

  袁绍还是决定用七路攻击之策。按照他的推测,北疆军的主力大军除了晋朝廷的南、北两军外,也就是外铁骑了。南、北两军有六万人,不可能全部赶到冀州,另外河东方向也还需要北疆军主力予以兼顾。去年李弘征战外,大漠未必稳定,外铁骑也不可能全部南下。这样算起来,北疆军能投入到冀州的主力最多只有六万人左右。至于冀州七座军大营的兵力,袁绍认为那些都是河北实施新兵制以后招募的屯田兵,训练时间短,没什么战斗力,不堪一击。

  曹也没有再坚持。

  这时,谁能抢先渡河,谁就能占据先机,先杀过河再说吧。

  八百里快骑冲去昌邑城,向四面八方呼啸而去。

  田楷、刘备、张扬、马腾等人也随后出城,会合各自的大军去了。

  **

  大汉国建兴元年(公元197年)四月。

  四月初,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到达邯郸,建大将军行辕。

  左将军麴义、虎烈将军颜良,冀州七大营统领王当、张郃、高览、文丑、张辽、高顺、徐晃,冀州刺史郭策、魏郡太守丁立、甘陵国相许混等河北文武大臣赶到行辕拜见李弘。

  司马傅干详细解说了攻击策略,谗报了当前参战各军的大致位置。

  右将军张燕、奋威将军吕布统率北军正在翻越太行山,估计再过七八天,大军可以到达邯郸。

  龙骧将军赵云的两万铁骑已经到达飞狐要。奋武将军公孙瓒的五千铁骑已经赶到河间国。武锋中郎将李溯的一万铁骑已经赶到蓟城。十天后,他们可以到达信都大营。

  七大营兵马已经到达指定渡口,并完成了渡河准备,随时可以展开渡河作战。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十天后,七大营兵马开始渡河,十五天后,铁骑进入中原。

  左将军长史阎志接着解说黄河南岸的动静。

  叛军的动作非常缓慢,至今为止,只有青州的田楷两万军,兖州曹的三万军赶到了黄河南岸。河内张扬的一万人马还在黑山附近,没有攻击迹象。徐州刘备的军队,豫州袁微的军队,扬州袁术的军队,甚至包括袁绍的军队,至今都没有发现,估计他们正在路上。如果叛军在四月中完成集结,那么我们正好比他们提前几天发动攻击。

  “叛军具体有多少兵马,你们清楚了吗?”李弘皱皱眉,望着麴义问道。

  麴义摇摇头。“自从曹搞了个什么三家联盟,重建皇统后,那边的情况就变了,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形成了两个庞大势力。两个声音说话,当然比五六个声音说话起作用,所以他们有可能尽起所有兵马北上攻击。这样算起来的话,他们至少有二十万人。当然,这些人各有各的想法,不可能把全部家当拿出来。所以我们折算一下,攻击河北的叛军应该在十五万人左右。”

  要集结十五万人的大军,筹措十五万大军的粮草军械,征调几十万随军民夫,没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行。我们河北早在去年底就开始准备了,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开始进攻,由此可见叛军要想在四月中渡河攻击,事实上根本不可能。

  “这些叛军本来就不是一条心,他们在命令执行上要大打折扣,现在就算他们上下齐心了,要想万事俱备顺利展开攻击,我看至少也要等到五月底。”麴义不屑一顾地挥挥手,继续说道“目前看来,这一仗的初期我们绝对能打赢,但问题是,我们打到中原后,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击败这十五万大军的联手攻击?因为这一仗叛军如果打败了,他们就只有等死,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他们会拼死反击。”麴义冲着李弘微微一笑“这是一场生死大战,谁都输不起。”

  李弘点点头“你担心什么?担心我们兵力不足?或者,财赋无力支撑?”

  “两者我都担心。”麴义两手织在一起,稍稍动了一下。

  北疆军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战后,真正的精锐不过十万人左右,这些将士分布在边疆大漠、冀州和河东三地,每一地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兵力,这也是河北要修改兵制扩建军队的主要原因。冀州目前这七大营的七万大军除了一部分中下级军吏外,几乎都是从开挖中兴渠的民中征募而来,训练时间太短,不堪大用。

  袁绍、曹、刘表、刘备、田楷、袁术这些人的军队一部分是原来的青州黄巾军,一部分是打了好几年仗的兵,这些人如果分布在各地,独自和北疆军作战,自然不是对手。但联合到一起,力量就要超过北疆军。尤其是我们打过黄河把他们到绝路后,这些人彼此间即使有血海深仇,此时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尽释前嫌,携手而战了。

  战事一旦拖延,打个半年,河北财赋肯定无力支撑。十几万步骑大军,几十万民夫,打个半年仗,需要的钱粮军械数量是个庞大的数字。到时北疆军只能撤回河北,空手而归,白打了。

  李弘已经听出了麴义话中的意思,他指指颜良、张郃、高览等人,笑着说道:“你们也说说。我到大漠待了一年,回来后形势一变再变,有些事我也不是很了解,必须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颜良、张郃、高览、文丑等人看到李弘并没有责怪的意思,马上来了精神,纷纷对朝廷的攻击策略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些将军们认为,朝廷此仗的目的模糊不清。

  如果要平叛,就应该早做准备,三月底的时候发动攻击,那时叛军们还没有形成集结的态势,可以一击而中,迅速占据兖州。叛军遭此重击,惊慌失措之下,必定难以再做集结,如此则兖州可下。

  如果是被动应战,则应该凭借黄河天险,把叛军阻挡在黄河南岸,如此则可以减少大军伤亡,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叛军久战无功,军心必定涣散。再加上彼此之间的矛盾,很快就会作鸟兽散,冀州可保。

  但今天朝廷的这个策略却是在已经失去先机的情况下,还要以攻代守,不惜冒着战败的危险杀到中原,这完全违背了用兵的原则。

  朝廷这一仗的目的何在?

  奉旨和大将军同行的尚书台右仆田畴,两府长史余鹏和一帮两府主要掾属脸色难看。

  很明显,冀州军的将领们对朝廷所定策略持否定态度。这事严重了。此仗策略是大将军李弘和两府大吏议定,最后由长公主以天子名义下旨批准的,在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将军们质疑朝廷策略的正确,这对战局非常不利。

  “朝廷的目的很明确,第一是守住冀州,第二是破坏三足鼎立的格局。”田畴马上站起来说道“我们对守住冀州绝对有信心,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守住冀州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田畴随即把三足鼎立格局对平定天下的阻碍做了一番解释。

  “曹这个人相当不简单,远比袁绍有远见。”田畴冷笑道“不要看他杀人不眨眼就以为他是个屠夫,他聪明得很,而且野心极大。曹实力不够,他便利用重建皇统的机会,蓄意制造出了一个三足鼎立之势,联手各方势力攻击河北。河北实力受损,袁绍和曹就能得到发展实力的时间,而其它小势力实力受损又给了袁绍和曹并他们的机会,两人的实力可以迅速膨。”

