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东江造船厂 中
吴十亩凑到那队正耳边,把事情说了出来!
队正立时原地蹦了起来,瞪大眼睛,看着吴十亩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骗你⼲什么!你看这个…”吴十亩隐蔽的拉开⾐襟,似乎露出里面的什么东西。
认真看了看后,队正相信了,登时一脸崇拜,道:“吴大人别见怪!你请…”
“叫大人!别怈露,本官等下问问大人,让你们什么时候来⽪岛,接我们回来!”吴十亩半是提醒,半是代的说道。
“是!请大人这里请!”队正肃然说道。心里面动的像什么似的,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居然可以近距离接近自己崇拜的军门!
因为知道乘船的人当中有尊敬的军门,队正一路上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人也站得笔直的,那作态,完全可以去当标兵。不仅仅是自己,还让手下士兵严密防备,似乎不是送唐继光去⽪岛,而是准备去海战似地。
不过一路平安,那队正算是⽩费了不少功夫。
女真人虽然今年来为了对抗东江军,用投降的工匠打造了几艘战船,再以汉人组成⽔师。这⽔师的名字倒也威风,海龙⽔师。这大概和后金人喜龙有关系了,八旗军的军旗都是以龙做图案的。
但那几艘战船不过是一百五十料上下的苍山船,另外还有几艘一百料的艨艟,再配合十多艘轻型网梭船、快船组成。前面的还好。后面的网梭船其实就是相当于小渔船,一般装备二到四名士兵,一名⽔手可cāo控。快船稍微好一些,最多可以装备十五名左右的士兵。
看文字倒吓唬人啊!军舰二十余艘。不过论起吨位,恐怕还没有一千料呢!
正因为如此,哪怕东江军的海防线非常长,从辽东半岛到⽪岛,⾜⾜二千余里,建奴的⽔师也没有给东江军威胁。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铁山距离⽪岛不过二十来里,加上顺风。一个时辰多点过去,唐继光他们已经在船首上看到⽪岛。现在⽪岛出了军港,还有一个民用港口,不大。也就是可以停靠十艘左右的海船。
是由几个山东商人联合出钱修建的,当时东江军到处都要用钱,唐继光也应了下来,允许他们修建,地⽪卖的也很便宜。不过有条件的!东江军军舰在这里停靠,不需要给予停泊银。唐继光也想去那里看看,便让海鹘船往那民用港口去。
自有小船引导,靠了岸。唐继光让吴十亩前去感谢一番,便头也不回的下了船。倒是那队正。虽然唐继光他们已经下船了,但还是一步三回头的依依不舍离开。
上了岸。唐继光没有急着去造船厂,到港口附近的小草市逛了逛,小草市虽然小,却如同⿇雀那般,⿇雀虽小五脏俱全。
进了一间绸缎铺,一样貌忠厚的五十来岁掌柜立刻上来,笑呵呵的问道:“这位军爷,不知道要买什么呢?”
唐继光左顾右盼一番,问道:“你这里的绸缎,好像是苏布吧?”
掌柜半是奉承半是敬佩的竖起大拇指,赞道:“军爷真是好眼力,正是从苏州那里运来的布料!”
唐继光笑了笑,说道:“我往⽇做过几天贩子,到苏州那里买过些绫罗绸缎,不过苏州那里运过来,这成本不低啊!怎么不用山东的布料啊?虽然质量不比苏州,但应该利润⾼一些!”
大概见到唐继光⾝后跟着十多名卫兵,看得出唐继光在东江军中地位不低,那掌柜也不隐瞒,解释道:“军爷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往⽇小人自然是买山东的布料比较好了,但现在苏州那里绫罗绸缎价格极低,有的甚至是赔本都往外卖!仔细计算上一番,这利润比之山东买的还要⾼上几分!”
唐继光惊讶道:“咦!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就算近年蚕丝大丰收,也不至于如此吧!赔本都卖?”
掌柜叹了口气,说道:“那还不是建奴做的孽啊!”唐继光脸露不信之⾊,说道:“这和建奴有什么关系啊?建奴在被,苏州在南,完全是南辕北辙的!掌柜莫非诓本官?”
听了这话,掌柜心中有些怕了,这些丘八怒起来,可是敢不顾后果的拆了他这小绸缎铺。掌柜心中有些后悔在这里和唐继光说那么多了,但现在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掌柜不得不赶紧说道:“老朽怎么敢欺骗军爷呢!这皆因是每年江南织造的布料,大部分都运到关外换取⽪⽑、马匹、山货。”
唐继光听到这话,也记起了!唐冬元不就和自己说过,为什么山海关商税只有四千两那么低,而贸易量却达到百万两以上。不就是因为商人,带到辽东的不是银子,而是货物,以物换物,用的就是布匹了!
