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1735-1736

1735-1736

目录

  这封奏疏是温体仁的辞职信,按照他的传统,为了彻底表示自己的清⽩,他写了这封文书,说自己⾝体不好,估计也帮不了皇帝了,希望让自己回家养老。

  类似这种客气信件,崇祯也会客气客气,写几句挽留的话,然后该怎么⼲还怎么⼲。

  然而这一次,在这封奏疏上,他只写了三个字。

  奏疏送到温体仁家时,他正在吃饭,他停了下来,等待着以往听过许多次的客套话。

  然而这一次,他只听到了三个字——放他去。

  放他去的意思,大致有以下几种:滚、快滚、从哪里来,滚哪里去。

  据说当时就晕了过去。

  温体仁终于倒了,这位聪明绝顶的仁兄,从顶上摔了下来,他落寞地回了家,第二年,死在家乡。

  明代最后的一位权奷,就此落幕,确实,最后一个。

  天才的计划

  温体仁下台,最受益的人,应该是杨嗣昌。我查了一下,他崇祯十年(1637)三月当兵部尚书,温体仁是六月走人的,按照温先生的脾气,像杨嗣昌这种牛人,不踩下去,是不大可能的。

  温体仁走了,杨嗣昌来了,不久之后,他就将进⼊內阁,实践自己天才的计划。

  按照杨嗣昌的计划,要实现十面张网,现在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再增兵十二万,

  要增兵,就得给钱,按杨嗣昌的算法,必须增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以上。

  这个计划极为冒险,因为这笔钱杨嗣昌是不出的,崇祯也是不出的,唯一的来源,只能是找老百姓要,具体说来,就是加租。

  比如原先你一年一百多斤粮食,全家还能丰⾐⾜食,张献忠、李自成打过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出门看热闹,然后回家吃饭。然后官府告诉你,加租,每年两百斤,结果全家只能吃糠,再打过来的时候,你就会出门,帮李自成叫声好,让他们往死里打,帮你出口气。

  再后来,官府告诉你,再加租,每年四百斤,结果全家连糠都没法吃,不用人家打上门,你就会打好包袱,出门去找闯王同志。

  为了搞定西北民变,崇祯已经加过几次租了,如果再加,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很多大臣坚决反对。

  但是崇祯仍旧同意了,因为他相信,杨嗣昌的计划,能够挽救危局。

  最后,杨嗣昌说,要实现这个计划,我必须用一个人。

  崇祯同意了。

  杨嗣昌推举的这个人,叫熊文灿。

  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布政使、两广总督。

  杨嗣昌之所以推举熊文灿,只是因为一个误会。

  不久前,两广总督的熊文灿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崇祯的一名亲信太监来到广东探访,⼲啥不知道,虽说来意不明,但对这种特派员之类的人物,熊总督心里是有数的,专程请过来吃饭。

  既然是吃饭,就要喝酒,吃喝⾜,再送点礼,这位太监也很上道,非常⾼兴,一来二去,也就了。

  既然是人,也就好说话了,双方无话不谈,从国內形势到‮际国‬风云,什么都说,但只有一件事,熊总督始终没有套出来。

  你到底来⼲什么的?

  几天后,这位太监要走,熊总督决定再请他吃顿饭,最后套口风。

  这顿饭吃得很満意,双方临别,喝得也多,喝着喝着,就开始说起民变的事。

  熊总督估计是喝多了,外加豪气⼲云,当时拍着桌子大喝一声:

  “诸臣误国,如果我去,怎么会让他们闹到如此地步(令鼠辈至是哉)!”

  他万没想到,有个人比他还动。

  太监立即站了起来,他流露出多年卧底终于找到同志的表情,热烈地握住了熊总督的手,说出了熊总督套了很多天,都没有套出来的话:

  “我到这里来,就是来考察你的!回去我就禀报皇上,让您去平,除了你,谁还能扫清流贼!(非公不⾜办此贼)”

  酒醒了。

  熊总督到底是多年的老官僚,听到这话,当时酒就醒了,脑筋急速运转后,凭借二十余年的功底,立即提出了五难,四不可。

  所谓五难,四不可,大致就是九个条件,也就是说,只有満⾜了这些条件,熊总督才能勉为其难地上任。

  大致说来,这就是一篇公文,就算让专职秘书写,也得写个一天两天,熊总督转眼就能完工,实在用心良苦。

  然而太监也并非凡人,只用一句话,就打碎了熊总督的如意算盘:

  “你放心,这些我回去都会禀报皇帝,但如果皇帝都答应,你就别推辞了。”

  就这样,熊总督的一片报国之心穿越上千里路,来到了京城。

  崇祯知道了,杨嗣昌也知道了,在那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叫熊文灿的忠义之士,愿意为国付出一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