  “三足鼎立之势一旦坚固,以河北三州之力,就很难再有作为了。”田畴指着地图说道“我们打关中,曹就打冀州。我们打中原,袁绍就打河东。我们两路出击,自然是一无所获,至此大汉被三分,社稷崩溃。”

  田畴看看在座诸将,郑重说道:“这就是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进中原的原因。即使把冀州七万大军打完了,我们也要打。即使我们最后守不住兖州退回河北,我们也要打。只要彻底打碎这个三足鼎立之势,我们就完成了这次大战的目的。”

  麴义嗤之以鼻“曹有你这么聪明?我怎么看不出来这里有个三足鼎立之势?以我北疆军之力,只要再有一两年时间的发展,当可横扫天下。”

  李弘看看他,不地哼了一声。

  麴义火气更大了“什狗三足鼎立?老子大军杀到,人神皆灭,不要说三足鼎立,就是九足鼎立,老子也把它一把火烧了。”

  田畴知道麴义的脾气,摇摇头,准备再做解释。

  “子泰,你刚才说什么混帐话?”颜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即使把七万大军打完了也在所不惜?有你这么打仗的吗?你在晋天天和一帮耍嘴皮的待在一起,是不是把脑子待坏了?这是你应该说的话?我这七万将士不是人?”

  “虎头将军,这是国事,关系社稷存亡,不是当年在西凉杀叛逆,在大漠杀胡人,你知道不知道?”田畴有些生气了,冷声说道。

  “我知道这是国事,但你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当儿戏?”颜良猛地战起来,怒声吼道。

  田畴吓了一跳,急忙退了一步。麴义和其它几位将军视而不见。文丑脸带笑容,颇有兴趣地看着颜良发威。

  “都坐下。”李弘轻轻拍了拍案几“攻击之策是我定的。”

  颜良转头看了李弘一眼,想说什么,但又把嘴闭上了,慢慢坐了下去。

  李弘看看诸将,平静地说道:“十天后,渡河作战。”

  众将轰然应诺。

  送走了众将,李弘心事重重地在大帐内走来走去。

  司马懿坐在案几后,正在埋头誊写今的军议。司马懿长得很像他的父亲司马防,高大健壮,相貌堂堂,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但他的性格却和他父亲截然相反。司马防张扬豪,而司马懿却内敛谨慎。

  李弘走到他身边停下,小声说道:“仲达,刚才郭大人说,中原今年有旱灾,黄河北岸的部分郡县也面临灾情,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和曹应该如何应对?”

  “打,坚决打。”司马懿抬起头,毫不犹豫地说道“叛军只有打进冀州,才能缓解旱灾带给中原的压力,才能避免灾民因为饥饿而暴。”

  李弘犹豫片刻,又问道:“你认为,今天几位将军的建议…”

  “中原一旦受灾,百姓颗粒无收,其后果可想而知,这个时候进攻中原,的确很危险。”司马懿小心翼翼地说道“但我们如果不打中原,这三足鼎立之势又如何击破?大将军,这个得失很难选择。”

  李弘亲昵地拍拍他的脑袋,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在大帐内苦思冥想。

  田畴飞奔而来“大将军,扬州来人了。”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第八节

  李弘疑惑地看看田畴“扬州来人?袁术的人?”

  “对,袁术的儿子袁耀来了。”

  当年田畴在关东和豫州一带作战的时候,和袁术往来密切,对袁术的手下较为熟悉。他仔细介绍了一下袁耀和荀正。袁耀是袁术的嫡出长子,很有才华,在袁氏年轻一代中和袁绍之子袁谭不分上下。荀正出身颖川荀家,是太常荀攸的族弟。同来的还有一位袁术的掾属叫刘晔,此人乃光武皇帝之子陵王刘延的后代,宗室中人,身份极为特殊。

  “袁术不但让自己的儿子亲自赶到河北,另外还派了一个宗室后人,一个荀家子弟同行,可见他对此次河北之行的重视程度。”田畴低声说道“大将军,袁术也许有什么大事需要和你商量。”

  “请到偏帐,我亲自见他们。”李弘挥手说道。

  袁耀二十岁左右,高瘦俊秀,说话温文尔雅,神态略显矜持,一看就是出身高门的官宦子弟。刘晔比他年纪要大一点,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大概因为连赶路的原因,三个人都很憔悴,看上去疲惫不堪。

  李弘和三人寒暄了几句,又问了一下袁术近况,对孙策在江东发动的战事也非常关心。孙坚之子如此勇猛善战,倒是让李弘颇为惊讶。他笑着对袁耀说,北疆很多孙大人的朋友对孙大人的后人一直很关心,曾数次拜托南下使臣携带信件财物问候孙家。今天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欣慰。袁耀说,孙夫人对北疆很多故人的挂念之情非常感激,伯符兄也曾对我说,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报答这些北疆故人。

  接着袁耀把此趟河北之行的来意做了详细说明。

  袁术相信李弘在河北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中兴大汉,表示愿意尊奉幼帝和晋朝廷,愿意和李弘一起平定天下重振大汉。但目前自己实力有限,所在地盘和河北又相距甚远无法互为支援,所以只能暂时委曲求全和袁绍、曹等叛逆结盟。

  袁术认为此次袁绍等人联军攻击河北,正是一次绝好的平定天下的机会。他建议李弘敌深入,把叛军主力吸引到冀州予以歼灭,自己则趁着兖州和徐州兵力空虚的时候予以攻击,占据中原。如此一来,两人联手,两三年内当可击败袁绍、刘表,彻底平定天下。

  袁术为了表示自己对天子和朝廷的忠诚,愿意把自己的儿子留在河北作为人质。

  李弘暗自惊骇,对袁术的建议怦然心动。

  “大将军,这只是我父亲的一个建议。”袁耀指指荀正和刘晔说道“不管大将军是否同意,荀大人和子杨兄都将带着我父亲的奏疏即刻赶往晋觐见天子。”

  李弘命令门下督贼曹任意把袁耀等三人严密保护起来,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扬州有密使赶到了河北。

  田畴、余鹏、傅干、陈群、袁涣、司马懿等六人在偏帐内商议袁术这个建议的真实

  袁术这个人的本如何,李弘和田畴都有深刻的认识。当初袁术对他们说过,所谓国政就是欺诈,那么今天袁术这个建议不外乎就是“诡道”也。袁术的本意是占据中原,消灭曹的三家联盟,继而利用河北实力大损无力南下的机会,从容代替曹的三家联盟,继续保持三足鼎立的格局。

  但袁术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他可能还要趁机联合袁绍,兄弟联手,共抗河北。以袁阀的实力,一旦以黄河为界,和河北对抗,那么河北平定天下的步伐将大大减慢。

  既然河北对袁术的本意可以猜得一清二楚,那袁术为什么还要派自己的儿子亲自跑到河北来献策?他凭什么认定李弘一定会答应他?

