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0341-0350

0341-0350

目录

  [341]

  我们先从最重要的一个说起。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是由朱棣本人设立的,但这个新机构的设立者朱棣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它会成长为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庞大到⾜以威胁皇帝的地位和权力。

  这个机构就是內阁。

  永乐初年,被政事累得半死不活的朱棣终于无法忍受下去了,他总算领教了自己老爹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神,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没夜的⼲工作,还是很难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这七个人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內阁,自此之后,朱棣但凡战争、用人、甚至立太子这样的事情都要与这七个人讨论方作决定,其职权责任不可谓不大。

  但出人意料的是,內阁成员的官职却只有五品,远远低于尚书、侍郞等‮央中‬
‮员官‬,这也是朱棣精心设置的,他对內阁也存有一定戒心,为防止这七个人权势过大,他特意降低了这些所谓阁员的品衔,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控制內阁。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

  谁也料不到这个当初丝毫不起眼的小机构最终竟然会成为明帝国统治的中枢,当年官位仅五品的阁臣成为了百官的首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机构的生命力竟然会比明朝这个朝代更长!

  它已经由一个机构变成了一种制度,在此之后的五百余年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国中‬封建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我们之后的叙述中,这个机构将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无数忠臣、奷臣、臣都将在这个舞台上表现他们的一生。

  內阁固然重要,但下一个机构的知名度却要远远的大于它,这个朱棣出于特殊目的建立的部门几百年来都笼罩着神秘⾊彩,它的名字也经常和罪恶、谋纠在一起。

  这个部门的名字叫东厂。

  我们前面曾提到过锦⾐卫这个特务部门,虽然此部门一度被朱元璋废除,但朱棣登基后不久便恢复了该部门的建制,原因很简单,朱棣需要特务。

  像朱棣这样靠造反上台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很虚的,自己搞谋的人必然总是认为别人也在搞谋,为了更加有效的监视百官,他重新起用了锦⾐卫。

  但不久之后,朱棣就感觉到锦⾐卫也不太好用,毕竟这些人都是良民出⾝,和百官往也很密,而朱棣本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科学精神,认定这些人也不可靠。

  这下就难办了,特务还不可靠,谁可靠呢?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二十三章

  章节字数:3440更新时间:07-02-2216:20

  [342]

  宦官

  宦官最可靠,虽然这些家伙没文化,⾝体还有残疾(特等),大部分还有点‮态变‬心理(可以理解),但毕竟曾经帮助我篡位,一直在我⾝边,所以信任他们是没错的。

  就这么定了,设立一个由宦官主管的机构,向我一个人负责,负责刺探‮报情‬,有事直接向我汇报请示,办公地点就设在东安门吧,这样调动也方便点。

  至于名字,既然总部在东安门,就叫东厂吧。

  永乐十八年(1420),朱棣设置东厂,这个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其权力之大、作恶之多、名声之臭实在罕有匹敌。

  由于其机构位于东安门,所以被命名为东厂,家住‮京北‬的朋友有‮趣兴‬可以去原址看看,具体地址是今天的‮京北‬王府井大街北部,名字还叫东厂胡同。

  东厂设立之初便十分有气派,主要反映在东厂的关防印上,别的部门官印只是简单写明部门名称而已,东厂的关防印却大不相同,具体说来是十四个大字:“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虽然语法不一定通畅,却十分有派头,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印记还兼具一定防伪作用,毕竟街头私刻公章的小贩要刻这么多字花费的力气会更多,收费也更贵。

  最初东厂只负责侦查、抓人,并没有审判的权利,抓获人犯要给锦⾐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后来,为了方便搞冤假错案,东厂充分发挥积极,也开办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设置有千户、百户、掌班、领班、司房等职务,但具体⼲活的是役长和番役,他们职责很广,什么都管,什么都看,朝廷会审案件,东厂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上班,东厂‮出派‬人员坐班,六部的各种文件,东厂要派人查看;这还不算,更让人瞠目结⾆的是,这些人还负责市场调查,连今天菜市场⽩菜萝卜多少钱一斤,都要记录在案。

  这些无孔不⼊的人不但监视百官,连他们的同行锦⾐卫也监视,可见其权力之大。

  能统率这么大的机构,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东厂首领也就成为了人人称羡的职业,但这个职业有一个先天的限制条件:必须是宦官(有得必有失啊)。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是宦官中的第二号人物。

