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乱明 > 第二百零七章 教育为本

第二百零七章 教育为本

目录

  且说⻩宗羲等人见蒙学授课方式与私塾完全不同,感到惊奇不已,纷纷询问林纯鸿。

  林纯鸿带着众人远离教室,苦笑道:“还不是被缺钱和缺先生给的!枝江、荆州、夷陵三地,6至14岁男童就有18万多,按照塾师授课方式,一名先生最多教二十多名‮生学‬,也就是说,需要八千多名先生,姑且不谈程仪需要多少,这么多先生上哪里去找?”

  众人倒昅一口凉气,八千多名先生!这三地识字的人都不超过五万,怎么可能找到八千多名先生?

  “塾师在授课时,将‮生学‬分开,按照‮生学‬的进度不同,一个个地进行授课,这个效率太低了!没办法,我们只好按照进度不同将‮生学‬分为五个段,每个段先生只需要统一讲授一遍即可,若有不懂,私下再询问!”林纯鸿不停地解释着。

  ⻩宗羲诧异不已,问道:“如此一来,如何保证因材施教?”

  林纯鸿双手一摊,回道:“左右就是让‮生学‬识字、学点算术而已,因材施教并不重要!”

  ⻩宗羲、马世奇等人隐隐感到不妥,但又说不上什么地方不妥,怔怔不能言。倒是宋应星反应敏捷,道:“以往私塾授课,以获取功名为目的,但获取功名谈何容易,可谓凤⽑麟角,所以因材施教显得非常重要,将军办蒙学,志不在此吧?”

  林纯鸿大笑道:“知我者,长庚公也!以往进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功名,许多人为功名穷尽一生之力,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能够折桂者万中取一,太浪费了!须知,读书识字,第一要务还在于谋生!岂能随着科举忙转一世?”

  众人叹服不已,纷纷道:“我等愚昧,却忘了读书识字的最本目的!”

  林纯鸿豪情大发,嘴里滔滔不绝:“所谓科举,说穿了,就是‮员官‬选拔方式!天下读书人,岂能全部梦想着去做官?天下实务,需要读书人的地方太多了!就拿邦泰来说,棉布纺织、钢铁制造、货物转运…哪里不需要大量的读书人?夷陵士子陈丽申出书《植稻小识》,陈丽申既无功名,又无官⾝,却惠及天下,此中⾼下,诸位应该不难判断!照我说,科举已经穷途末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否则天下凋敝,迟早会酿成大祸!”

  林纯鸿大力诋毁科举,让众人內心发苦,⻩宗羲忍不住反驳道:“大人请明辨,科举不可或缺,一旦没有科举,天下将回到门阀时代,那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林纯鸿笑道:“太冲言之有理,所以,在荆州等地,我并未排斥科举,谁家愿意自请塾师,以功名为念,我求之不得。只不过,我希望大明天下,人人能算账、人人能看懂《植稻小识》,方才強自推行蒙学教育。每个男童,只要进了学堂,除了自备纸笔,并不需要其他费用,谁家有适龄男童不送⼊学堂,我就找他多收二石粮食。”

  众皆叹服,纷纷言道:“大人泽被湖广,必为天下人所铭记!”

  众人又转到另外一间教室旁,发现先生正在教授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过于简单,对众人来说,无甚新意。

  林纯鸿从先生那里拿了一套数学教材,递与众人赏鉴。数学教材乃林纯鸿亲自牵头编订,凝聚着后世的智慧,且与大明实际相结合。

  ⻩宗羲刚好看到面积计算一节,大吃一惊:“米为何物?长度无不以尺、丈为度量,何时冒出米?”

  宋应星笑道:“大明度量衡混,邦泰上上下下深受其苦,不得已,只好另起炉灶,成立计量局,专事统一度量衡。所谓米,按照大人的建议,长度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计量局专门制作了米原器,存放在工程院,为邦泰提供比对标准。此外,还有重量、时间、温度,都制定了标准。”

  众人不知其所以然,听得稀里糊涂,怔怔不能言。

  看完巫家岗的小学堂之后,众人又往当县城而去,准备视察当的中学堂。

  中学堂非強自教育,采用‮试考‬招募制,免除学费,学制为三年。目前当仅此一所,‮生学‬只有九十八人,规模相当小。

  中学堂依然不以四书五经为重点,开设了语文、数学、格物、地理(包含天文)、历史等科目。为了开阔‮生学‬视野,林纯鸿邀请传教士前来授课,专门讲授地理和格物等科目,受到了‮生学‬的热烈追捧。尤其是地理,每个‮生学‬无不期待拿着价值几百两的望远镜观看银河,看看银河到底是不是由很多星星组成。

  林纯鸿豪情万丈,大放厥词:“别看现在中学堂只有九十八个‮生学‬,明年,只需要等到明年,当小学堂的第一批‮生学‬就毕业,我们必将招到更多的‮生学‬。届时,诸位想想,荆州、夷陵该有多少中‮生学‬毕业?我们的行知书堂得着手扩建啦!”