  “这件事,可能和袁绍有关。”司马懿想了很久后,做了一番推测。

  三家联盟重建皇统后,严重威胁了袁阀的权威。此刻袁绍想重新夺回皇统,袁术想杀回中原,兄弟两人联手的可能非常大。

  曹的三家联盟肯定要防备这事,因为大战一旦爆发,袁术如果从曹、刘备的背后发力猛攻,三家联盟必定凶多吉少,所以曹和刘备会时刻戒备着袁术,这时能帮助袁术的只有袁绍。袁绍要想帮助袁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力促成这场大战。今天叛军的集结速度非常快,和袁绍的竭力帮助是分不开的。

  但袁绍这种帮助还不够。我大军如果率先杀进中原,或者凭借黄河之险誓死阻击,叛军全部集中在中原一带,袁术根本没有机会,他必须要想尽办法把叛军主力全部送到冀州。叛军只要杀进冀州,袁术的机会就来了。首先河北大损,我大军短期内无力再战。其次中原一,叛军势必急速撤回,我大军可以乘势追击,甚至有可能把曹、刘备等叛逆全部杀净,这样袁术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拿下中原。

  袁术派自己的儿子亲自赶到河北献策,正是为了让我们主动让开黄河天险,把叛军放到冀州。袁术之所以有把握大将军会答应他,正是因为袁术的这背后一击,可以让河北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这场大战的胜利。

  司马懿的推测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同,但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却让众人非常费解。

  一是袁绍绝不会帮助袁术和自己形成鼎立之势。叛逆们攻击河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消耗河北和其它势力的实力,给自己的发展争取时间。在这个前提下,袁绍的最终目的可能是利用袁术的倒戈一击,让曹的三家联盟和袁术混战,然后他再把中原一口了。如此一来,他不但可以控制皇统,还能以强大的实力和河北形成对峙。

  袁绍的这种心思,袁术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袁术为什么还要跳进这个圈套呢?

  二是河北既然知道了袁术的计策,完全可以立即把这个计策透漏给曹的三家联盟,这样河北不但可以避免这一场大战,还能把袁术送进绝境,让中原战火纷飞。此刻河北只要牵制住袁绍,任由曹和刘备痛击袁术,袁术恐怕只有逃亡江东了。

  难道袁术知道河北此仗的目的不是击退叛军,而是意在摧毁三足鼎立之势,绝不会放弃这一战?既然如此,他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的大军避免进入冀州战场?难道就凭江东战场就能打消曹和刘备对他的戒备?

  其三,曹集三家实力重建了皇统,占据了主动,狠狠打击了袁绍。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力图稳定三足鼎立之势,反而积极联合袁氏兄弟出兵攻打河北,其用意绝不简单。田畴等人认为,曹剑锋所指,可能不是河北,而是袁术。如果曹的最终目标是袁术,那么这就是一个极佳的以攻代守之策。他一方面可以利用此仗重创袁绍,一方面可以堂而皇之地消灭袁术,迅速巩固三足鼎立之势。

  如果曹计中有计,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计就计,把叛军放进冀州?

  由此引出第四个疑问,这一切是不是叛军的诡计?如果是叛军诡计,河北就要承受重大压力。

  偏帐内烛火通明,李弘和自己的六位下属彻夜不眠,继续商讨。

  袁耀是袁术嫡出的唯一长子,以袁术的个性,他不会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损失自己的儿子。这种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干。所以袁术之策还是可信的。

  叛逆们之间矛盾重重,即使有十几万大军,也很难上下齐心形成巨大战斗力。把他们放进冀州,分散他们的兵力,相机予以歼灭,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北疆军在冀州作战,不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更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也正好足了冀州军将领的心愿,可以充分发将士们的士气,力求以灵活多变的战策重创叛军。相反,叛军因为战线拉长,无论是指挥还是粮草运输,都遇到了很大困难,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会随着战争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我们打中原,如同张开的五指撞上一只铁拳,但现在叛军打冀州,我们就是铁拳,而叛军却变成了张开的五指。相对而言,我们战胜敌人的把握更大。

  过去,我们一直把眼睛盯在中原,想把战火烧到中原去,唯恐冀州受损。其实,在中原作战,我们付出的代价同样很大,无论是兵力折损还是财赋消耗,都非常大。而且,我们还未能掌握战场主动权,以确保自己达到战争目的。

  把叛军放进冀州后,我们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目标予以攻击和歼灭,以确保击败敌人,摧毁三足鼎立之格局。

  大战即将开始之际,突然把整个攻击策略完全改变,由外线作战转为内线作战,这是兵家大忌。

  大将军李弘、尚书右仆田畴和两府长史余鹏显得非常犹豫。陈群、袁涣和司马懿虽然去年曾跟随大将军出战大漠,但参加这种几十万人的大战,他们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敢说。

  “冀州有邯郸七座军大营七万大军,北军有四万人马,从外南下的铁骑有三万五千骑,我们总共有兵力十四万五千人。”余鹏开始扳手指头算帐“如果大军渡河南下,前后需要征调民夫大约七十万到八十万人,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约有一百万人需要消耗钱粮。”

  去年大将军征战大漠,牛羊和草料都是由匈奴人、鲜卑人、乌丸人等胡族诸部提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朝廷财赋负担。另外,自从朝廷实施新兵制后,除了虎贲羽林和南北两军外,其余十八座军大营的士卒都不再发放军饷。新的田制和赋税制度实施后,各郡县府衙的日常开支和官吏们的俸禄也由他们自己解决。这三个改制给朝廷节省了大量的财赋。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年才打得起这一仗。

  但钱是省下来了,粮食却省不下来。按照新的赋税制度,百姓们的力役由每年三十天改为二十天,这二十天内的口粮由民夫们自己带。超过二十天后,朝廷就要给民夫们支付报酬提供口粮。仗打得越长,朝廷的负担就越大。另外,还有十四万五千大军的口粮。打仗的时候,士卒们一天吃三餐,粮食消耗大大增加。

  根据大司农李玮大人的预测,如果我们四月中开始渡河作战,朝廷财赋尤其是粮食数量,即使加上今年五月收割的粮食,我们最多只能支撑四到五个月,大军在十月之前必须结束战事。

  不过,依照叛军的情况推测,我们在四到五个月内未必能在中原站住脚。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兵撤河北,一无所获。

  (本朝的徭役分两种。一为力役,一为兵役。到了服徭役年纪的成年男子除了服兵役外,还要服二十天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叛军人数大约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人,所需民夫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消耗也非常大。但以关东、荆州、豫州、扬州、徐州等地的财赋来看,他们完全可以支撑五个月以上。

  关东、豫州、徐州过去就是本朝的富裕之地,田地多且肥沃,又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灾祸,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和南迁,人少田多,恢复起来自然要比人多田少的河北要快。至于荆州和杨州,以及徐州和豫州的南部郡县,都是人口南迁的主要地方,这些地方过去人少,可供开荒之地很多,所以人多了之后,田地数量猛增,财赋增长当然很快。

  另外,自从董卓政,州郡拥兵自重后,增,各地募兵变得容易,兵制随即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袁绍、刘表等人都是用募兵制,但不再发放军饷,而是以粮食代替。士卒们只要吃了就行,他们也不再奢求其它的了。曹从去年开始,采用军屯制养兵,也不发放军饷,军队数量一度增长很快。

