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乡村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

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

目录

  第七百五十一章埋酒

  没一会第一块石板起来了,然后陆陆续续,一共起来了七八块。

  其中四块都很普通,不过有几块估计是第一次建桥时的东西,石板精美得多,侧面有浅浮雕,两侧有文记。

  将有文字记录的桥板先送到岸边,李君阁也不管桥板安装事宜了,和孙老大师兄梁慧丽蹲边上研究起来。

  石刻文字埋在淤泥之下保存完好,从记载上看,当年是蛮州官府拨银和士绅捐资,还有盘鳌乡各外地会馆,尤其是黔州会馆的赞助,才治成此桥,是盘鳌乡码头通往黔州盐道的重要枢纽。

  旁边还有不少当时路过的文化人提留的诗文,也算是比较有价值的东西了。

  孙老对着一首诗‮头摇‬晃脑:“‘龙首拘乌艇,驴鞯破紫芸。人随流水淡,诗入乱峰新。游凫归晚曰,寒鸦撞旧林。野老添舂酿,攀留话古今。’哈,这老头好玩儿呢,酒瘾上来不让走!”

  李君阁指着一首诗念道:“‘驻足西桥上,回巾南陌头。北风吹不断,一任水东流。’这是一个‮意失‬之人,东南西北无处容⾝…”

  然后头上就被菗了一下,却是阿音,手里拿着一张⽑巾:“还不赶紧擦脑袋换‮服衣‬!看到这些就入迷!”

  孙老就呵呵笑:“有媳妇疼就是好!”李君阁笑着接过帕子,边擦边道:“这几块得放祠堂去,以后这样的东西收集多了,我们也办个展览什么的。”

  阿音说道:“这得给文化局古局长打电话,人家同不同意还两说呢。”

  李君阁说道:“你就说我们新广场建好了,要借几次研讨会的东风,开打文化牌。从盘鳌乡古建筑群,甘棠故道,到牌坊祠堂,这一系列的建筑设施,承载的其实是文化。”

  “现在李家沟的文化产业,影视基地已经在建,电影已经在拍;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大学,村民图书馆已经成立。接下来还有民俗体验馆,农事体验馆,非遗博物馆,没几样拿得出手的东西镇堂可不像话!”

  孙老又笑了:“皮娃啊皮娃,嘴皮一响,⻩金万两,这几个桥面,就算是稳稳当当地留在李家沟了!”

  等到指挥沙老哥重新将桥面铺好,李君阁便和他结账。

  沙老哥看着微信转来的金额乐得不行:“皮娃,以后这就是长久业务了不?保证随叫随到啊!”李君阁就没好气:“别净想好事!这事情就算六十年一遇,你倒是发财,就活该我们遭灾?下次再来您老也该一百多岁了!”

  沙老哥哈哈大笑:“要真能活到那岁数,我还来给你捞桥板!”

  处理完这事情,李君阁才叫上众人将老桥板抬到猛禽上,开车回祠堂。

  四爷爷摸着石板很开心,说道:“看看,这些诗文也算不俗,不是耝识文字之人做的出来的,起码也得秀才往上的级别,应该是过往赶考之人所留。”

  李君阁笑道:“那就拓下来,这些才是我李家沟的文化精粹,到时候弄个诗林什么的,唉可惜啊,多不留名。”

  四爷爷一边磨墨一边说道:“唐诗你算涉猎丰广了,接下来宋诗,明诗,清诗你可以开始入手。虽然不如唐诗那般气象万千,瑰丽磅礴,但是还是颇有可观的。这就是往细里下功夫,皮娃你要时时记得‘学无止境’四个字。看看,你的那些诗,怕是连过去这些乡下秀才都比不过吧?”

  这就是耳提面命了,李君阁赶紧束手受教。

  和四爷爷一起拓完诗文,归置好桥板,李君阁去将三台观钥匙交给万大力,让他交给药师叔,自己则带着阿音回家。

  奶奶在拿帕子给收晒好的豇豆擦拭,然后扎成小把儿,这是准备做泡菜。

  李君阁拖过两个小凳子,和阿音坐下来,和奶奶一起⼲活。

  奶奶说道:“山上怎么样?那观修好了这么久,都没去拜拜神灵。”

  李君阁说道:“那观里现在就没神像,你想拜都没处拜去,不过周围环境确实好,房子也修得漂亮,等有时间我带你去住两天。”

  奶奶就笑了:“带我算什么事儿,倒是你跟阿音,不是说现在结婚,要度什么…‘藌月’的吗?”

  李君阁就犯愁:“再等等吧,马上阿音要拍广告,我那边农大丁李二位教授说规划好的油菜地该育苗了,吴老师人家现在在抓大事儿,育苗那就得落在我跟苗娃厚娃⾝上。”

  果然,豇豆还没有扎完,药师叔又找上门来了,先跟奶奶请脉问安,说道:“五孃这⾝体跟四祖宗一样,越活越年轻了!”

  李君阁问道:“药师叔,大力没把钥匙给你?”

