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武侠 > 飞云诀 > 第二百四十章 即日出征

第二百四十章 即日出征

目录

  云霄耐心道:“咱们这一次,主要还是打陈友谅。”

  很多人又是一阵不解,好好地不救龙凤朝,怎么想起来去打陈友谅了?殊不知,后世对军事家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有没有大战略的全局观,而云霄与旁人相比,正是多了这样的大局观。每当考虑这种大事,云霄从来不把每一个势力割裂开来看,而是以天下为局,通盘考虑,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次云霄都是站在极高的高度来俯瞰整个变的局势,同样也就多了更多的计谋和更高的把握。

  看着所有人疑惑的神情,云霄继续解释道:“咱们如果倾力去救刘福通跟韩林儿,且不说大军调动之下糜费钱粮无算,单就是咱们大本营的防务就是个问题;况且咱们的主力一旦北上,陈友谅必然有所动作,到时候咱们两头不落好。所以,这次咱们依然把围歼陈友谅当作第一任务。”

  云霄这话有些托大,以应天的实力而言,比张士诚强,但与陈友谅应该算是平分秋,只要心思正常一点的都明白,最好不过就是洪都、太平、采石一线以守为主,集中全力先吃掉张士诚,休养一段时间之后再西进歼灭陈友谅。可云霄却直接将这种设想反了过来:先吃陈友谅,再打张士诚。这一下,所有人心里都顾虑重重。

  “刘将军,当年宋太祖平定天下,用的便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如今为何…”李善长第一个抛出自己的疑问。

  “这也正是赵匡胤失策的地方,”云霄回答道“以当时赵宋的情况看,国祚初立,将士们都有立功封侯之心,府库充足,国用、军用都不缺,若是先北后南,虽然比南下打得更艰难,死的人会更多,可收复燕云震慑西北还是可行的;当时的江南也好川中也罢,几个国君都不是励图治的明君,彼时江南的物产也不似如今这般丰饶,天下的粮、人,都集中在赵宋治下的中原地带,纵然先放他们几年,也难以有什么作为,反而北方的契丹也是国祚初立,若是时间久了,必然尾大不掉。事实上,赵匡胤取天下后,契丹立朝之势已成,而赵氏屡次北伐皆尽失利。赵宋从此失去长城屏障,为后来靖康之埋下祸。”

  李善长一阵语,好在他也是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这也是赵匡胤的失策之一,三百年前的江南远不及现在的江南,直到南宋时赵氏南渡,江南才一下子被开发起来,这之前的江南一向都是贬谪之地,实在拿不出手。就算这样的江南还盘踞着几个不同的国家,而国君更是李煜之类的只会作词编舞不懂治国的“才子”就算赵匡胤让他们再活二十年,确实也威胁不到北方。而纵然攻陷了江南,收复燕云的军、粮、钱帛还是要在北方调集,故而先南后北的策略也只是当时急着想一统天下当个名正言顺的皇帝的赵匡胤想出来的藉口而已。

  眼下朱元璋秋正盛,自然没必要这么着急。先打张士诚,诚然下手容易,可消化同时消化龙凤朝和张士诚两大势力的地盘绝对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完成,起码十多年的功夫。到时候,不但陈友谅积攒了极大的势力,就连鞑子也恢复了元气,应天进取天下的时候,困难就比现在更大了,说不定还会在陈友谅和鞑子的联合绞杀下,成了南宋一般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所有人在一番思量之后,也都达成了共识:先以雷霆之势剿灭割据势力里最强大的陈友谅,然后再灭张士诚,席卷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最后北伐定乾坤。(这一种做法,实际上更后来英国在十七到十九世纪里的策略差不多,谁先出头就先打谁,留下一群小货随便欺负。)

  接下来就是怎么打的问题了,应天的文武个个儿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总体方针已经有了,接下来怎么打就好办了许多。跟着云霄的十六字总思路走,也就是先用小股部队北上救援龙凤朝,造成大军主力北上的假象,使陈友谅出兵攻打洪都、太平、采石的三角防线,利用应天善长的内线作战拖垮陈友谅的经济和军事,最后所有大军突然出现,将陈友谅主力围歼在这块三角区域内。

  可是问题在于:谁去?

