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淡定

第六百四十六章 淡定

目录

  河,行宮,內务府衙…

  已经是华灯初上,曹颙站在书案后,面前是摊开的木料场的账册。他的右手边上,是空⽩的纸折。

  蒋坚、李卫、赵同等人侍立边上,见曹颙从笔架上拿下⽑笔,蒋坚上前一步道:“大人,这是要拟折子?”

  曹颙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正如同我对齐敏所说,纸包不住火,左右事情也至此,还是禀明皇上,道明原委的好。”

  蒋坚听了,已经变了脸⾊,摆摆手,道:“大人万不可义气。行宮修建十几年来,其中林林总总,多有王公贝勒涉⾜其中。这层窗户纸,不能由大人捅破。”

  曹颙抬起头来,将那账册送到蒋坚在面前,道:“瞧瞧这个,做得滴⽔不漏。还记得咱们上个月游园么?当时看着圈出这几处修缮之地,并不是陈旧非常。只当是皇家规矩,上了年限就要修缮,谁会想到其中有这些弯弯道道。他们想法子请旨修缮,除了惦记银子外,怕也是惦记着这边的木头。”

  蒋坚接过账册,翻了翻账目,又看了看曹颙,道:“大人已经吩咐下去,明早天明开工,那工程所需木料,可是用拆下来的旧木头?”

  曹颙眉头,道:“还能有什么法子?只能如此了。”说到这里,冷哼一声,道:“那些人若不是想用这些银子顶账,就是想接着贩卖。壑难填,委实可恶。”说到最后,已经添了怒意。

  今天刚在衙门看的朝廷府报,因去年顺天、永平五府雨⽔多,粮食歉收。加上奷商囤积、提⾼米价,使得百姓无米下锅。朝廷已经从京仓通仓米,二十万石往直隶受灾各县,用于赈济,大州县三千石,小州县两千石。

  这些米,多是用来在各地开辟粥厂,使百姓能熬巴到九月秋收。

  如今米价腾贵,稻一石已经一两多银子,⾕一石也有八、九钱。饶是如此,这赈济粮食也就在二十多万两银子。

  二十多万两银子。能活数府百姓。一个预算八十万地工程。仅木料一项。那些蛀虫贪墨地也不止二十万两。

  虽说到热河已经两月。但是因为有朝廷邸报。曹颙也晓得朝廷动态。今年立舂后。京畿雨⽔不⾜。礼部诸官又开始忙着祈雨。

  去年涝灾。今年又要大旱地样子。民生多艰。

  曹颙记得自己出京前。听初瑜提及府里又买小厮丫头之事。因天佑他们几个渐大了。所以买了十来岁地小小子与小丫头。由老成地家人带着‮教调‬。省得过几年用时。人手不⾜。

  同米价上升相比。这卖⾝价是不是降了?

  曹颙觉得自己有些可笑。这胡思想地。都是什么?

  蒋坚见曹颙提笔不言语,犹豫了一下,道:“大人若是信得过‮生学‬,这折子由‮生学‬初拟如何?”

  曹颙此刻也是有些心浮气躁,撂下笔,点点头,道:“有劳非。”说着,他起⾝让出书案,对蒋坚道:“非磷在这里拟吧。”

  蒋坚应声上前,提笔思量片刻,便沾了沾墨,挥笔而就。

  曹颙站在一边,向赵同问起杂物库里的灯油等物。

  赵同回道:“爷,灯油倒是不缺,灯具也有,只是夜间⼲活,最怕走⽔,还要预防才好。要不然,有使坏的,闹出事来,又是爷的⼲系。”

  曹颙的长随中,有魏黑、郑虎、任氏兄弟勇武,吴茂、吴盛有管家之才,张义擅长际,赵同不与众人同。

  他心思缜密,悉刑名,又十分有好学之心。

  曹颙见他能想到防火,道:“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赵同俯⾝回道:“爷在府里使人预备的不是⽔缸,是沙子。小的回来前,绕路看过了,除了曲⽔荷香、远近泉声、云帆月舫三处,其他四处工地上都有沙堆,还算便宜。”