  林纯鸿手舞⾜蹈:“诸位也知道,行知书堂的‮生学‬多么受,一毕业,就被抢夺一空,有的商家甚至开出了年薪五百两的⾼价!这可比官吏的俸禄⾼多了!”

  除林纯鸿和宋应星外,众人被格物、地理等学科震得一愣一愣的,这天下也太奇妙了,完全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认知。

  ⻩宗羲甚为谨慎,提醒道:“大人,自古星象观测乃噤忌,大人就不怕惹祸上⾝?”

  林纯鸿向北方拱了拱手,道:“圣上乃有道明君,组织天下、海外才智之士修订《崇祯历书》,阐述星象运行自然之理,怎么会反对天下人观测星象呢?《崇祯历书》已修订完毕,虽未正式颁行天下,行知书堂就有一份,诸位若有‮趣兴‬,可借阅观摩,里面基本都是真知灼见!”

  “如此甚好!”⻩宗羲点头道“在下估计,‮生学‬学了地理、格物,对四书五经难有丝毫‮趣兴‬!”

  林纯鸿窃笑不已,这⻩宗羲可算一言中的,让开了眼界的‮生学‬再去穷一生之力学习四书五经,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林纯鸿有这份信心,毕业的‮生学‬有良好的待遇,又找到了‮趣兴‬所在,必然将四书五经扔到垃圾堆里去,长此以往,大明的整个风气将被改变,所有士子将认识到,除了科举,其他的出路非常广阔。

  ※※※※

  ⻩宗羲的感知非常敏锐,他已经模模糊糊认识到,林纯鸿普及教育一策,恐怕会比土地赎买更为影响深远,说不定,若⼲年后,会让大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到荆州后,⻩宗羲茶饭不思,整rì恍恍惚惚,总觉得摸到了点东西,却怎么也想不明⽩。

  在邦泰境內游历半月,⻩宗羲看到了诸多新奇之物,切⾝体会到邦泰的強大实力,并从普通小民上感受到大明上下所没有的活力。这里秩序井然,这里规则完善合理,这里堪称大明管理最为严格的地方。

  同时,⻩宗羲察觉到,在邦泰境內,乡村延续千年的宗族势力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士绅统治体系rì趋瓦解。邦泰借助乡村货栈和弓兵体系,对乡村实施有效的管理,这堪称史上第一次。

  ⻩宗羲相信,凭借邦泰完善的管理体系,其后备力量几乎无穷。一旦邦泰与朝廷发生冲突,即使朝廷调集天下兵马攻打邦泰,邦泰也并非无还手之力。

  更为致命的是,邦泰将境內的大部土地直接控制在手中,对境內的控制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宗羲对邦泰的政策了如指掌,他给林纯鸿算了一笔账:目前林纯鸿租给佃户的土地⾼达九百万亩,一亩地按时价六成的价格收购一石粮食,邦泰将为佃户支付五百多万两银子,从而得到九百多万石粮食。

  九百多万石粮食是什么概念?可供三四百万人吃一年!

  邦泰境內远远消耗不了这么多粮食,林纯鸿手握这么多粮食,无论是投机倒把,还是利用粮食控制其他势力,可谓易如反掌!

  ⻩宗羲对粮食收购政策拍案叫绝,荆州地区一亩地粮食产量在两石半左右,佃户租种林纯鸿的土地,相当于租税为二成五,这个政策极大地提升了佃户的积极xìng,毕竟,租税不是简单的按成计算,每年缴多少是一定的,农夫生产的粮食越多,得利也越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宗羲就发现农夫们披星戴月,勤于耕作。而且《植稻小识》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进⼊千家万户,明年,必然变成更多的粮食摆放在仓库內。

  而且收购粮食乃硬xìng规定,如果今年不能卖够粮食数量,土地将被收回!从这点出发,也算強制xìng规定农夫必须种粮。

  “一条政策,居然考虑到方方面面,委实可惧!太湖天下⾜该改为湖广天下⾜喽!”⻩宗羲说不清是⾼兴还失落,叹道。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宗羲从邦泰的普及教育一策,想到了太多的东西。

  最终,他给好友长兴县知县吴钟峦写了封信,阐述他的所想所思。

  “…大明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朝堂之臣目不及远,诚为可笑也…朝廷视荆州军为腹心之患,江南豪商视邦泰工坊为竞争对手,天下士绅视土地赎买为洪⽔猛兽,皆未看到实质,在下看来,普及教育才是真正的洪⽔猛兽,若⼲年后,必将动摇大明国本…”

  “普及教育堪称邦泰第一策,吾不知,林纯鸿推行此策,是无意之举,还是成心为之,若成心为之,其谋划之深远,甚为可惧!复社诸君,当退避三舍,与其谋共同之利…”

  “窃以为,复社执念于科举,落了下乘,当学林纯鸿,以普及教育为本。林纯鸿以书堂为先导,以实学为本,隐隐有开派立宗之势,吾辈再不奋起,定将湮灭不知所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