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稻香村(上)
七月二十二,辰时刚过,前门大街东南角处便开始响起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在鞭炮声中,几个伙计抬着匾额挂上了招牌。
周围店铺的伙计掌柜的,皆到街上看热闹。那是黑底鎏金的招牌,上面书着三个大字“稻香村”
这有不明⽩的,寻了边上的人问道:“这是什么买卖?铺面够气派的!”
旁边的人笑着回道:“饽饽铺子呗,这不香味儿都传到街上了!”
方才问的那人不由得咂⾆,道:“这不是钱多烧得慌么,这街上的铺面买饽饽的也有,本小利薄的腾折出这么大的店面,不是⼲等着赔么。”
另外一人道:“那可是未必,前些天见他们家上货了,那可真是不怕贵。密云的小枣,房山的核桃、湾台的蔗糖、云南的桂花,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还有成车的⽩糖,一缸一缸的香油。谁家的饽饽铺子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哎呦喂,那一会儿我可得进去好好转转,我娘老最是爱吃饽饽。寻常铺子的,买回去嫌硬呢,老人家上了岁数,牙口不好。这大糖大油的,指定软乎。”问话的人点点头道。
又有人道:“买了就对了,听说这东家是王府还是伯爵府来着,不光有饽饽,还有不老少就着饽饽一起吃的酱菜、卤⾁。瞧见没有?就冲着铺面,瞅着就比别家儿的⼲净。”
这边的铺面是初瑜的陪嫁,店面没有这么大。因前面这边会馆云集,不管是南边来的举子,还是员官商贾,多住在这一带。
因此,韩江氏同曹方商议后,就将铺面的挨着的一个铺面买下。两下打通,做了个大店。
今天,正是稻香村开业的⽇子。
这招牌看着不显眼,却是十六阿哥亲笔手书。是曹四月随扈前,就央十六阿哥写地。
不止前门这一处,外城崇文门外同宣武门外,也都各有一家铺面同时开业。
那两处也都是会馆云集之地,外城这三处便聚集着五百多家会馆,上百的茶馆酒楼。
除了外城这三处,內城鼓楼大街、东四牌楼、西四牌楼这三处。也各有一家稻香村同时营业。
当初曹想着这生意的时候,便没想过只做一家。加上往广东同苏州找一回师傅也够费功夫的,所以打一开始就定了六个铺面。
其中三处是初瑜的陪嫁,另外三处铺子则是寻热闹地段。又买的。
从收拾铺子到请师傅,到进原料,研究饽饽样子,这大半年功夫就过去了,终于挨到开业的⽇子。
曹府毕竟不是商家,也不好因这个大张旗鼓的请客。因此,各个铺子虽说放了百八十串鞭炮。但是府里这边并没有张罗。
只是亲戚朋友那边,多少还要招呼声才好。因此,曹便让铺子那边精心预备了百十来盒饽饽,将相的人家都送了一份过去,算是给大家尝尝鲜。同,侍郞府。
曹府打人送来四盒饽饽,吴雅氏瞧着精致,便留下两盒预备走礼用。剩下的两盒,一盒留着给丈夫尝鲜,一盒让丫鬟捧着。亲自送到姑娘房里去。
如慧正在炕上绣荷包,见⺟亲来了,放下针线,下炕来。
吴雅氏上前,坐在炕沿上,看着姑娘地活计,脸⾊却是有些古怪。
已经选了最简单的花样子“连绵富贵”说⽩了就是一朵牡丹花。如慧打动针线起。这也有个三五天了,却不过是两片牡丹瓣花。
蓝底红粉,本应是从里到外胭脂红、枣红、石榴红、桃红、红粉,这样有深至浅的。如慧这活计阵脚却是混在一处,看着糟糟的。
如慧见⺟亲神情这般,讪讪道:“额娘又不是不知道,女儿向来不耐烦这个地。”
吴雅氏叹口气。道:“这样说来。倒是我的不是,早就催着你做这些。这些先放下。明儿开始,你好生绣个烟荷包出来。不管耐烦不耐烦,却不许再这么糊弄。”
如慧听了,立时満脸飞红,却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了。这烟荷包同荷包还不同,按照习俗,却是女儿嫁人后,送给公公婆婆的。
想起姑⺟屋子里放着的那⽟石烟,如慧低着头,摆弄着手绢不说话。
吴雅氏心疼姑娘,也不愿多唠叨她,让丫鬟将炕桌上的针线盒收了,将饽饽摆出来。
屋子里立时甜香扑鼻,如慧抬起头来,面上却是多了几分喜⾊,凑上前去,就要用手抓着吃,却是被吴雅氏拦住。
“孩子么?还得额娘盯着,先擦了手,又没人同你抢。”吴雅氏带着几分宠溺道。
旁边,已经有丫鬟去投了⽑巾送上来。如慧吐了吐⾆头,接过来,擦了手。
这边如慧已经挑了块饽饽送嘴里送了,吴雅氏看到她胳膊上光秃秃的,道:“手镯子呢,怎么一个都没带?”