  根据这个战略,应天大军应该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北上执行救援与敌的部队,第二部分就是在洪都、太平、采石进行战略防御的部分,第三部分是水军、第四部分是朱元璋的本队,第五部分则是在三角防线上对陈友谅陆上部队进行围歼的部队。

  参与围歼,无疑是捞取军功最快的,运气好活捉敌将甚至是陈友谅的话,自己就赚大了,同时缴获的军资也有一大部分可以自己花差花差,油水最足;跟着朱元璋的本队,自己不用出太大的力,损失也不用太大,就能分到一些军功,老成持重的将领比较喜欢跟着朱元璋走;水军要和陈友谅的水军决战,自己这一群旱鸭子就算有心分功劳,也没这本事上船;去做守城部队,虽然有些吃亏,可这次守城和没有援军的被迫守城不同,只要把敌军牢牢绊在这一区域,为主力争取围歼时间便成,想来最长不过守城半年,准备充分的话,跟练军队也没什么区别,功劳自然也会有,若是守城的时候调度得当,将来还有余力出城协助围歼,当然也能捞一些好处。

  但是北上的那支部队就倒霉了,首先他们没有强大的主力部队当后援,跟孤军没什么两样,同时他们执行的也是敌任务,不到主力五分之一的兵力要摆出几十万人出马的假象,最后还要跟张士诚的十几万人手,救出韩林儿跟刘福通——这活儿是人做的么?功劳虽然很大,可风险却比功劳更大。有些人倒是想去,可掂量掂量自己,好像没这个分量:什么样的人北上才会引起陈友谅的错觉认为主力北上呢?

  朱元璋目光扫视全场,其实答案已经呼之出了,整个应天,除了徐达和云霄,再也没有谁更适合这个任务了。这两个人名气应当最响,徐达麾下兵马最多,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自然会受到各方的注意;而有鞑子背景的陈友谅更会注意一直坏鞑子好事的刘云霄,这两人的同时北上再加上大将常遇接应的话,无疑就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强烈的信号:应天正在全力营救小明王。这样可以吸引多数人的注意。

  云霄早就有了盘算,徐达也是个聪明人,两人一对眼色,齐齐出列,上前请命。

  到底还是自家兄弟信得过!朱元璋心里一阵慨叹,旋即又任命了守城人选——自己的侄子朱文正。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战,洪都这样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放在外姓手里,朱元璋自己也不放心。

  接下来就是负责围歼的部队和朱元璋本队的人选——实际上这也是战功的预先划分,既要保证战斗的胜利,也要调和利益,不能让将士们寒了心,好在朱元璋这方面还算拿手,很快就各自敲定任务。商议完毕,便各自回营,取消未来半年内所有的休沐,全力做好征战准备。

  云霄回到府中,自己的女人们已经将各种事情处理得妥妥贴贴。按照惯例,出征之前的云霄都是一人独眠,众女之中也没人有什么搞特殊的想法,都明白,大战将至,把丈夫的身子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天色还没暗下之前,云霄一直独自在演武厅静坐。

  酉时,刘府夜宴,全府上下齐聚一堂,预祝刘云霄凯旋。

  酉时三刻,云霄进书房睡下,府里的下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而女人们也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柳飞儿端坐在紫园,仔细翻阅着各种情报,同时着手强化飞字营在战时的情报传递系统;蓝翎则跑到库房里,为云霄配置各种稀奇古怪的药物,用纸包一一包好,虽然没做记号,可蓝翎也知道以云霄的手段还不至于连这些都认不出;康玉若带着叶影和燕萍仔细地替云霄制战袍,随后到佛堂里彻夜念诵佛经。

  丑时二刻,云霄起身。众女早就已经准备妥帖,依次替云霄着好铠甲,再随着云霄到家祠叩拜。

  寅时,身着甲胄的云霄在正厅与家人共用早点,吃到半便撤下饭食,众女送上从各处庙宇求来的平安符,云霄统统装进随身的锦囊,系在上——搞怪的是,紫园的丫头们也在众人火辣辣的目光下送上了各自求的护身符,云霄捧着一堆护身符,哭笑不得地收下了,随身的锦囊立刻鼓了起来——这才提起铁槊,带着亲兵大踏步出门。临走时,云霄转过头道:“飞儿,应天的情况多留意;翎儿,大嫂和飞儿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两女点头答应。

  到了军营时,天刚刚亮,云字营已经整顿完毕,看见云霄金甲红麾骑马而来,所有人立即肃然而立。云霄登上点校抬,韩清就先走了过来,拱手道:“韩清拜见将军!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云霄沉声道:“免!”

  (申请了许久,只到个酬勤推荐,心里难受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