  [343]

  第一号人物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了,如果有人两者兼任,那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东厂的特务在刺探‮报情‬,鱼⾁百姓之余,也有着自己敬仰的偶像和信条,在东厂的府衙大厅旁边,设置了一座小厅,专门用于供奉这位偶像。

  相信大家也绝对不会想到,这位拥有大量东厂崇拜者的偶像竟然是——岳飞。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东厂人员还在东厂大堂前建造了一座牌坊,写上了自己的座右铭——百世流芳。

  百世流芳相信他们是做不到了,遗臭万年倒是很有可能,而可怜的岳飞如果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把他当成偶像,只怕也是⾼兴不起来的。

  这里也要特地说明,请大家不要相信新龙门客栈中的所谓绝顶太监⾼手之类的鬼话,现实中的东厂太监手边也没有什么葵花宝典,抓人逞凶等大部分的具体事情都是由东厂太监手下的那些正常人⼲的。

  自从这个机构成立后,不光是朝廷百官倒霉,连锦⾐卫也跟着郁闷,因为他们原本就是特务,东厂的人却成了监视特务的特务,锦⾐卫的地位大受影响。

  在东厂成立之前,锦⾐卫也算是个有前途的职业,许多“有志青年”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投⾝于明朝的特务事业,但东厂机构出现后,其势头就盖过了锦⾐卫,抢了锦⾐卫的风头。

  原因也很简单,东厂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而且其首领东厂掌印太监是皇帝⾝边的人,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也不是锦⾐卫的首领锦⾐卫指挥使能够相比的。

  所以在之后的明代历史发展中,原本是平级的锦⾐卫和东厂逐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有些锦⾐卫指挥使见了东厂掌印太监甚至要下跪叩头。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在明代的特务历史中,有一位锦⾐卫指挥使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第一次庒倒了东厂,这位指挥使十分厉害,在他任指挥使的时期內,锦⾐卫的威名和权力要远远大于东厂,可见事在人为。

  这位堪称明代最強锦⾐卫的人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他的那个时代有着強大势力和深远的政治影响,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他的一生。

  最后一个介绍的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一个称谓——巡抚。

  [344]

  大家对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这个名称最初出现在永乐年间,也算是朱棣的发明创造吧,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巡抚和之后的巡抚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之前曾经介绍过,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中书省,设置布政使司,最⾼长官为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务,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长省‬。本来布政使管事也算正常,但朱元璋有一个嗜好——分权,他绝不放心把一省的所有大权都给一个人,于是他还另外设置了两个部门,分管司法和军事。

  这两个部门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最⾼长官为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老朱搞这么一手,无非是为了便于控制各省事务,防止地方坐大,本意不坏,但后来的事情发展又出乎了他的意料,这是因为他的这一举动正应了‮国中‬的一句俗话:

  三个和尚没⽔喝。

  虽然这三位长官的职权并不相同,布政使管‮政民‬、财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军事,但大家都在省城办公,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处得不好,也是很⿇烦的,平⽇里三家谁也不服谁,太平时期还好办,万一要有个洪灾旱灾之类天灾,如果没有统一调配,是很⿇烦的,特别当时还经常出现农民起义这种群众活动,没有一个总指挥来管事,没准农民军打进官衙时,这三位大人还在争论谁当老大。

  为了处理这三个和尚的问题,‮央中‬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央中‬派人下去管理全省事务,这个类似‮央中‬特派员的人就叫巡抚。

  要说明的是,‮央中‬可不是随便派个人下来当巡抚的,在论资排辈十分严重的‮国中‬,能被派下来管事的都不是等闲之辈,一般来说,这些巡抚都是各部的侍郞(副部级)。

  与很多人所想的不同,在永乐时期,‮央中‬
‮员官‬序列中实际上并没有巡抚这个官名,所谓的巡抚不过是个临时的官职,‮央中‬的本意是派个人下去管事,事情办完了你就回来,继续⼲你的副部级。

  可是天不随人愿,‮央中‬大员下到地方,小事容易办,要是遇到民族纷争问题和农民造反这些大事,就不是一年半年能回来的了。要遇到这种事情,巡抚可就⿇烦了,东跑西跑,一忙就是大半年,这里解决了那里又闹,逢年过节的,民工都能回家过年,而有些焦头烂额的巡抚却几年回不了家。