  至于各州郡的力役,现在都超过了三十天,州郡大吏们说了算。在这种战情况下,各地方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是很平常的事,可怜的百姓们为了能活下去,哪敢不从?只要能让他们一天吃上一顿饭,叫他们干什么都行。

  叛军首领们不要给叛军士卒发放军饷,也不要支付所征民夫超过力役规定时间之外的报酬,他只要把这些人的生命维持下去,这个仗就能一直打下去。

  “河北只有三州,财赋完全靠冀州和河东提供,无法支撑持久大战。而叛逆们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司隶○、徐、青、荆、豫、扬等七个州郡,除了司隶的关中、关西外,其他地方都能提供钱粮,他们完全可以打上一年半载,拖都能把我们拖垮。”

  余鹏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相比起来,北疆军在冀州作战,要远比在中原作战有利。”

  在冀州作战,首先免除了粮草长途运输之苦,这样所需民夫数量和运输途中的粮食消耗就要大量减少,可以节约至少半数以上的粮食。其次,叛军打进冀州,起了冀州百姓的愤怒,我们可以利用百姓们保家卫国的情绪,鼓励他们无偿延长服役时间,这样又可以为朝廷节约一笔钱财。

  我们有了足够的粮食和钱财,不但完全可以把这场战争拖下去,还能把叛军拖得粮草尽绝,拖到他们财赋耗尽。等到他们无力再攻的时候,也就到了他们败亡的末日。叛军这一败,不仅仅是在冀州战场上的失败,也是他们彻底走向败亡的失败。如此一来,我们明后年就可以大举南下进攻了。平定天下之将指可待。

  “但叛军十几万大军打进来,冀州损失之大非你我所能想象。”李弘望着案几上的地图,摇头长叹。

  田畴伸出一只手,沿着地图上的清河轻轻划了一条线。“从邺城开始,沿着漳水河到曲周,再从广宗开始,沿着清河一直到南皮,这就是我们的最后防线。”

  “三百里,由黄河向北三百里。”李弘皱着眉头,全神贯注地看着地图,喃喃自语“这三百里河道很多,黄泛区一个接一个。铁骑很难发挥奔袭的优势。”

  “不能再退了。”田畴坚决说道“三百里以内,有整个甘陵国,有魏郡和渤海郡南部十几个县,还有东郡和平原郡的十几个县,有近百万人口,这样的损失我们可以承担。但再多就不行了。我们可以把这百万人口全部撤到冀州北部郡县,把这几十个县的田地全部改为休耕地,把这里变为荒无人烟的战场。”

  “从魏郡到渤海郡虽然有一千多里,但整个战场的纵深太短,几十万大军在此混战,很难保证叛军不会杀过清河。”李弘连连头“如果叛军在四月下开始渡河,我们很难把这一百多万人撤出去,时间显然不够。”

  “立即派人渡河南下,想尽一切办法见到袁术,叫他把攻击时间拖到五月下。否则,我们不会帮他。”田畴想了一下,又说道“中原的旱灾越来越严重,大知堂的弟子正在陆续南下治病救人,让袁耀派自己的手下伪装成大知堂的弟子即刻渡河。”

  “袁术还在昌邑?”

  “他一定在昌邑。”田畴笑道“这一仗不打完,袁术不会离开昌邑城。”

  “你决定了?”李弘看看田畴,又转头看看余鹏“你也决定了?”

  “大将军呢?”余鹏反问道。

  李弘迟疑不语。

  “大将军,中原旱灾如果持续到今年夏天,必定赤地千里,民暴增,叛会此起彼伏。”司马懿忽然躬身说道“冀州不能再容纳民了。而阻止民进入冀州的办法就是在黄河北岸打仗,断绝民进入冀州的道路。至于叛军,也会因为中原民的叛,而不得不陆续撤出冀州。转入内线作战,可能是万无一失之策啊。”

  李弘低着头,双手握拳,不停地轻磕着额头,心内翻腾不止。

  这可是关系大汉社稷的一仗,无论如何不能败。在外线作战,虽然损失大,但安全,可保冀州不失。而转入内线作战,稍有差错可就万劫不复了。

  “把我们的意见写成奏章,急送晋,请长公主殿下和朝中大臣在两天内给出答复。”李弘抬起头,望着司马懿说道“仲达,把两种策略都解释清楚,这一仗关键是不能输,我们输不起。”

  “把麴义、颜良和七大营主将,还有冀州刺史郭大人立即给我追回来。”李弘指着陈群说道“长文,你快去。还有,急召冀州各郡太守,请他们夜兼程赶到邯郸来。”

  陈群惊喜地答应一声,匆忙出帐而去。大将军的这种安排显然是倾向于临阵变计,要改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了。

  “大将军,袁术那边…”田畴还没有说完,李弘已经打断了他“不管我们怎么打,这三个人都要扣下来做人质。你去告诉袁耀,我们答应了,请他派人南下和袁术取得联系。”

  田畴微微一笑,躬身退下。

  麴义等人再度赶回大将军行辕。

  一夜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文武大吏们极为震惊。

  忽然,麴义一拳砸到案几上,兴奋地大声吼道:“大将军,好啊,这一仗我们赢定了。”接着他飞身站起来,大步走到悬挂于大帐一侧的地图旁“冀州军士卒缺乏大战经验,这是事实,如果直接到中原作战,伤亡必定巨大。但如果转为内线作战,我们可以依靠冀州境内的河道和城池布下一道道的防线,利用地形优势给予敌人重创。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减少士卒们伤亡,保存实力,更能让冀州士卒迅速变为精锐,为将来南下平定天下蓄积力量。”

  麴义显然对内线作战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他指着地图,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叛军的攻击策略不外乎三种,一是合兵一处,长驱直入。一是兵分三路,两翼为辅,中路进攻。一是兵分多路,齐头并进。依照这三种攻击办法,麴义一一设计了破敌之策。

  “只要大将军下令,冀州军可以在黄河北岸阻击叛军渡河,一直到百万人口全部撤离完毕为止。”麴义拱手说道“请大将军即刻下令。”

  李弘摇了摇手。“我已经急奏朝廷,再等等。”

  “急奏朝廷?”麴义浓眉一皱,十分不地说道“你是大司马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有兵事上的全部决策权。这种事你一句话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急奏朝廷浪费时间?”

