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半生迟
厄山又称北山,厄山夏家的宗主又被称为北山王,由夏氏一族世代世袭,据说是前朝的皇帝为拉拢江湖高手而亲封的虚衔,厄山连同山下的厄山城也一并在夏氏一族辖下。改朝换代后,新的朝廷对与这独霸一方的氏族依然采取怀柔政策,数代皇帝都放任其据地称王,而到了这一代新帝继位后,却隐约透出想要天下一统的意思。据说一些以厄山为首的的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都早已暗自谋划,以对抗随时袭来的朝廷大军,偏偏消息传出后已经过了几年,也没见朝廷有任何动静。其实这位年轻的帝王放出风声后便开始以静制动的手段十分高明,一旦有耐不住子的势力有所动作,朝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剿灭“叛。”
但是这个“阴谋”在北山王的威慑力之下似乎是暂时打了水漂,各地势力都以北山王马首是瞻,北山王不动,他们自然也不愿意做出头鸟。不过若是朝廷以为北山王有多睿智沉着那就太看得起他了,金衣公子虽然在厄山被人奉若神明,但由于多年来凡事都漠不关心,一味守在厄山从不踏出山门半步,骨子里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通世事。只是倚仗厄山的天险,即便大军来犯,大门一关自给自足个一百年也不是问题。倒是让腹大志却无处抒发的皇帝郁闷了很久。
其实除了必要的商业往来外,厄山城已经多年未与外界有实质的联系,以至于造成外界对夏家的印象是越来越神秘,如今夏家当家的兄妹四人也成了神魔鬼怪一般的存在。
魑魅魍魉,这仅能代表小鬼的四个字,现在用在他们身上似乎并不相称,但当年他们都还只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几十年后,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涵义,却变成了另外一重时,这四个字却成了未知事物的代名词。却不知道,他们走到这一步,到底付出了多少。
事情要从二十六年前说起,那一年的某,夏家前任宗主夏禹飞突然收到了一枚令牌,和一道强硬的命令,命令厄山向一个从未听说过的门派臣服。
没有人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或许他们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恶作剧,一个天大的笑话。接近与世隔绝的宗族氏生活,使他们并不知道这小小的令牌正是已经在中原掀起腥风血雨的云台令。
事情究竟是怎么开始的,尚活在人间的人中已经没人想得起来,兄妹四人只依稀记得某一天清晨睁开眼睛时,发现他们已经成了厄山地位最高的人。从那天起,江湖最消息最灵通的人也无法得到厄山夏氏的任何消息。
时久了,人们便忘却了他们的姓名,忘却了他们人的身份。
如同最深的湖底那一泓深邃的影。
映着血漾的温柔。
“她不是我的妹妹,二十年前是我亲手将她的名字从宗谱中划去,把她逐出厄山,离开的时候,她遍体鳞伤,几乎快要断气。从那一刻起,我不但失去一个妹妹,也等于失去了两个兄弟。”他的声音如真似幻,有些听不分明“他们恨我让他们失去了姐姐,所以也不愿意再认我这个兄长。”再后来,江湖中多了一个魅萝夫人、一个魍山居士、和一个不为人知的厄山城实际意义上的城主。而他,此后一直很少离开厄山。或许正应了山中无岁月这句话,时光奇迹般地没有在他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陌月曾一度以为,他不会再在这件事上多言半句,却不想他竟主动跟她解释。
“那魅萝夫人她…究竟是为什么被赶出厄山。”她努力地斟酌自己的用词,避免产生反效果。
似乎回忆往事,是一件很费力的事,他思索了许久,才冷冷道:“她犯了重罪,理应受重刑之后再沉到湖底溺死,逐出厄山,已经算是便宜她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宗法家规若是能轻易更改,夏家早就成为了历史,哪里还有我们的存在。”
陌月讶然于他突然表现出的冷漠,原以为此人虽然有点不通人情世故,但看他帮了自己的份上,总觉着还是有一点人情味的,却不想竟冷酷至斯,心中不由大骂老古板、老顽固,嘴上却只是问道:“可我记得魅萝夫人是和你一母同胞,同一出生的孪生兄妹,照理说你们应该是感情最深的才对。”
他漠然道:“就算是我至亲之人,也不能例外。”
“可如此一来,他们都对你心有怨恨,你难道不觉得后悔?”
他淡淡道:“就算明知他们会恨我入骨,我也绝不后悔。”
陌月默然,她努力地回想厄山的习俗,究竟什么样的重罪会受到这种惩罚。突然间,脑海中灵光一现,顿时恍然大悟。
魅萝夫人从最早在江湖中成名起,就一直被称为夫人,却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她的丈夫是谁。早先陌月见到的那个叫卫什么的灰衣人,沈商说是金衣公子的外甥,但金衣公子似乎不以为然。若当真是他的外甥,那么这个灰衣人就只能是魅萝夫人的儿子。再看灰衣人的年龄,陌月也就能猜出个一二了。
厄山一带女子地位低下,若被人发现与人通,或未婚先孕的女人,可说是必死无疑,夏家一贯对女子更加苛刻,族规中定然也有类似的条款,就算她是夏家直系传人,也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何况当时他们兄妹失去依靠,地位并不稳固,无力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安危。在这种情况下,魅萝夫人应该完全没有活下来的机会才对。可是,她现在不但活着,还活得风光无限。
蓦然,她浅浅一笑,柔声道:“放心吧!你的妹妹绝对不会恨你,相反她一定会万分感激你。我也是女人,所以我很能体会魅萝夫人的感受。”看见他愕然的表情,她的目光前所未有地柔和“因为如果我是你的妹妹,也一定早就猜透你的心思,看清你真正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