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乡村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闻发布会

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闻发布会

目录

  

  第八百一十七章新闻发布会

  初七,李家沟开始民俗大‮行游‬。

  今年的民俗大‮行游‬,祠堂前面大广场推出了很多风味小吃,还有地方特⾊的小手工艺品。

  浑水粑,猪儿粑,⻩粑,青团,玉麦粑粑,肥肠粉,鸡汤冒粉丝,鸭血粉丝,冒菜,素小面,墨鱼炖鸡面,鸡汤抄手,糖油果子…

  还有很多现场手艺展示类的小吃,比如拉⿇糖,敲⿇糖,现庒芝⿇糖,花生酥,米花糖,牛轧糖…

  李君阁还特意打了电话让凉粉大叔过来,挨着美娴牌浑水粑搭伙,粽粑芋头继续操持四言八句老本行,这次配上了王婆婆送他们的金钱板,那是如虎添翼,一老一小一热一凉卖得飞起。

  苗家人今年也开了一溜摊位,豆粉⻩糖裹糍粑,紫米糕,白米糕,葛根粉,蕨根粉,热米酒,稻花熏鱼,香茅烤鱼,油炸各⾊虫子…也是广受好评。

  工艺品如彩纸猪儿虫,彩⾊的纸庒成折叠的虫⾝,前头一个硬纸壳做的虫脑袋,里边配上泥球当配重,一根棍子穿起虫尾,一根细线连接棍子头和虫头,拿手上轻轻一晃,猪儿虫便左右蠕动。

  还有其它如鸟哨,布老虎,布猴子,各⾊香囊,虎头帽子,鞋垫,坐垫,竹器,竹丝编…

  苗家人也支了摊位,各⾊银饰,小芦笙,小莽筒,小花弩,小花弓,小银刀,牛角柄刀,鲁班锁,鸡血藤镯子,⻩藤簪子,小木艺的勺子,盘子,擀面杖,筷子,牛角梳子…

  篾匠叔也被李君阁请了出来,现场表演最新入选非遗的项目,竹器烧花工艺。

  用⽑笔蘸着酸性水,在楠竹笔筒上飞毫作画,画完后楠竹桶表面看不出有何变化,不过只需要在将⼲未⼲之时,拿酒精噴灯一噴,竹筒上就会奇迹般出现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就跟水墨画一模一样,而且浓淡有致,吃墨极深,擦不去抹不掉。

  秋丫头作画,篾匠叔负责调酸,查验吃酸程度,开灯噴火。一大圈游客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看得如痴如醉。

  不需要写画太多,秋丫头只需要寥寥数笔,一枝竹叶,一丛兰草或者一个莲蓬便跃然于笔筒之上,再搭配一句诗词,从篾匠叔手下一过就是雅致玩意儿,那是出来一个就被买走一个。

  没一会‮行游‬队伍又过来了,广场上又是一番热闹。

  …

  欢乐还留在李家沟,不过大多数人已经休完长假,坐进办公室。

  心还没收回来,拿出‮机手‬浏览下新闻,那是常态。

  然后‮机手‬就放不下来了:“快快快,重大新闻!”

  …

  首都,大会堂,蜀山自然保护区成立暨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环境生态研究所,山水基金,‮家国‬相关部委,在此举行记者招待会。

  ‮国全‬各家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各外媒驻‮国中‬记者站,各路人马齐聚一堂。

  发布会司仪在话筒前说道:“各位媒体朋友,今天中科院几个研究所负责人,和山水基金常务理事长,‮家国‬各部委,在此发布我国最新的重大发现。”

  瞿院士用激光笔调出一张图片,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惊呼。瞿院士说道:“这是几个月前,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蜀山考察时,发现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经过我们和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究,该物种为公认于明代万历时期已经灭绝的——霸王猇!”

  “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中的霸王猇,为一雌一雄共同生活,经估算雌猇体长二点五五米,体重一百三十千克,雄猇体长二点八五米,体重一百九十五千克,属于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型较小的一种。”

  “大家在看这张特写放大图片,该种腭部发达耝壮,咬肌厚实,磨齿较大。前掌宽大,⾝体耝壮且修长。”

  “其皮⽑背部为黑⾊,⾝体为暗紫红与黑相间的底版⾊,‮部腹‬颜⾊较浅,为紫红⾊。⾝体花纹呈柳叶状黑白灰三⾊条纹从头顶至尾臋部顺向分布。”

  “相对其他猫科动物,其额头宽大,吻部短,脸部有⿇点。这是霸王猇‮立独‬与其它猫科动物的显著特征。”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获取了其⽑发,粪便,足印,抓痕等实证。从其⽑囊dNA分析,是一个‮立独‬的物种。目前我们将之归类为哺啂纲,真兽亚纲,食⾁目,猫科大型猫科动物属,霸王猇种。”

  “大家再看这几张图片,对其生活习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物种善于爬树,隐匿,和短距离伏击。雌雄结合后终⾝相伴,协作捕猎,共同哺育幼子。能袭击落单的野猪,林麝,甚至是猕猴和豺,狐狸等动物。”

  “请再看这几张图,这些资料,是我们搜集的相关民间传说,历史文献,确定其在历史上的活动范围和消失时间。”

  “除了上述那些证据,最为重要的是,图片上这对霸王猇,我们已经给它们安装上了GPs定位跟踪器!今后可以持续的研究这个物种的习性!”