  “正因为我是大司马大将军,我才要急奏朝廷。”李弘平静地说道“现在天子和朝廷在晋,河北军政虽然还是我主掌,但河北是大汉的河北,河北要听天子和朝廷的。”李弘看看大帐中的文武大吏,郑重说道“今天这一仗不仅仅关系到河北的存亡,更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存亡,所以这种大事必须要奏请天子和朝廷。必须要上下齐心,必须要集结大汉所有的力量。仅靠一个河北,是拯救不了大汉的。将来,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也要牢记这一点,河北是大汉的河北,河北是为大汉而战,你们是大汉的臣子,你们要为大汉而战。”

  四月上,晋

  长公主于深夜时分接到了大司马大将军的急奏。她立即传诏公卿大臣,连夜进宫议事。

  太傅赵岐、大司徒崔烈、大司空刘和、太常荀攸等十六位公卿大臣和六曹尚书齐聚尚书台。

  尚书司马朗高声诵读了李弘的急奏,并做了更为详细地解释。

  “大将军让我们在两天内做出答复,但冀州情况危急,我请诸位大人今天晚上就议定此奏。”长公主轻声咳嗽了几声,指着光禄勋鲜于辅和大司农李玮说道“鲜于大人和李大人跟随大将军久经沙场,对兵事非常熟悉,你们先说说。”

  “临阵变计,乃兵家大忌。”鲜于辅起身奏道“内线作战,我大军要承担数倍于外线作战的风险,非常危险。以臣看,我们不能把胜利寄托在一个叛逆之言和一场无法预料的天灾之上,此事要慎重。”

  长公主望向李玮。

  李玮苦笑“从臣的本心来说,我同意大将军的这个奏议,这可以为朝廷节约大量的财赋。但此刻变计,时间上似乎已经晚了一点,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内线作战的准备工作。百万人大撤离,大将军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上至朝廷诸府,下至河北郡县,都要为这句话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个难度太大了。”

  “由外线作战转为内线作战,不是这个计策不行,而是我们用来准备的时间太短了。”太常荀攸也起身奏道“如果大将军能在六月之前,一直把叛军阻挡在黄河南岸,则此策可行,但大将军无法保证。一旦我们准备不足,叛军提前杀进冀州,这一仗的胜负就很难说了。”

  代领卫尉事的镇北将军阎柔和一贯谨慎的尚书左仆朱穆却支持大将军的奏议,两人都认为凭借四万北军和七万冀州军的强悍兵力,完全可以把叛军挡在黄河北岸。不要说坚持到六月初,就是一直坚持到年底都没问题。

  原北疆大吏意见都相左,其它大臣的意见当然更无法统一了。

  长公主忧心如焚,焦虑不安。她看到大司徒崔烈一反常态,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十分奇怪地问道:“大司徒为何不说话?身体不好吗?”

  崔烈站起来,大声奏道:“以臣看,我们根本无需议定此奏。”

  长公主很吃惊“崔大人这是何意?”

  尚书台顿时安静下来。

  崔烈先对长公主施了个礼,然后面对众臣“从董卓进京开始,凡主政大臣有谁把这等大事奏请过天子和朝廷?董卓、李傕自然不会,就是司徒王允大人也没有。如果当初他奏请天子,天子一定会下旨招抚董卓旧部,或者他和朝中大臣们多多商量一下,朝中的大臣们也会同意招抚。但王允大人没有,他自己就做主了,他代替天子做主了,结果长安之祸接蹭而至,大汉最后一个迅速重振的机会就这么拱手葬送了。”

  崔烈转身指指放在长公主面前的奏章,激动地说道:“今天,你们看看大将军,他在千里之外还想着天子,还想着朝廷,这样的人不值得信任,我们还能信任谁?我们还能指望谁去中兴大汉?大将军要的不是我们的意见,他要的是我们的信任,是我们对大汉的忠诚。”

  崔烈手指众臣,高声问道:“诸位大人拍拍自己的良心,你们对大汉忠诚吗?你们愿意为大汉而死吗?大汉需要大将军去冲锋陷阵,但大将军一个人能拯救大汉吗?大汉需要诸位大人的忠诚,大将军需要诸位大人的信任和帮助。只要君臣齐心,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大将军在努力奋战,在努力争取时间,我们呢?我们应该干什么?”崔烈高举双臂,纵声吼道“我们应该跟着大将军誓死血战。”

  第二天凌晨,长公主以天子名义下旨,同意大将军奏议,并急令朝廷和河北诸府,迅速把百万人口撤离作战区,为内线作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

  四月上,陈留雍丘。

  荆州大军行走在驰道上。

  黄忠摘下头盔,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四月天就这样热,很少见啊。”

  “黄大人是不是太累了?”文聘笑道“你年纪大了,应该留在荆州。”

  “我才四十有九,不算老。”黄忠手抚灰白的胡须,颇为不地问道“你觉得我老了?”

  “不,不…”文聘连连摇手,正想说话,却看到一骑从远处飞驰而来。

  “魏延回来了,不知道可要到粮食。”

  “袁术那个混蛋要是再不给,我们就去抢。”黄忠怒声说道。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第九节

  魏延二十多岁,高大健壮,皮肤稍黑,颧骨高耸,浓眉下有一双虎虎生威的眼睛。他看到文聘和黄忠打马上,急忙下马行礼。

  “文长,张勋怎么说?还是不给粮食?”文聘急声问道。

  “回禀两位大人,张大人说,最近沛国、下邳一带黄巾军出没频繁,粮道屡次被断,所以…”

  “所以没有粮食给我们?”黄忠翻身下马,手中的马鞭狠狠地到地上“扬州的粮食可以给兖州军,给豫州军,为什么不能给我们荆州军?我看他袁术无至极,根本就是一个小人。这不明摆着公报私仇嘛。”

  “汉升兄…”文聘下马拍了拍黄忠的肩膀“此次大战关系社稷存亡,千万不要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得反目成仇。”

  “没有粮食怎么办?我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走到黄河吧?”黄忠气呼呼地瞪了文聘一眼“既然袁术不给粮食,我就不走了。你看,是不是传令各部,立即在雍丘扎下大营,等待和后军会合?”

  文聘犹豫不语。

  这支六千人的军队来自荆州南部的长沙、武陵、柱和零陵四郡的士卒,他们都是南方人,由长沙郡都尉黄忠、兵曹掾魏延统率北上。二月下,他们赶到襄,和荆州北部军队会合。三月上,刘表接到天子圣旨后,和长史蒯越一起匆忙赶去兖州昌邑,并命令荆州府别驾刘磐、荆州府都尉文聘、长沙府都尉黄忠率一万大军组成前军,先行缓缓北上。

  到了三月中的时候,刘表从昌邑急书荆州府,命令长史蒯越、治中邓义、武猛都尉李严、南郡都尉庞季、兵曹掾吕介等人率一万大军组成后军,带着大量粮草辎重即刻起程北上中原。按照约定,荆州军的前军粮草一路上由南袁熙、颖川辛毗提供,到了兖州后,再由扬州袁术提供。但荆州军进入兖州后,袁术却以种种借口予以拒绝。

  现在文聘可以指挥自己所率的四千人马,但他无法直接命令黄忠的这六千人马。所以当黄忠提出大军停止前进的时候,文聘很为难,不好直言劝阻。

  “大军还有多少粮食?”