  曹颙点点头,道:“嗯,这条记下来,明早使人往这三处运些沙子。”

  赵同应了,走到侧面的小条案上,将曹颙的吩咐用纸笔记下来。

  蒋坚已经拟好折子,奉给曹颙…

  曹颙看了,心里佩服不已。专业到底是专业,这斟酌词句到极致。

  自打庄先生过世,给康熙的奏折,多由曹颙亲拟。因蒋坚是幕僚,曹颙也没有瞒过他,都使他看过,所以蒋坚晓得曹颙的文风语气。

  这折子拟的,虽词藻并不华丽,但是字里行间,处处是感恩宣誓之意。没有明面的阿谀奉承,但是那种崇敬之心,却无处不显。

  关于行宮修缮之事,折子里也都提及,意思多为“年轻资浅”、“兹事体大,惶恐不堪大用”、“不敢丝毫懈怠、辜负皇恩”云云。

  既提到差事的艰难,又提及自己的卖力,对于这边七八糟的事却是只字未提。

  曹颙看着这奏折,看了蒋坚一眼,道:“非磷在我这里,有些吃力吧?”

  相处大半年,曹颙也有些了解蒋坚为人,心里良善,是个好人。以往侍奉的各位幕主,也多是有守的清官。

  曹颙这边,虽与贪官沾不上边,却是掉到粪坑里,満目肮脏。

  连曹颙这样疲怠的子,都有不上气、受不来的时候;蒋坚沉默寡言至今,也。

  蒋坚道:“大人谬矣,幕为主宾,本当费心竭力为东主筹划。大人待‮生学‬甚厚,已容忍‮生学‬散慢多时。‮生学‬面⽪再厚,也不敢再不尽心。”

  “非磷,违心之事,到底难熬。若是非磷受不得这些,不必勉強。你为人洒脫,在地方如鱼得⽔,拘在京城,实在难为你。”曹颙叹了口气,道。

  蒋坚闻言,颇为动容,道:“大人仁厚,‮生学‬深之。夏清先生生前,让‮生学‬谨记‘幕为主宾’四字。这些⽇子以来,‮生学‬时刻思量这四字,再不敢有张狂之心。幕为主宾,幕为主宾,克制不了自⾝义气,喧宾夺主,送了东主的前程,就算邀得名声人望,也是‘劣幕’。若是大人不嫌‮生学‬见识浅薄、人才庸碌,‮生学‬愿效夏清先生,为大人驱使。”

  曹颙见他如此说,脸上已经现了郑重,俯⾝拱手道:“如此,⽇后就有劳非磷了。”

  蒋坚见了,忙躬⾝回礼:“‮生学‬定见贤思齐,不敢付大人所托…”

  曹颙点点头,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虽说遇到这些七八糟的事,是够让人心烦的,但是心烦何用?还得一件件地解决。

  庄先生去世这半年,曹颙真的稍显吃力。

  蒋坚以往的名声虽大,但是到底晓得京城不与地方同,过于谨慎,默默学习的多,鲜少开口。

  今⽇蒋坚却打破平素沉默,主动为曹颙筹划,看来这半年的等待也值得。

  曹颙走到书案后,提笔将蒋坚拟好的折子抄了一遍,才撂下笔。

  窗外已经漆黑一片,曹颙这时才察觉出饿来。他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将近戌正(晚上八点),眼看就是行宮封门的时候。

  众人匆匆出得行宮来,魏黑、郑虎等人已经牵着马、提着灯笼在外头等着。

  在魏黑旁边,站着一人,不是别个,正是今⽇约好到园子那边赴宴的苏赫巴鲁。

  见曹颙出来,苏赫巴鲁大踏步上来,道:“孚若,差事,完了?”

  虽说他如今的结巴比过去好许多,但是说汉话还是有些生硬。

  曹颙应了一声,带了几分‮愧羞‬道:“说好今⽇一道吃饭的,却耽搁至今,实对不住。”

  苏赫巴鲁摆摆手,道:“客套什么?不过…不过是一顿饭。到底什么…什么事?我正闲,给你,打下手…”

  话音未落,就听到他肚子里“咕噜”一声。

  “你没吃晚饭?”曹颙听了,有些诧异:“这都啥时候了,不是打人回去说了么,还等我来着?”