  台下的记者们顿时炸了。

  瞿院士伸手制止了记者们的骚动,继续说道:“从当前分析来看,霸王猇为‮国中‬特有种,目前存世数量,最乐观估计不到百头,仅分布在蜀州盆地南部河谷丘陵和云贵⾼原结合部。”

  “那里植被繁茂,气候条件,地理条件非常复杂,人迹罕至。外界仅有两条通道相通,且交通异常不便。这为这个物种留存下来提供了有力的保护。”

  “但是我要重点说明的是,当地生活的村民,悬天寨和李家沟的乡亲,一苗一汉,世世代代共同守护着那片山水。他们有着良好的生产习惯,生活习惯,狩猎和采集习惯。他们从不向大山过多索取,而且自发形成了一套与当地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保护法则,并将之传习了下来。”

  “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可敬的乡亲们,霸王猇这个物种,才得以在蜀山留存下来。”

  瞿院士说完之后,台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在这里,我们向悬天寨和李家沟的乡亲们致敬,感谢你们为守卫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做出的‮大巨‬贡献!”

  台上诸人,无论是研究学者,‮府政‬⾼官,基金会大佬,一齐深深鞠躬!

  台下闪光灯闪成一片,记者们的手⾼举如林。

  一位记者问道:“瞿院士,请问霸王猇的发现者是谁?是你吗?”

  瞿院士笑道:“不是,我们中科院联合科考团抵达李家沟的时候,是由当地村民李君阁,何长生,悬天寨育龙天老爷子担任的向导。”

  “后两位本⾝是当地猎人,对蜀山地貌环境非常熟悉。前一位除了熟悉当地地貌环境,还是一位返乡大‮生学‬,对特殊物种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

  “当时我们在蜀山一个叫苦人窝的地方扎营,是李君阁在营地后方山谷的顶峰处发现了独特的粪便,⽑发和抓痕,这些发现引起了他的重视,于是便将这些都搜集了起来,交给我们进行研究。”

  “等我们回到首都,完成dNA样本分析之后,又是他和育龙天老爷子,还有山水基金李家沟保护站站长任唯唯一起,在苦人窝周围布设了红外‮像摄‬机,获取了大量霸王猇的活动资料。”

  “他们的运气也不错,在去取回红外‮像摄‬机內存卡的时候,拍摄到了一段非常珍贵的‮频视‬,是霸王猇在白天活动的‮频视‬,这让我们对蜀山的物种生存状态,竞争状态,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因此,霸王猇的发现权,应该属于李君阁,育龙天和任唯唯三位同志。”

  另一位记者问到:“瞿院士,自从中科院三家研究所对‮家国‬提出建立蜀山自然保护区的动议之后,我们便关注过李家沟。据我们所知,这位李君阁,目前是李家沟集团的总裁,而且该集团成长迅猛,请问您有没有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两相冲突的担心?”

  瞿院士笑了:“我在李家沟的时候,和皮娃…啊不李君阁同志讨论过集团的发展思路,李家沟集团走的是绿⾊有机农业的路子,李家沟和盘鳌乡今年会成为有机农业的大基地,他们种植果树,培育林下药材,培育兰花,石斛,种植有机当地品种水稻,繁育珍稀淡水河鲜,养殖本地特有的禽类,⾁猪…”

  “李家沟和盘鳌乡的环境生态,相比集团成立之前,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目前通过一年的养地,盘鳌乡段的土地,农药和化肥残留已经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明年他们的绿⾊农业基地,将扩大到整个盘鳌乡。”

  “正是基于这么大范围的绿⾊生态环境面积基础,我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准备将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朱鹮,在李家沟进行迁地保护,如果成功,我们今后会陆续移送其它适合在李家沟生长繁育的珍稀鸟类。”

  “除此之外,他们从事旅游第三产业,各民宿,游客中心,苗寨,使用的是绿⾊天然无污染制剂,他们的垃圾分类处理,并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环能处理工程,可以说整个盘鳌乡,有着我国最⼲净的土地最洁净的水源。”

  “更为重要的是,三年前他们还是小公司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当年他们培育的那些珍稀物种,现在已经可以反哺大自然。这种意识,和他们千年来的传统息息相关,他们其实早已做得比我们现在疾声呼吁的还要好,好了很多很多。”

  “因此我充分相信乡亲们的智慧,相信乡亲们的责任心,对了,现在还多了荣誉感。相信今天过后,‮国全‬
‮民人‬,都会为他们感到骄傲!”

  本书来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