  “还有四天的口粮。”魏延躬身回道“不等我们走到黄河,大家就要饿肚子了。”

  文聘看看黄忠,小声劝道:“汉升兄,我们先到陈留,和先期赶到陈留的高干大人会合,你看怎么样?高干大人那里一定有粮食。”

  黄忠眯起眼睛,摇了摇头“不给这个混蛋一点颜色瞧瞧,他还以为我们荆州人怕了他。不走了。”

  “但圣旨要求我们必须在四月中赶到黄河,如果…”

  “没有粮食,我们即使赶到了黄河,又怎么打仗?”黄忠怒声说道“我亲自去和刘大人说。我们荆州人绝不受这种鸟气。”

  刘磐低着头,不停地转动着手上的马鞭,半天没有回答。

  刘磐三十岁不到,中等身材,脸型削瘦,有一双孤傲的眼睛。虽然身着戎装,英气,但怎么看他还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士子。他是刘表的亲侄子,前几年得知刘表下落后,随即和父亲一起,带着全族人从兖州山高平老家迁到了襄。刘磐自小聪颖,能文能武,刘表很喜欢他,委以重任,让他在零陵、桂一带剿抚寇和南蛮,颇有战绩。

  这次北伐李弘,刘表特意让他担任荆州军前军统帅,是有原因的。

  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完全依靠襄门阀的力量,但时间一久,刘表就感到了襄门阀对他权势的威胁。所以他在赶走袁术后,立即以巩固和袁绍的联盟,争取早拿回南为借口,大量任用南、颖川一带的门阀子弟出任荆州大吏,趁势削弱襄门阀的权势,把荆州牢牢地控制到了自己手上。

  南门阀势力在荆州的权势迅速壮大,出身南的黄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长沙府的兵曹掾,很快提升为长沙府的都尉。

  在这支大军里,文聘、黄忠、魏延都是南人,属于南门阀的势力,而大部分中下级军吏却是襄门阀的人,如何妥善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靠刘磐从中调解。

  在荆州一万后军里,这种矛盾更为突出。蒯越、庞季都是出身于襄门阀,而邓义、李严却是出身于南门阀。所以这支大军到了中原后,只有刘表自己亲自统帅了。

  现在荆州前军的两位统军大将都不愿意继续前进,刘磐就很难办了。他考虑了很久,随即决定大军暂时停下,派快马急驰昌邑,请刘表想个妥善之策。

  刘表接到这个消息后,然大怒,立即出城去找袁术。

  骠骑将军袁术在朝堂上大闹了一次后,出城而去,既不进城也不上朝。昌邑朝廷的天子为了安抚袁术,特意下旨给他升了两级,转拜他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曹、袁绍等大臣考虑到此仗关系重大,而袁术实在太不可靠,一旦打到河北后,袁术突然不听指挥打一气,那就完了。于是他们决定让袁术留在昌邑,督运粮草辎重。

  此仗是各州郡联手作战,战线拉得很长,从河内郡一直到青州平原郡一千多里的黄河两岸,都有联军军队。为了保证各路大军的粮草供应,同时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袁绍等人决定分四路运送粮草。

  青州军的粮草由青州负责。河内军、关东军、豫州军的粮草由袁绍负责。荆州军和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表负责。徐州军和另外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备、曹和袁术三人负责。扬州的江东数郡正在打仗,袁术很难提供足够多的粮草,所以联军粮草主要还是依赖荆州和豫州两地供应。但最近豫州的黄巾军闹腾得厉害,为了保证粮道畅通无阻,必须要借助袁术的力量。另外,袁术和黄巾军打起来了,也可以保证袁术不会在中原一带胡搞一气。

  朝廷如此照顾袁术,袁术当然心花怒放了,他口答应“你们放心,只要我在中原坐镇,你们绝不会饿肚子。个个都能养得膘肥体壮。”但他这里刚刚说得信誓旦旦,那里马上就断了荆州前军的粮。

  袁术有道理,他对刘表说,从扬州到昌邑有七八百里路。路上河道密布,到处都是黄巾军,我就是夜赶路,也来不及把粮食运过来。你荆州有七个郡,个个肥得冒油,你不带足粮食到黄河,反而指望我这个穷光蛋救济你。你这不是笑话嘛。

  刘表气得两眼冒火。此次讨伐李弘,规模之大,时间之紧,世所罕见,我现在能把荆州军拉到中原,已经是奇迹了。荆州现在正在征调民夫,正在抓紧一切时间北运粮草。从襄到中原,有一千多里,我就是长翅膀飞,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粮草运到中原。在荆州粮草没有运到中原之前,荆州军暂时由你提供粮草,这是你亲口答应的,你怎能出尔反尔,当场反悔?

  “我没有反悔。”袁术笑嘻嘻地说道“我实在无能为力。你不是和袁本初好吗?你的大军经过豫州,你叫袁本初给你粮草不就得了。”

  “讨伐李弘,事关社稷存亡,你袁家四世三公,受皇恩,怎能不尽心尽力?如果击败了李弘,占据了冀州,你袁家不但功勋显赫,扬名青史,更有享不尽的功名利禄,你难道连这点道理也不懂?”

  “不是我不懂,而是我觉得你们一脸死气,估计都要命丧河北。”袁术幸灾乐祸地笑道。

  “你还要不要脸?”刘表手指袁术,浑身发抖。

  “我还有脸吗?”袁术奇怪地摸摸自己的脸“我怎么看不到自己的脸?”

  刘表怒吼一声,间的宝剑顿时拉出了半截。

  袁术吓了一跳,连连倒退“刘景升,我告诉你,要粮没有,要命没门。”然后他撒腿就跑了。

  刘表眼冒金花,差点血而亡。

  “这仗我不打了。”刘表怒气冲天地走进太尉府,冲着袁绍大喊大叫“袁术不给我粮食,曹说自己还不够吃的,我荆州将士要饿死了。”

  “景升兄,你说什么笑话?”袁绍放下手上的文卷,站了起来“现在几个州就数你荆州最富了,你都要饿死了,那我们还打什么仗?”

  “以我看,这仗必败无疑。”刘表愤怒地挥舞着手臂“曹阿居心叵测,袁公路浑水摸鱼,其他人各怀鬼胎,大家互相猜忌,互相算计,我们迟早都会死在河北。”

  袁绍脸上堆笑容,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刘表,不急不慢地说道:“景升兄,几十年了,我还是头一次看你这么失态。你是不是最近太过疲劳了?”

  刘表仰天苦笑。突然,他哀嚎一声,双手蒙脸,极度沮丧地说道:“本初,这仗会败的。”

  袁绍走到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后背,关心地说道:“景升兄,你太累了,回去歇歇吧。”

  刘表用力摇摇头“本初,这一仗人人都想打,人人都想从中受益,但你却执意要分七路攻击,这纯粹是自取败亡之策啊。”

  “你想错了。”袁绍伸手搂住刘表的肩膀,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如果你是李弘,你将如何打这一仗?”

  刘表放下双手,转头望向袁绍。

  “李弘怎样才能击败我们?我们七路大军同时展开攻击,他打谁,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既能击退我们又能改变天下格局?”

  刘表豁然顿悟“这本来就是一场败仗。”

  袁绍微微一笑“我现在最急切想知道的,就是李弘会打谁?打我,还是打曹阿?或者,打田楷?”

