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浩劫重生 > 第二卷 新生 第六十章 目不交睫(2)

第二卷 新生 第六十章 目不交睫(2)

目录

  前脚吴与周晨等人分开之后,他站在山谷中呆呆:理清手头事务的轻重缓急,吴快步走向实验室,他要专程拜访那位能帮他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能人。

  这位研究狂人徐昌黎此时正在实验室里聚会神地摆着手上的炼钢炉模型,一边考虑如何以现有的设备进一步完善炼钢炉的增通风等技术环节,一边悠闲地喝着苿莉花茶。岂料,在突然之间就被闯进来的吴心急火燎地抓了壮丁。这次吴来得匆忙,要求也很简单,他希望徐昌黎协助设计建造一座砖窑。修砖窑?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低级工作,即刻引来了徐昌黎的不

  哼唧了一阵子,总归是瞧在吴面子够大的份上,徐昌黎放低了身架,答应为桃花源设计一座符合高产稳产要求的砖窑。

  徐昌黎答应是答应了,可是连续几天下来,吴也没等到具体方案出炉,只好先请教一下基础施工部分,先开始搞土建。

  早在举行新仪式之前,吴安排了一些人手搭建砖窑。只是幸存者们平时很少接触这种设施,即使有几位是建筑工人出身,他们也是只管砌砖,不会烧砖,砖窑的施工进度实在叫人看不过眼。后来催促了几次,徐昌黎才给了吴一份草图,算作是指导施工的蓝图。

  折腾了几天之后,一直停留在图纸上的砖窑终于开始显雏形。徐昌黎采取了电能加热的方式,而非传统的燃煤窑炉。这样设计不是为了环保,实在是木柴和煤炭都不容易到,动用库存的汽油和柴油烧砖太败家了点,反之,桃花源的电能很充裕,因此用电烧砖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在徐昌黎这样的纯粹技术人员看来,砖窑这种项目是小孩子过家家地水平,要不是吴的强烈要求,他是绝对不会参与这种缺乏创造的工作。

  窑炉大体完工后,吴拉着徐昌黎来验收项目。他不关心这座砖窑在技术层面有无独创,只想知道这玩意是不是管用。围着砖窑转悠了一圈之后,吴头望着徐昌黎,说道:

  “我说老徐,这个玩意一天能烧出多少砖来?”

  将所有技术细节全部了然于心,这是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徐昌黎又不是白吃饭的砖家叫兽,当下不假思索地说道:

  “…平均四小时烧一炉,每炉出一千八百块空心砖,现在已经开始加温了,不到时间不能开炉,你先放我回去吧!实验室里还有一大堆事情,我很忙啊!”其实桃花源是不缺能源地。至少在用电方面是不需要考虑节约。可是缺少合适地交通工具。交通运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即便吴从洪公司那里虎口拔牙来了一辆重型卡车。平常也不敢随意使用。库存地油料是有限地。坐吃山空也不是什么光彩地事情。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吴在逮到徐昌黎这个专业人才之后。立即罗列出一系列研发项目交给他。首先当然是攻克蓄电池电解地难关。这个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站地维护保养。绝对是第一顺位地重点项目。其次是研究电动机和其他电驱动设备。如此之多地研发任务一股脑下来。实验室又是缺人手缺设备。除了用电不限量。几乎是要什么没什么。纵然是徐昌黎这种一门心思沉于钻研技术。拙于人际交往地资深宅男也要叫苦不迭了。

  今天吴地本意是希望徐昌黎留下。等到开窑以后看情况再说。此刻见他十分不耐烦。只好选择放人。说到底。徐昌黎地苦衷。吴是心知肚明地。那些研发任务都是他下达地。某人总不能打自己嘴巴说不知道吧!

  事情即便如此。临到放人之前。吴也没忘叮嘱说道:

  “那也行。四个小时以后。你得记得过来指导开炉啊!”闻听吴此言。徐昌黎立时如蒙大赦。高兴得嘴上连连称是。他连额头上地汗水都顾不得擦。便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徐昌黎成功跑掉了。在场地其他人还得坚守岗位。随着通电加温地窑炉散溢出高温。幸存者们纷纷向后退避。

  “嚯,开炉喽。”

  伴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两名壮汉一同上前,合力操作撬将砖窑地炉门开启,随即一股灼人的热扑面而来。