  药师叔说道:“给了!这不是做了好几十缸桂圆酒吗,电瓶车没那么大马力拖不上来,你得开猛禽下去拉。”

  李君阁讶异道:“这么多?”

  药师叔说道:“实在是不想‮蹋糟‬好东西啊!几千斤的桂圆,我弄了一千多斤酿酒,剩下的只好制成⼲果慢慢用,你这真龙眼我觉得比鹅蛋金強多了,怎么你没找着销路?”

  李君阁就赧笑:“你看这事儿赶事儿的,忙得过来吗?不过冬月里要取麝香,到时候等药厂的人来了,我问问他们收不收。”

  开着猛禽来到山底下,李君阁吓了一大跳,二十十口耝瓷小口的大缸,每口齐肋⾼,一人合抱大小。

  药师叔拍着缸子:“给你配的都是六十七度⾼粱白,这就是两千斤。”

  李君阁就说道:“这可怎么喝得完?”

  药师叔说道:“谁说是给你喝了?赶紧拉上坡,还有得⼲!”

  先拉一车来到坡上,老爸就过来接着了:“好好好,有劳药师了!二皮往后边挑。”

  李君阁又傻了:“我一个人?”

  老爸说道:“你不是出了名的憨包力气?少废话!”

  李君阁说道:“就放车库里边不行?人家郎酒不就是放金宝洞银宝洞里边的?”

  药师叔摸着下巴道:“嗯,放车库就更好了,不过那就得挑土来把车库封上…”

  李君阁赶紧接扁担:“那我还是挑酒吧!”

  来回‮腾折‬了两个钟头,李君阁总算将二十缸酒挑到了后山脚下。

  然后几个男人在坡下吭哧吭哧刨坑,药师叔熬了一锅蜂蜡在给酒缸上腊封,还贴曰月年的红标签。

  李君阁问道:“这是要埋状元红还是女儿红?”

  药师叔笑道:“明白过来了?这酒不是给你喝的,这是给我们自己二十几年后喝的!”

  李君阁就对着过来看稀奇的阿音笑:“阿音你看,药师叔连儿女酒都给我们弄好了,这是等我们孩子结婚的时候拿出来请酒用的。”

  阿音这回却没有不好意思,只甜甜地笑道:“谢谢药师叔!”

  药师叔说道:“谢什么谢,老时间里头那是一窝穷,我这手艺自打在盘鳌乡老酒头那里学到手,就没有正经施展过,听他说当年下河李家每次封酒,起码三千斤!”

  李君阁就打听:“你说的都是哪一辈儿的事情?”

  药师叔抠着脑门:“听老酒头说,龙首桥修好后,李家就没有这样的财力了。”

  也是,龙首桥的修建本来就是大消耗,修好之后没多久盐道就改道了,因此可以说龙首桥的建成就是盘鳌古驿道最后的辉煌,之后就‮入进‬了衰落期。

  然后上下河李家,也就同样开始没落了。

  聊起这个,老爸和药师叔都是不胜唏嘘。

  阿音说道:“物换星移,我们现在不是又起来了吗?要不然也埋不下这两千斤好酒!”

  说起这个药师叔又来精神了:“嘿嘿嘿,阿音说得在理!这两千斤桂圆酒,就是我们李家沟重新兴旺发达的起兆!”

  等到将大坑挖好,将酒埋上,药师叔让李君阁重新恢复山坡形状,在埋酒地的上方修了个长土拱,踩实之后还在周围开出水沟,方便走水,这才算是完工。

  然后还看着坡上林子里的大棚子说道:“跟你那群猪打招呼,它们的鼻子可灵得很,可不准跑这一片来祸祸!”

  李君阁笑道:“这个放心,大呆它们最乖了,还能帮着看场子你信不信?”

  封酒那肯定是要请酒头吃饭包礼的,正好也到晚饭的饭点了,于是老爸死活拉着药师叔要喝一台。

  现在家里牛羊⾁很多,李家的泡椒香辣牛⾁丝那是一绝,因此上李君阁直接拿来炒了两大盘牛⾁丝,一份牛⾁回锅,一份凉拌牛⾁,加上腊⾁香肠,再弄几个素菜,这就算齐活。

  阿里木来来回回地搬碗,摆筷子。

  李君阁就忍不住夸:“真棒!阿里木现在越来越乖了!”

  菜上齐桌子摆好,阿里木自己去一边小方桌边上坐下。

  阿音拿了几个小碟子,给阿里木盛好菜,然后陪他坐在那桌吃饭。

  药师叔就对老爸努嘴说道:“那边,咋回事?”

  李君阁就解释道:“阿里木他们是清真,因此饮食上有些忌讳,我们轮着每人陪他吃一天。”

  说完将阿里木的故事给药师叔低声讲了一下,当然隐去了他父祖是大佬的这一出,只说是大富人家。

  药师叔捏着杯子感慨,这孩子纯孝啊,这些⽑病中医上头都归于心疾,那就正好,你每天也在他喝的水里边泡两枚真龙眼吧,也不用看药了。

  喝过酒,李君阁开着电瓶车送药师叔回家,看样子他晚上还要上山去三台观。

  本书来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