  刘表闭上眼睛,痛苦地摇了摇头“我知道,李弘决不会打我。”

  袁绍转身从案几上拿起那份文卷递给了刘表“刘璋那个小混蛋野心不小啊。”

  刘表心里一惊,急忙展开细看“他拒绝承认天子和朝廷,拒绝出兵关中攻打河东。”刘表冷笑“这个孽畜,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我荆州的主意。”

  “我担心刘璋象韩遂一样,承认晋的天子和朝廷。”袁绍皱着眉头,负手在屋内来回走了几步“韩遂这次是铁了心,无论我给他什么承诺,他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由此可见李弘给他的不仅仅是钱粮,还有信心。韩遂是个隐患,刘璋也是。”

  “本初,如果我们打进河北后,韩遂攻击关中,刘璋打我荆州,那我们就有麻烦了。”

  袁绍毫不在意地挥挥手“不堪一击的东西,算不上麻烦。等这一仗打完了,麻烦的就是他们了。”

  接着他坐到案几后,急速写好了一份手令“我让高干立即调一批粮食给刘磐,让荆州大军尽快赶到濮。”

  四月中,兖州东平国。

  徐州军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由于连续数月没有下雨,驰道上灰尘滚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炙热的气息。

  驰道两旁的耕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农夫,但农夫们不是在耕,也不是在挑水抗旱,而是在即将开始收割的麦田(冬小麦)里挥舞着大驱赶着什么东西。田地里还有很多、鸭等家禽。

  关羽停下战马,回头看看身后的张飞、臧霸“这是怎么回事?兖州人要提前收割?”

  臧霸脸显痛苦之,伸手指了指路旁的大树“两位大人看看树上就知道了。这是蝗虫,中原又要爆发蝗灾了。”

  关羽和张飞暗自震骇“蝗灾…”

  “十几年了,中原黄河两岸的灾祸一个接着一个,百姓没有活路了。”臧霸仰天长叹“现在蝗虫还不多,等到了五月,蝗虫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就一无所有了。”

  “蝗灾会蔓延到徐州吗?”张飞焦虑地问道。

  臧霸茫然地摇摇头。

  关羽挥动马鞭,大声说道:“急告刘大人,中原可能要爆发蝗灾,请他早定对策。”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第十节

  四月下,东平国发现蝗虫的消息让曹坐立不安,他急忙派人联系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等郡国大吏,请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抢收粮食,防止蝗灾蔓延。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黄河两岸尤其是冀○、青三州遭受水灾之后,只要第二年雨水少或者干旱,四、五月份必定爆发蝗灾。这和黄河两岸的地质,蝗虫繁殖特有关,没有任何预防办法。

  今年因为干旱,兖州很多州郡已经放弃了四月耕,如果再爆发蝗灾,即将成的冬小麦被蝗虫啃噬而光,饥民将迅速暴增。饥民得不到赈济,会成为民,民随即和活动在泰山、豫州等地的小股黄巾军会合,中原各地立即会掀起新一轮的黄巾叛**。

  曹痛心疾首。当年联军讨伐董卓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青州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叛,那场大叛延续了两三年,直接导致了大汉的崩溃。今天,当联军再度集结,准备力挽狂澜的时候,老天再次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苍天要灭大汉,人力岂能挽回?

  曹召集荀彧、程昱、玠等兖州大吏紧急议事。

  蝗灾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再过十天半月,蝗虫也许会布中原的天空。就算老天开眼,我们能把蝗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兖州为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也将非常惊人。

  蝗灾一旦蔓延,首当其冲的就是冀州南部,青州北部和徐州东北部的郡县,而盘驻在泰山的黄巾管承、管亥部,活动在江淮一带的黄巾吴霸、刘辟部必将乘势而起,再度攻杀劫掠州郡。如此一来,三家联盟将遭受重大打击。为了赈济抗灾和围杀黄巾军,三家联盟看样子只有放弃北伐李弘了。

  但北伐一事已经开始,各地军队马上就要集结完毕,这个时候因为中原的一场蝗灾而放弃北伐,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迟北伐。

  为了把这场灾祸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只能低声下气向各州郡求援了,而求援的主要物资就是粮食。只要能让灾民吃肚子,不让饥民变成民,黄巾之祸就能得到控制,北伐一事也就能在蝗灾过后继续进行。

  此时北伐犹如箭在弦上,各州郡迫不得已,不支援也得支援。

  朝议上,袁绍、刘表、袁术等人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想到北伐即将开始的时候,中原竟然要爆发蝗灾。

  当年讨伐董卓失败的阴影至今还笼罩在众人心里,大家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丞相大人,事情你打听清楚了没有?不会是危言耸听吧?”袁术一脸怀疑地问道“你如果不想讨伐李弘,趁早明说。你这丞相我来干,我带人去打。”

  曹懒得理他,转脸望向袁绍“袁大人,北伐一事必须要推迟。后方如果不稳,这仗还没打,我们已经输了。”

  袁绍思索良久。

  “各部军队还是按原定时间赶到黄河南岸。”袁绍冷静地说道“我们可以推迟攻击时间,但我们必须防备北疆军趁着中原爆发蝗灾之际南渡黄河,向中原发动攻击。”

  另外,北征大军各部军队虽然集结较快,但各部粮草辎重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在四月底之前全部运到黄河南岸。所以我们原定四月底发动攻击的时间本来就要推迟。现在既然中原爆发了蝗灾,我看就干脆多推迟一段时间,把攻击时间定在六月底。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把攻击准备做得更充分一点,比如攻城用的抛石车,阻挡铁骑冲阵用的武钢战车,渡河用的船筏,其它诸如弩炮、利箭等军械,都尽可能多地运到黄河战场。

  袁绍这话说完之后,曹、刘备大喜,刘表也是长长吁了一口气。

  袁术也很高兴,举手赞同。到了六月,如果扬州军在江东战场全面告捷,扬州军可以倾力北上,会合北征大军讨伐李弘。

  曹冷笑“你的军队只要老老实实待在江东,就算你北伐建功了。”

  袁术嗤之以鼻“你不要忘记了,当年打进洛的是我,不是你。你打进洛了吗?我记得你好象被徐荣打得落荒而逃了。”

  曹气苦,张嘴就要骂。

  太傅刘宠一把拉住了他“说正事,正事重要。”

  北征大军的原定攻击时间太过仓促,这样匆匆忙忙跑到冀州打仗,损失太大。现在多了两个月时间的准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中原这几年受战和灾祸,元气大伤,虽然在曹的努力治理下稍有起,但成效并不是很显著。这次北伐,兖州主要出军队,兖州军的粮食主要由徐、扬两地供应。所以这场蝗灾对北伐大战来说,影响最大的不是粮草供应,而是后方可能由此产生的黄巾叛

  为了防止讨董失败之事重演,袁绍、曹和刘表等人随即商议决定,征调中原所有灾民为民夫,到各条粮道上运送粮草。一来可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避免他们成为民,二来也可以让荆、豫、扬、徐等地民夫免除长途跋涉之苦,一举两得。