  [345]

  本来只是个临时差事,却经常是一去不返,巡抚也有老婆孩子,也有夫分居,子女⼊学这些问题,长期挂在外面也实在苦了这些大人,‮央中‬也⿇烦,往往是这个刚巡回来,又有汇报何处出事,地方处理不了,需要再派,周而复始,也影响‮央中‬人员调配,于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巡抚逐渐由临时特派员变成了固定特派员,人还算是‮央中‬的人,但具体办公都在地方,也不用一年跑几趟了。

  既然说到巡抚,我们就不得不说与之相关的两个官职。

  巡抚虽然是大官,却并非最大的地方‮员官‬,事实上,比巡抚大的还有两级,这两级‮员官‬才真正称得上是举⾜轻重的人物。

  明朝‮府政‬确定了巡抚制度后,又出现了新的难题,因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们经常会变换地点,也就是所谓的打一换一个地方,也算是游击战的一种,山东的往河北跑,湖北的往湖南跑,遇到这种情况,巡抚们就犯难了。比如浙江巡抚带着兵追着起义军跑,眼看就要追上,结果这些人跑到了福建,浙江巡抚地形不,也不方便跑到人家地盘里面去,就会要求福建巡抚或是都指挥使司配合,如果关系好也就罢了,算是帮你个忙。关系不好的那就⿇烦了,人家可以把眼一抬:“你何许人也,贵姓?凭什么听你指挥?”

  为了处理这种情况,‮央中‬只得再‮出派‬更⾼级别的‮员官‬(一般是尚书正部级),到地方去处理事务,专门管巡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总督。

  总督一般管两个省或是一个大省(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可以对巡抚发令。

  按说事情到这里就算解决了,可是政策实在跟不上形势,到了明朝后期,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猛人出来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排场是相当的大,人家手下几十万人,本不把你小小的巡抚、总督放在眼里,正规军不小打小闹,要打就打省会城市,一闹就几个省,总督也管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中‬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出场了,疲于应付的明朝‮府政‬最后只得又创造出一个新官名——督师。这个官专门管总督,农民军闹到哪里,他就管到哪里,当然了,这种最⾼级别的地方官一般都是由‮央中‬最⾼文官大学士兼任的。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二十四章

  章节字数:3678更新时间:07-02-2216:21

  [346]

  以上三种机构或官职都是在永乐时期由朱棣首创的,其作用有好有坏,我们在这里介绍它们,是因为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还要经常和它们打道,所以在这里必须先打个底。

  与这些制度机构相比,朱棣还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样更加珍贵的宝物,也正是这件宝物不但开创了永乐盛世,还在朱棣死后,将这种繁荣富強的局面维持下去。

  这件宝物就是人才。

  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国中‬历史上十分有作为的英明君主,但综合来看,朱棣比朱元璋在各个方面都差一个层次,除了一点之外。

  这一点就是看人才的眼光。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朱元璋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那三个人,事实证明这三个人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作用极其有限,朱棣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却与之前的齐⻩大不相同。

  他们是真正的治世英才。

  由于他们三个人都姓杨,所以史称“三杨”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长,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计,历经四朝而不倒,堪称奇人,下面我们就逐个介绍他们的传奇经历。

  第一个人博古守正杨士奇

  如果要评选‮国中‬历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缔造者,恐怕还轮不到仁宣两位皇帝,此荣誉实非杨士奇莫属,因为如果没有他,朱⾼炽可能就不是所谓的明仁宗了。

  这位传奇文臣活跃于四朝,掌控朝政,风光无限,但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至正二十五年(1365),杨士奇出生在袁州,当年正是朱元璋闹⾰命的时候,各地都兵慌马,民不聊生,为了躲避饥荒,杨士奇的⽗⺟带着他四处奔走,⽇子过得很苦。在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亲杨美终于在世中彻底得到了解脫——去世了。