“怪沉的,做针线累呢。额娘真是地,巴巴地买这些东西做什么,女儿又不爱这些。”如慧疑惑道。
吴雅氏道:“你到底是大了,平素往亲戚家走动,也不好太素淡,没得叫人笑话咱们家寒酸。那两对镯子,都是宮里传来的式样,额娘亲自往瑞合去挑的。听说他们家的东家像是同內务府那边有关系,这饰样子都是內造的。那对珊瑚嵌珠镯,一百六十两银子呢,那对⾚金镶宝镯,便宜些,也要一百二十两。”
如慧听了,唬了一跳,道:“这么贵,二百八十两。换成金子的话,都够额娘打一副金头面了。”
吴雅氏笑道:“虽说贵些,但是带在我姑娘胳膊上,却是好看,哪里是原来的花纹镯子能比的?”说到这里,想起别的来,道:“对了,你不是嫌你的项圈沉,不爱戴么,额娘这次给你订了个串珠如意项圈。月末就能送过来,样式精巧着呢。”
如慧已经十八,心里都晓事了。⺟亲地意思,她也看出七七八八来。要是不出意外,她的终⾝就要落到曹家表哥⾝上。
她咬了一口饽饽,方才还香甜地东西,现在却味同嚼蜡。
想着要去别人家做媳妇、立规矩,如慧不由地生出几分恐慌。
吴雅氏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你姑姑家硕哥儿瞧着更斯文懂事。比颂哥还像个长子。只是到底是次子,要不然额娘瞧着他还好…”见⺟亲越说越直⽩,如慧放下饽饽,低声道:“好不好的同女儿有什么相⼲?额娘不是说姑⺟子不好么,怎么又巴巴儿地说起这个来?”
吴雅氏被噎得没话,扳着脸道:“姑娘家家的,学什么⾆?不过是额娘私下抱怨两遭儿罢了,快别说这个,仔细叫你阿妈听到,还只当是我私下里怎么说你姑⺟的坏话…”午,街面上往来的行人越多了。
街道一头,停着辆蓝布马车,里面携手下来一对年轻夫妇同个丫鬟。这小两口都穿着单⾊的素缎⾐裳,男的二十来岁,看着很是儒雅;女地看着要年轻些,脸上带着几分涩羞。跟着的丫鬟看着两人手拉手,用帕子捂了嘴巴,想笑不敢笑的模样。
来人正是曹同初瑜。借着今天稻香村开业,曹将初瑜拉了出来,不过是想带着她散散心罢了。同车跟着侍候地,是初瑜⾝边的大丫鬟喜云。
初瑜穿着件样式简单的旗装褂子,因曹特意吩咐,脚上挑了双最矮的旗鞋穿。
只看装扮地话,初瑜看着。不过是寻常富户家地小媳妇。但是容貌气度却是蔵不住的。
下了马车后,她却是不肯走。站定了那里,红着脸盯着曹地手。
曹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放开初瑜的手,谁让自己这个小媳妇腼腆。不过要是两人真手拉手往街上一溜达,怕背后就要有老先生头摇晃脑说世风⽇下了。
初瑜这才笑笑,怕曹心里不痛快,主动问道:“额驸,铺子在哪儿?”
曹探头望去,却是也不。小満同郑虎带着几个长随跟在后头,见曹巴巴地望着,小満近前一步,指了指街角聚了不少人的地方,道:“大爷,那边是铺子,前几⽇小地曾往这边儿寻过⽗亲!”
一行人溜溜达达往前走,虽然已经时近七月下旬,已算是夏末秋初,但是因为是正午,天气还是有些热。
曹怕初瑜热着,低声问道:“晒么?”
初瑜笑着摇头摇,道:“许是屋子里待的。这般⽇头照看,直觉得⾝上舒坦呢。”
曹道:“往后我衙门有空,咱们就多出来转转,老闷在府里,怪没意思的。”
初瑜笑着听了,没有说什么。家务事不少,还要照看孩子,哪里是那么好出来的?
再谁说公公婆婆不在京城,但是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哪有做人家媳妇还整天想着往外逛的?
曹却是已经在旁寻思四季的好地方了,舂天的八大处,夏天的什刹海,秋天的香山,冬天地小汤山。
如今,亏空还完了,四阿哥那边也暧昧地巴结着。曹不想太累心,想多些时间陪陪老婆孩子。
这一个月,他想了很多,其中最多的就是他腾折了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
整⽇里忧心忡忡,跟个小老头似的,却是生老病死也好,荣华富贵也罢,没有一件事他能做主的。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对于这个耗尽了心力,也无法换来健康同自由的世界,他真是生出几分厌倦。幸好还有⾝边这个女子,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对他,使得他的心不算是太孤寂。
对于初瑜,他甚是感,也甚是內疚。
将要到铺子前,因前面人多,曹他们就止了脚步。
曹指了指那牌匾,笑着对初瑜问道:“看看这一手飞⽩,有没有些名家气派?”
初瑜顺着曹所指望去,端详了一会儿,有些不敢相信,问道:“这是十六叔写的?平素没听说十六叔善书啊?都说十六叔聪敏,数术同乐律上有造诣,没想到还写得一手好字!”
曹笑道:“能蒙人吧?这还是四月初,我亲自往园子里寻的他,央着他写了好几十张,好不容易寻了这张能见人的出来。”
虽说街上往来也有女子,但是像初瑜这般年轻貌美地却是不多,就有人忍不住往这边偷偷瞄了。
因曹一行带着丫鬟长随,众人也不敢小瞧,但是偷瞄上一眼、两眼,却是少不得的。
初瑜察觉,不由地有些皱眉,往曹⾝边挪了挪。
曹横了两个眼睛不规矩的人一样,抓了初瑜的手,道:“走,咱们进铺子里转转。”
说话间,夫两个进了铺子,铺子里四五个伙计,都着苏州腔的官话。
饽饽都是制好的,装在托盘,在柜台里靠着摆了,墙上都挂了尺长的木头牌子,写了饽饽名。
客人们想要买哪样,用手一指,说出几块或多少份量来,伙计们便拿了竹夹子取了…地⽩痕,且能给人以飞动感觉,故称其为“飞⽩”也叫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