  曹这时提到了一种可能,如果此次蝗灾严重,冀州也有可能受灾。冀州一旦受灾,粮食骤减,北疆军势必难以为继。

  一般来说,中原受灾,黄河北岸的冀州肯定要受到波及,曹这个猜测十有**都是正确的。

  袁绍等人顿时兴奋起来“急告受灾郡县,封锁蝗灾消息。命令已经到达黄河南岸的各部大军,加强巡查,严任何人偷渡河北。”

  刘备急返徐州,安排防灾事宜。程昱、宠等兖州大吏急赴可能受灾的几个郡县,一边指挥百姓抢收粮食,一边开始征调灾民充当战时民夫。曹还急书田楷,请他务必注意蝗虫动方向,趁早预防,以免受灾。

  **

  四月中,邯郸,大将军行辕。

  赵云、姜舞、卫峻、刘冥风尘仆仆,率军赶到邯郸。

  李弘亲自出辕门相

  四将下马拜见。李弘一一扶起,刚想问候两句,刘冥抢先说话了。“大将军,我们给你带来了最珍贵的礼物。”

  李弘愣了一下“礼物?什么礼物?单于庭的勇士还是草原上的骏马?”

  “哈哈…”赵云、姜舞、卫峻同时大笑。刘冥抓抓头,吃惊地问道:“大将军,难道在你的心里,大漠上除了战无不胜的勇士和矫健的战马,就没有别的礼物了?”

  李弘伸手打了一拳。“什么好礼物,快给我看看。”

  卫峻举起马鞭朝身后挥了挥。“大将军,你现在最想看到什么?”

  李弘看着一列列的铁骑从中分开,不由摇头笑道:“你们几个,搞什么玄虚?”

  “你快说,你最想看到什么?”刘冥突然站到李弘面前,遮住了他的视线“快说,快说,等一下就没机会了。”

  李弘抬头看看蔚蓝的天空,突然想起了风雪。他离开大漠前答应过风雪,只要大漠上的雪融化了,他就去接她,但他失言了。他匆忙赶到冀州,已经忘记了他对风雪许下的誓言。

  “我想看到夫人,你们能做到吗?”李弘看看刘冥,又转头看看站在身侧的赵云。

  赵云微微一笑,躬身说道:“如你所愿。”

  李弘心跳骤然剧烈,他难以置信地望着赵云,又猛然转头看向卫峻。

  “大漠诸王议事之后,夫人就被柯比熊和阙昆接到了火云原,但你离开时对我们说过,只要大漠上的雪化了,你就让我们把夫人接回来。”卫峻摸摸了自己浓密的长须,笑着说道“燕无畏亲自赶到火云原接回了夫人,并把夫人送到了五原。”

  刘冥沮丧一笑,闪身退到一旁“那只燕山小鸟说得一点都没错,对大将军来说,世上最珍贵的就是夫人。”

  白衣如雪。

  风雪驻马于铁骑勇士中间,伸手轻轻掀开竹笠下的白纱,冲着李弘嫣然一笑。

  这一刻,李弘心神俱醉。

  风雪带来的消息让李弘感觉到了来自东北边疆的威胁。

  大漠上的气候越来越寒冷,大漠上的胡族诸部不断南迁,胡族很多部落已经逐渐接受了汉人的统治。

  柯比熊长大了,雄心,这位年轻的鲜卑勇士有心重建鲜卑人的辉煌。东部鲜卑大人弥加老了,他准备把东部鲜卑并入中部鲜卑,帮助柯比熊重建鲜卑王庭。

  汉人在北疆的武力越来越强大,和汉人争夺大漠,鲜卑人目前没有信心,于是柯比熊把目光转向了扶余国。

  风雪对扶余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不愿柯比熊带着鲜卑铁骑杀进扶余国,她想帮助扶余国人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

  “豹子大哥,你能制止柯比熊。”风雪偎在李弘的怀里,小声哀求道“你愿意帮助扶余国吗?”

  李弘沉默无语。

  柯比熊长大了,那位虎族的小孩终于成为大漠的勇士了。慕容风终究是慕容风,他看中的人必将成为叱咤大漠的风云人物。李弘想起了初见柯比熊时的情景。当时柯比熊没有感谢自己的救命之恩,他冲着自己大声叫喊,我一定会杀死你的。也许,这正是柯比熊可以成为鲜卑人新一代大王的原因。他心里没有恐惧,他只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就象过去的自己。

  “和你一起来的,是你的同门,还是扶余国的使者?”

  “长风大师在扶余国地位尊崇,他的很多弟子都是扶余国的王孙贵族,所以…”

  李弘点点头“他们在鲜卑人那里碰了壁,然后马上和你一起南下大汉,这事柯比熊一定知道。你是不是太冒失了?”

  “你担心柯比熊怪罪我?”风雪不地“哼”了一声“他敢打扶余国,我马上回火云原找他算帐。”

  李弘笑了起来“你先在邯郸歇几天,然后带着扶余国的使者回晋拜见天子。此事长公主殿下和朝廷会妥善处理。”

  “你呢?你不管吗?”

  “扶余国在先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时,曾派使到洛,要求归属我大汉,先帝于是让其隶属于幽州玄菟郡。”李弘轻声说道“如果扶余国依旧承认自己的归属地位,那么鲜卑人打扶余国,也就等于打我大汉,朝廷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真的?”风雪惊喜地说道“太好了,我马上叫他们去晋。”

  “你不陪他们去?”李弘诧异地问道。

  风雪一把抱住了李弘“你要赶我走?”

  李弘喜笑颜开“当然不会了…”

  风雪到了邯郸,很多北疆大将也陆续到了邯郸,李弘很高兴,特意召集诸将到行辕议事,顺便聚聚。

  公孙瓒带着儿子公孙续也赶到了行辕。

  李弘夫妇、麴义、张燕、吕布、赵云、颜良、姜舞、张郃等北疆诸将出辕门相

  公孙瓒感激不已,言辞间颇为感触。当年战场上的对手,今天变成了同殿之臣,同为中兴大汉而奋战。当年在战场上舍命相救自己的田楷和刘备,今天却成了誓死相搏的敌人。

  筵席上,李弘说起了过去的事。当年在幽州的时候,自己曾说过,要请还伯珪兄一顿酒,今天总算如愿了。公孙瓒心里很不是滋味,百感集,不知说什么好。

  麴义先是和公孙瓒喝了很多,然后又去找吕布、魏续等人陪不是,大家一笑泯恩仇。魏续调侃麴义,我们都是武人,刀头血,这点恩怨算不了什么,但你得罪了朝中很多耍嘴皮的,这些人一个个毒得很,迟早会找你麻烦,大人自己要多多注意。麴义眼睛一瞪,毫不在意地说道,我怕个。大不了打完仗,我拍拍股回家,惹不起我还躲不起?

  酒廷散后,李弘特意邀请公孙瓒到自己的军帐叙叙旧。

  公孙瓒先是说了几句感激的话,然后话锋一转,恳求李弘把自己调到后方督运粮草。这个仗,自己实在没法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