  幼年的杨士奇不懂得悲伤,也没有时间悲伤,因为他还要跟着⺟亲继续为了生存而奔走,上天还是公平的,他虽然没有给杨士奇幸福的童年,却给了他一个好⺟亲。

  杨士奇的⺟亲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即使在四处飘流的时候,她也不忘记做一件事——教杨士奇读书。在那遍地烽火的岁月中,她丢弃了很多行李,但始终带着一本书——《大学》,说来惭愧,此书我到二十岁才通读,而杨士奇先生五岁就已经会背了,每看到此,本人都会感叹新社会就是好,如果在下生在那个时代,估计混到四五十岁还是个童生。

  [347]

  读书是要讲天分的,杨士奇就十分有天分,可读书还需要另一样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钱。

  杨士奇没钱,他的⺟亲也没钱。

  没有钱,就上不起私塾,就读不了书,就不能上京‮试考‬,就不能当官,毕竟科举‮试考‬并不是只考《大学》。

  杨士奇和他的⺟亲就这样在贫困的煎熬中来了人生的转折。

  洪武四年(1371),杨士奇的⺟亲改嫁了,杨士奇从此便多了一位继⽗,一位严肃且严厉的继⽗。

  这位继⽗叫罗,他同时也兼任杨士奇的老师。

  罗,字子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此人出生世家,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名士,且有官职在⾝,格耿直,但生⾼傲,瞧不起人

  杨士奇怀揣着好奇和畏惧住进了罗的家,当然,也是他自己的家。

  罗是一个十分严厉孤傲的人,对这个跟着自己新娶子(或是妾)一道进门,却并非自家⾎亲的小孩并没有给什么好脸⾊。这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进⼊罗家后不久,杨士奇就被強令改姓罗,这似乎也很正常,给你饭吃的人总是有着某种权力的。

  杨士奇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虽然改姓罗,但毕竟不是人家的孩子,差别待遇总是有的,罗也并不怎么重视他,这一点,即使是幼年的杨士奇也能感觉得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小心翼翼,尽量不去惹祸,以免给他和他的⺟亲带来⿇烦。

  两年后,年仅八岁的杨士奇的一次惊人之举改变了他的生活状况。

  洪武六年(1373),罗家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还是小孩的杨士奇被触动了,他想起了自己故去的⽗亲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也想祭拜自己的⽗亲和亲人。

  可是罗家的祠堂决不会有杨家的位置,而且如果他公开祭祀自己的家人,恐怕是不会让继⽗罗⾼兴的。

  这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却并未放弃,他从外面捡来土块,做成神位的样子,找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郑重地向自己亡故的⽗亲跪拜行礼。

  杨士奇所不知道的是,他这自以为隐秘的行为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正是罗

  不久之后,罗找到了杨士奇,告诉他自己看到了他祭拜祖先的行为,还告知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跟自己姓罗。

  杨士奇十分惊慌,他以为是罗不想再养他,要将他赶出门去。

  [348]

  罗却摇了‮头摇‬,叹息道:“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希望你将来能够略微照顾一下他们。”

  他接着感叹道:“你才八岁,却能够寄人篱下而不堕其志,不忘祖先,你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将来你必定不会辱没生⽗的姓氏。”

  罗是对的,有志从来不在年⾼。

  自此之后,罗开始对杨士奇另眼相看,并着力培养他,供他读书。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杨士奇应该会通过各项‮试考‬,最终中进士⼊朝为官,因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但上天实在弄人。

  仅仅一年之后,罗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他⺟亲的生活又一次陷⼊了困境。然而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有志气的杨士奇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仍然努力读书学习,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

  由于家境贫困,杨士奇没有办法向其他读书人那样上京赶考图个功名,为了贴补家用,他十五岁就去乡村私塾做老师,当时私塾很多,没有形成垄断产业,每个‮生学‬⼊学时候部分学费,不用开学时去教务处一次清,如果觉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随时走人,所以老师的⽔平是决定其收⼊的关键,‮生学‬多收⼊就多,由于他学问基扎实,很多人来作他的‮生学‬,但毕竟在农村贫困地区,他的收⼊还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饭吃。

  生活贫困的杨士奇和他的⺟亲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不久之后,他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穷志不穷这条格言的意义。

  杨士奇的一个朋友家里也十分穷困,但他没有别的谋生之道,家里还有老人要养,实在过不下去了。杨士奇主动找到他,问他有没有读过四书,这个人虽然穷点,学问还是有的,便回答说读过。杨士奇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生学‬分一半给他,并将教书的报酬也分一半给他。