唐继光带着歉意的一笑,说道:“刚才倒是错怪掌柜了!不过本官有些好奇,现在苏州的情况,掌柜能不能多说一些呢!”
说话间,唐继光给吴十亩打了个眼⾊。吴十亩跟了唐继光都一年多了,自然知道什么意思,从袖子里面拿出一锭约莫一两重的碎银,搁在那掌柜触手可及的布料上。
唐继光微笑道:“小小意思,掌柜就别拒绝!”
掌柜笑的更加⾼兴了,略微推迟一番,便笑昑昑的收下了。
有了钱就不同了,那掌柜也敬业,学着说书人那般瞌睡几声,润了润喉咙。说道:“详细的老朽也不大清楚,不过光是苏州一地,各织造就裁减近万的织工。杭州那里听说更加厉害,裁减织工据说有三万人!连带很多小贩⽇子也过的很艰苦。”
古代可不是现代,古代农业人数非常多,农民占据人口数量没有百分之九十九,都差不了多少的。按照明朝人口一亿二千万来计算,按照百分之一是工人来计算,也就是一百二十万。苏州、杭州等江南是工业重地,按照其占据百分之七十的工人,也就是八十四万,按照苏州和杭州裁员计算,⾜⾜减少了近百分之二的工人。
而且还没有计算上绍兴、扬州、南京、松江等地的情况。真的计算起来,这次的灾难相当于金融危机。
掌柜苦笑一声,接着说道:“先前沈辽失陷已经造成很大的危机了,现在连和蒙古人市易也不能够!这⽇子不是一般的难熬啊!”不能够和蒙古人买卖,这都是因为沈辽大战当中蒙古人作为內应,导致沈、辽失陷的最大原因。
唐继光对此却是苦笑不已,这不是因噎废食吗?
现在唐继光也有些明⽩,萨尔浒之战后,从袁应泰到王化贞,他们为什么都急切的出兵建奴。袁应泰调集了十二三万人,王化贞调集了十四万人,加起来都有近三十万人了!须知萨尔浒大战,明军虽然说有十万人,但其中有一万多的朝鲜军,还有一万的叶赫部、蒙古兵。
也不知道编史书的是不是东林,居然后世把明朝对后金失败归咎于萨尔浒。严格的来说是,萨尔浒固然是一个转折点,但看看袁应泰和王化贞二人的折损的兵力,就⾜够叫人捶顿⾜痛惜了!
而这两人都是东林,来自浙江、南直隶一带。他们如此急切出兵,恐怕那些地方势力有不少关系。江南一匹好马要近二百两,如果用绢布换,市价不过是十来两。而江南那个大户人家没有种几亩⻩⿇、桑树养蚕,那些绢布恐怕都是自己制造的,严格来说,成本恐怕没有十两银,利润却差不多二十倍!
和建奴开战后,马市断绝,光是输出到辽东的布料恐怕就少了几十万匹,那些乡绅怎么甘心呢?
唐继光心中戚戚,没有什么心情聊了,随手买了几匹苏州的宋锦,便朝造船厂而去。
造船厂现在是由工部派来的一名造船局正九品大使管理,工部那些人也算是知道唐继光在朝中背景不比常人。算是齐楚浙一派,虽然现在齐楚浙落魄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也不是什么人可以欺负的。在內廷那里和客氏关系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了,又和魏忠贤这新晋內相好。
再加上东江这块危险的地方,那些读书人还真没有几个想去的。正因为如此,这个正九品的员官乃是一个匠户出⾝,六十有二了!但他的经验丰富,八岁就当学徒了,至今当造船匠已经五十四年有余!
那大使闻言,忙不迭的出来接唐继光,后面跟着副使。副使是唐继光提拔的,一名辽东难民出⾝的童生。虽然没有经验,但胜在聪明。而且有学识,最重要的是他和建奴仇深似海,一家人除了一个儿子外,不是被杀了,就是被掳掠了。
这也让这名副使做事情非常尽心尽力,一心一意打造好海船。因为唐继光和他说了,这些海船,都是用来运送攻打建奴的物资。
唐继光对于这些技术人员和是尊重,不等二人行礼,便拉着他们,笑道:“本官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们就给本官搞这些⼲什么?走,到里面去,烘⼲法研制的如何?”
PS:感谢书友‘狂酷’的两次打赏!谢谢!木木没有什么好报答的,唯有明天两更来回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