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偷偷摸摸爱上你 > 楔子

楔子

目录

  小学校园内,下课钟响了。

  七岁大的男孩一溜烟窜出教室。

  回头确定没人追来以后,他才从便服口袋里摸出几个硬币,数着:“五…十…才十七元,只能买一个蛋饼。”小嘴不甚满意地嘟起“他前天明明带五十元啊,为什么今天带这么少?”

  算了,有就不错了。他摸摸扁平的肚皮,拔腿往福利社狂奔。

  早上妈妈又生气了,说好要做果酱土司当早餐的事当然也忘记了,反正他不喜欢吃果酱,还是加了酱油的热蛋饼比较好吃。

  “阿姨!我要蛋饼!”他站在福利社卖早餐的柜台外,努力向柜台后的阿姨伸长手臂,将闪亮的硬币递过去,硬币叮叮当当地落在阿姨掌心中,真是快乐的声音呀!

  没多久,他拿着蛋饼走出福利社,正想找个隐蔽的地方享用美味的早餐,忽见身穿制服的弟弟站在花圃边,一双与他同样圆亮有神的大眼,正盯着他手里的蛋饼。

  他咬着蛋饼,一面走到花圃旁“观观,你拿到什么了?”

  “我…”穿制服的小男孩盯着香的蛋饼,口水在齿间打转,几乎要出来了。他摊开紧握的左手,亮出一只玉雕的小兔。

  嚼着蛋饼的小男孩,可爱的脸蛋歪向一边“那是什么?”

  “这是我同学带来的,她说是她爸爸从大陆带回来的,可以卖很多钱。”双手捧着小兔,弟弟着地看着它的光润晶莹,但没几秒肚子就被蛋饼的香味引得咕咕叫,渴望地看向哥哥手上的食物“我可不可以吃一口?”

  “不行!我只买了一个,给你吃我就没有了!”哥哥无情地转过头“你不是说那只兔子可以卖很多钱吗?拿去卖啊!卖了就有钱买蛋过了。”

  “可是…”在找到人买之前,他可能就先饿死了。可怜兮兮地拉着哥哥衣角“一口就好了,好不好?等我把这个兔子拿去卖钱,再买很多蛋饼请你吃…好不好?”

  看弟弟眼眶中饥饿的泪水滚来滚去,他终于心软,把蛋饼给弟弟“拿去吃啦!笨蛋,跟你讲过很多次了,要拿钱才对,钱啊!老是拿一些没用的东西!”把那只小兔拿过来,左看右看“这种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可以卖到什么钱啊?”

  “我同学说,这个叫做『玉』,很贵的。”

  “玉?跟玉米有什么关系吗?”哥哥将玉雕放进嘴里咬了半天,却连兔耳朵也咬不下来“呸!不能吃!”

  “玉是不可以吃的啊。”忍着想把蛋饼一口气光的冲动,他只咬了一小口就还给哥哥“给你。”哥哥和他一样没有吃早餐,一定很饿,是他自己不好,没有拿钱而拿了小兔,不该抢哥哥靠自己努力换来的蛋饼。

  “你吃吧。”哥哥老成地挥挥手“你的感冒前几天才好,要多吃一点。”

  “可是,你不饿吗?”晶亮的眼感动地看着哥哥。

  废话,当然饿啊!“叫你吃你就吃啦!你肚子饿的话就没抵抗力,说不定很快又感冒了,你每次感冒都会传染给我耶!”与其吃葯,他宁愿饿肚子!

  “哦。那,我就吃啰。”他口口水,快乐地吃起蛋过来。

  暖暖秋下,两个小男孩并肩坐在花圃边,一个倚在哥哥身畔,心满意足地吃着蛋饼;一个摸着饿扁的肚子,瞪着手上的玉雕小兔。

  忽然有两方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不约而同直朝花圃而来。

  “看到了!他在那里!”

  “老师来了!快点把蛋饼吃完!”他跳起来,一把将弟弟拉到身后,并将玉雕小兔揣进口袋。

  随女老师前来的小女生脸泪水,一见到嘴蛋饼还没下的男孩,便指着他叫道:“老师,是他!一定是欧观旅偷走我爸爸买的兔子!”

  女老师神色凝重地看着拿着蛋饼、心虚低头的男孩“欧观旅,如果是你拿的,现在就拿出来还给佳佳,好吗?”

  另一个男孩将不知所措的弟弟护在身后,向小女生叫嚣道:“你别讲!我弟弟才不希罕你的东西!”

  小女生吓得哭起来,女老师赶忙安抚她。

  另一边,男老师也带着一个圆胖的小男生赶到。

  小男生瞥见蛋饼,也不管拿着蛋饼的不是同班同学,回头就向老师告状:“老师你看!阿彦又偷我的钱去买东西吃!”

  “阿彦,”男老师严峻地看着穿便服的男孩“如果你拿了林同学的钱,现在就拿出来。”

  担任教职以来,没碰过这么让他头痛的学生,才小学一年级,顽皮捣蛋不说,还屡次偷拿班上同学的钱,偷了之后若非当场逮到,绝对死不认帐。

  果然,就听见那男孩否认:“我没有!蛋饼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

  “明明就是你!小偷!”圆胖的小男生用力推了他一把,他踉跄倒退,撞到弟弟身上,口袋里的玉雕小兔滚了出来。

  小女生叫道:“那是我的!老师你看,是欧观旅偷的!”

  “这是我捡到的,谁知道是你的啊!”他捡起小兔扔向小女生,一径为弟弟辩护:“你的就还你嘛!这种东西跟石头一样,我才不要呢!”

  两个老师相视一眼,心下都明白,这对兄弟老毛病又犯了。

  因为家庭状况不稳,导致兄弟俩行为偏差,尤其年长的哥哥,不但做错事不肯承认,还屡次将弟弟犯的错揽到自己身上,虽说兄弟友爱是好事,但不对的事就是不对,不及早纠正两兄弟的劣,迟早会变成不良少年。

  男老师将两兄弟一手一个抓住,沉声道:“走,我们去训导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