  他的这位朋友十分感动,因为他知道,杨士奇也有⺟亲要养,家境也很贫穷,在如此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这样仗义,实在太不简单。

  少了一半收⼊的杨士奇回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亲,他本以为⺟亲会不⾼兴,毕竟本来已经很穷困的家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腾折‬,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亲却十分⾼兴地对他说:“你能够这样做,不枉我养育你成人啊!”[349]

  是的,穷人也是有尊严和信义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理的⺟亲,后来的杨士奇才能成为一代名臣。

  杨士奇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困难中不断努力,在贫困中坚持信念,最终成就事业。

  人穷,志不可短!

  没有功名的杨士奇仕途并不顺利,他先在县里做了一个训导(类似今天的县教育局‮员官‬),训导是个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门里混⽇子,可杨士奇做官实在很失败,他连混⽇子都没有混成。

  不久之后,杨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丢失了学印,在当年那个时代,丢失衙门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察警‬丢还要严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时,杨士奇显示了他灵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丢了印,估计会写上几十份检讨,然后去当地‮府政‬自首,坐牢时还要时刻反省自己,杨士奇没有这么多花样,他直接就弃官逃跑了。

  杨士奇还真不是书呆子啊

  之后逃犯杨士奇流浪江湖,他这个所谓逃犯是应该要画引号的,因为县衙也不会费时费力来追捕他,说得难听一点,他连被追捕的价值都不具备,此后二十多年,他到处给私塾打工养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长年漂泊生活没有让他变成二混子,在工作之余,他继续努力读书,其学术⽔平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度。

  在度过长期学习教书的流浪生活后,杨士奇终于等到了他人生的转机。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

  在编撰过程中,杨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并得到了此书主编方孝孺的赞赏,居然一举成为了《太祖实录》的副总裁。

  永乐继位后,杨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与解缙等人一起被任命为明朝首任內阁七名成员之一,自此之后,他成为了朱棣的重臣。

  与解缙相同,他也不是个安分的人,此后不久,他卷⼊了立太子的纷争,他和解缙都拥护朱⾼炽,但与解缙不同的是,他要聪明得多。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怈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明朝那些事儿2朱棣篇第二十五章

  章节字数:3556更新时间:07-02-2216:22

  [350]

  虽然杨士奇精于权谋诡计,但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滑头的两面派,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夺位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朱⾼炽一边,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忠诚最终战胜了政治对手,将朱⾼炽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永乐年间,最为残酷的政治斗争就是朱⾼炽与朱⾼煦的皇位之争,在这场斗争中,无数人头落地,无数大臣折谋诡计层出不穷,双方各出奇谋,经过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斗争一直延续到朱棣去世的那个夜晚,一个人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连夜出发,奔波一个月赶路报信,方才分出了胜负。

  事实上,不但杨士奇参加了这场斗争,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也没有闲着,他们都是太子的得力⼲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会详细介绍这场惊天动地的皇位之争。

  第二个人⾜智多谋杨荣

  我们接着介绍的杨荣是三杨中的第二杨,他虽然没有杨士奇那样出众的政务才能和学问基础,却有一项他人不及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

  杨荣,洪武四年(1371)生,福建人,原名杨子荣(注意区分),他虽然没有深⼊虎⽳,剿灭土匪的壮举,但其大智大勇却着实可以和后来的那位战斗英雄相比。

  与杨士奇不同,他小时候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家里环境不错的他走的正是读书、应试、做官的这条老路。建文二年(1400),他考中进士,由于成绩优秀,被授予编修之职,即所谓的翰林。

  建文帝时代翰林院可谓书呆子云集之地,这也难怪,毕竟掌权的就是⻩子澄、方孝孺那样的人,上行下效也很正常。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荣这位优等生与他的那些同事们有很大的不同,他实在不是个书呆子,而应该算是一位心思缜密的谋士。

  与杨士奇一样,这个⾜智多谋的人也是在永乐时期才被重用的,但他飞⻩腾达的经过却很有点传奇⾊彩,因为他凭借的不是才学,而是一句话。

  建文四年(1402),朱棣终于打败了顽強的南军,进⼊京城,夺得了皇位,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办——登基即位。

  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发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于马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