  “不饿,不饿,不过…不过是一顿饭…”苏赫巴鲁憨笑两声,摸着头道。

  曹颙心里颇为感动,摸了摸肚子,道:“我也饿得厉害,咱们先回去,边走边说。”

  众人翻⾝上门,回了王府园子。

  曹颙更⾐完毕,来到前厅,已经摆好了酒席。

  苏赫巴鲁也不是外人,两人无需客套许多,风卷残云似的,先填了肚子。

  待茶⽔上来,两人才算自在下来。

  苏赫巴鲁到热河虽说有不少⽇子,但是前一阵忙的,只来过这边一遭。

  听曹颙说行宮修缮赶时间修要人手,苏赫巴鲁道:“我认识的,几个蒙古王府,能凑两三百。”

  曹颙摆摆手,道:“那个人手好凑,不缺人。倒是能信得过的长随,还缺几个,要是你这些⽇子⾝边不忙,就将你⾝边的小子借我几个。”

  苏赫巴鲁点点头,道:“不忙,不忙。算我一个。”

  曹颙实是怕了,不是他常怀小人之心,而是受不了‮腾折‬。正如赵同所说,⽇夜赶工会加工期,但是防火是关键。

  这几处修缮,用的多是木料,要是真了火灾,曹颙就什么都不用说了,直接摘帽子,等着配吧。

  虽说做官不容易,但是也比流徒強。

  既是防⽔的沙子能预备好,那剩下的就是看场子的人。这些人必须是信得过之人,省得有小人生事。

  拢共修缮七处,没处两班,每班最少两人才能盯得过来。这样一来,拢共就需要用二十八人。

  若用外人,曹颙还真信不过,可是他能用之人,也没有这么多。带来的随后护卫与王府这边加起来是有几十人,但是这么大的园子,也不能空着。

  苏赫巴鲁⾝边有几个伴当,是他的家奴,最是忠心可靠,所以曹颙才想到他们几个⾝上。

  送走苏赫巴鲁,曹颙回到內院。

  见丈夫面露乏⾊,初瑜不噤有几分心疼,给他敲了敲腿,道:“额驸也别太累了,到底⾝子要紧。我已经叫人寻了好参,明儿给额驸在熬些补药。”

  费了一天心思,曹颙精神有些不⾜,倒在炕上,不爱动弹:“这一年到头,补药吃得不少。是药三分毒,吃多了也不见得好。

  这些工期有些紧,明儿开始要忙一阵子。吩咐厨房那头,每⽇跟着我当差的那些人伙食要丰厚些。对了,月例银子这边,这个月也多些。许多事儿,还要累他们去做…”说到最后,已经声音渐低。

  初瑜应了,想着这参丈夫不用的话,是不是使人送回京城孝敬公婆。她刚想要问,就听到

  开微微地鼾声,曹颙已经睡着了…

  次⽇开始,曹颙便按规划,传令下去。两班倒,⽇夜赶工。所缺的木料,就用不久前拆下来的木料。

  听到曹颙这个命令的时候,行宮那边的属官脸⾊儿都变了,却也都不敢说什么。他们的头儿行宮总管齐敏,正每⽇忙着“抚恤”修缮事务彻底撒手不管。

  曹颙⾝边只留了蒋坚,其他魏黑、赵同、张义、李卫、小満等人都直接带着他的手令,到各修缮处防火去。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坍塌之事也无人再提及。

  不少观望之人,见曹颙只是埋头做事,皆松了半口气。

  已经有人寻思着,要不要往曹颙家送礼,争取将木料“缺失”之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关系重大,还要等京城那边的消息,没有人敢贸然做主,事情就拖下来。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就算曹颙这边不将窗户纸捅破,也难保不被有心人盯上,借此生事。所以那些人只敢松半口气,剩下的还要等各自主子的筹划。