  炉温降低到可以进入检查砖瓦质量还需要一段时间自然冷却,吴随即派人把徐昌黎请了回来。这回已经无话可说的徐昌黎只能是哭丧着脸,嘟嘟囓囓地站在吴身旁。电炉的优点在于升温和降温都比较快,烟尘

  ,温度控制相对简易便捷。当完全敝开炉门通风,渐降低后,吴急不可耐地上前抓起一块仍有些烫手的空心砖,他试探着用手指在上面敲了一下。

  “嘎啦!”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块新鲜出炉的红砖竟然在吴手中碎成数块。见此情形,先前不以为然地徐昌黎立时脸色大变,难道是土坯的成分配比出了问题,再不然是烧成地温度控制得不好?怀着诸多的问,徐昌黎急吼吼地冲上前,不顾红砖依然滚烫,从窑里抓起一块,用榔头在狠狠敲了两下。怪事了,竟然丁点事都没有,红砖完好无损。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地产品质量检验,当真是前所未见。

  见状,吴似是恍然大悟地抓了抓头皮,旋即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那啥,我刚才用的劲可能有点大了。”

  标准壁厚三点五公分地空心砖落在力量远超常人的吴手里,强度不比桃酥好多少,自然是碰一下就断裂成了数块。当听到吴此窘迫的一番解释,前来围观看热闹的周晨、许芸芸等人早已忍俊不嗤嗤笑了起来。当然也不是没人看得脸色发白,那是初来乍到的新人们初次见识吴一身怪力的普遍反应,简直太禽兽了。

  虽然被人取笑,吴也不恼怒,嬉笑着拍了拍手,说道:

  “好了,既然烧砖成功,明天就可以打地基盖房子了。”

  出于安全的考量,尚处于规划中的桃花源定居点是三面被高墙围起,一面正对着岩壁。正如这一时期里的新安镇和其他人类定居点一样,仅是那道高十五米,外层包砖内填三合土的围墙就消耗掉了砖窑前半个月的产量。当幸存者们真正开始修建供自己居住的房屋时,已经是在这道高耸围墙完工之后的事情了。半山的观景台被改造成了俯视整个谷地的隐蔽式炮台。鉴于观景台炮台的火力足以覆盖新定居点的周边地区,因此定居点本身的火力配置就被简化了许多,主要是针对定居点围墙下了一番功夫。

  随着迁入桃花源的幸存者人数不断增加,在施工中遇到的人力不足问题也了一定程度缓解,工程进度得以提速。

  临近到了仲夏时节,桃花源山谷内的新定居点业已接近到完工状态,余下的就只有暖气和自来水、电力等生活设施的接入问题尚待解决。

  又在定居点的工地上摸爬滚打忙活了一整天,临近到傍晚时分,吴才得闲放松一下。当驻足在业已改建成炮台的观景台上,静静地欣赏着山谷中陌相连的景,一时间感慨良多。陡峭岩壁的下方是人声鼎沸的工地,稍远处的连片农田、草场和苗圃,泛着人的绿意。凡此种种,总算让人感觉到冷冷清清的桃花源也显出少许繁华的意象,那个人类失去的世界似乎触手可及了。

  “不知这种宁静安详,能到几时。”

  不自觉地喃喃自语,吴无意中透出心声,似乎并不看好这种复兴势头。早年间的坎坷经历赋予了吴较之常人远为深重的忧患意识,面对着如画美景之时,联想到也并非纯粹的喜悦之情,而是一种走自身随波逐,前途和命运无法把握的深重无力感。

  “那是因为你想得太多了,尽情投入此刻享受人生,不比自怨自艾来得有意义吗?”

  听到背后传来了周晨的声音,吴面带微笑转过身,说道:

  “这里风很大,你怎么也出来了。”

  今天周晨身穿一件由原来宾馆真丝窗帘改制的连衣裙,在和煦的晚风吹拂下,望之颇有飘然出尘的灵秀姿态。缓步来到吴身边,周晨翘起脚尖从他发际间摘下一枯草_,说道:

  “想你了,所以来看看。”

  貌似不解风情的吴对待子周晨倒是体贴入微,事事处处照拂有加,着实把公关部的女士们羡慕得眼睛泛红,私下里大为称赞吴的模范丈夫形象。当见到周晨来到,吴马上转变了话题,不再谈起那些使人不安的忧患,大唱赞歌说道:

  “呵呵呵呵,你来看,那边是今年条繁殖的树苗,明年春天移栽上山,等到了后年这些山头又是一片葱绿了,只可惜人生不能这样重来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