  转眼,进了四月。

  算算⽇子,韩江氏在曹府已客居三个月。虽说是住单独的院子,紫晶那边对她也算客气,但到底是寄人篱下,始终有些放不开。

  每年端午节,都是点心饽饽销售增之时。如今的稻香舂,已经打响了牌子。之前的七间铺面,早已供给勉強,到了端午指定供应不⾜。

  虽说这几年京城添了不少南味儿点心铺,但是到底比不上“稻香村”的财力,受限材料,味道不正宗。

  两相一对比,有钱的人家,越笃定只有“稻香村”的饽饽才是上品。

  在初瑜去热河前,韩江氏就提过添加几个铺面之事。

  初瑜那边倒没有反对,只是叫她量力而行,不可太辛苦。还有就是小心行事,保重自⾝,

  初瑜走后,韩江氏虽闭门不出,但是也没有闲着,打几个人将四九城闲置的铺面位置都看过。而后,据地理位置,相邻的铺面生意好坏等等因素,从中挑了四家出来。

  她又出门来,一一看过,确实没什么问题,才敲定了主意,将这个铺面买下,开始收拾。

  如今,铺面都收拾得差不多,就等着人手到位,就能开业。

  韩江氏需要忙的事情多了,住在曹府,出⼊甚觉不便。

  思量再思量,这⽇,她还是拿了主意,到葵院来寻紫晶,提出想要回去住。她之前外府住的宅子,是初瑜的一处陪嫁房产,也在內城。

  紫晶是晓得二月里的变故的,放不下心来。

  但是韩江氏毕竟不是曹府之人,也没有勉強留客的道理。

  紫晶寻思了一遭,道:“韩,这事儿还是得太太拿主意。我们太太常居內院,不晓得外事,若是晓得韩忙,估摸也不会拦着。只是,容我多嘴一句,若是韩不急,可否暂缓两⽇?等我同我们太太说过,看是不是过王府与公府那边,同福晋与三姑娘见过再搬出去。”

  虽说紫晶没有明说,但是韩江氏是聪明人,自是听出她话中之意。

  如今初瑜不在,李氏不管外事,韩江氏这边还得有人庇护,才能稳妥。往王府与国公府走一遭,既是震慑小人,也能同两位贵女保持往来。

  待有事时,好求得两人庇护。

  这番安排,实属好意,也算稳妥。

  但是韩江氏也不是没⽪没脸之人,这般厚着脸⽪去攀附,也怕给两位贵女添⿇烦。

  她想了想,开口道:“谢过姑娘好意,福晋与三姑娘⾝份贵重,实不好冒然相扰。若是便宜,还请姑娘使人告诉王家大一声,小妇人想去给十三爷与福晋请安。”

  招投标后,外界晓得了有个“寡妇韩”有万贯家财,随即也晓得了她将银钱贷给了十三阿哥,使得十三阿哥有财力能介⼊內务府商线,同鲁商王家一道拥有南洋的六成官方贸易。

  总算韩江氏放开眼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盯着眼前。稻香舂开业的数次变故,使得她认识到,在京城,经商不仅是经商。

  到京城数年,对于京城权贵,她心里也多有数。

  十三阿哥可以说是其中怪胎,以皇子之尊开府,可连个国公的爵都没有。虽都道他“失了圣宠”无权无势,门庭冷落,但是愣是没有权贵敢主动招惹。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估计是怕他疯,咬人。

  韩江氏同十三阿哥府本就有经济往来,只是之前都有郑沃雪出面筹划,十三阿哥没有露出罢了。

  去请个安,然后背靠大树,好好地做自己的生意。

  韩江氏这般拿定了主意,心里却有种数不出道不明的郁结。

  曹颙走前,曾同紫晶说过,若是有人再打韩江氏的主意,可寻求平郡王福晋与曹颐帮忙。跟姐姐与妹妹那边,他也打过招呼,所以紫晶才这般提议。

  不过,见韩江氏另有主意,紫晶这边也不好随意做主,便应了下来,打人给往郑沃雪处送信…

  掉到第六,第七也追近了,泪奔,拜托大家,点点下边的支持月票,可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