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宋林冲 > 第一七二章 以攻为守

第一七二章 以攻为守

目录

  凡兵出战,每营跳、马军队、战锋、战驻队等分为五等,各有将领。出时先用某等兵出战,若续者益兵,则更令一等进。如此至尽五等。辎重队不得辄用。

  …

  花荣听了好像有所悟,只是原本清澈的心境渐渐开始放大,淡淡的落实不到实处,始终把握不到关键处。一句“请大人指点津”竟然自责起自己鲁钝来。这倒也怪不得花荣。古人尚学,往往一句颇含哲理的的话语,夫子们在一起的时候都会争执半天。

  以理学慢慢起家,到现下已经繁荣昌盛的儒家总是讲究追究底,落到实处。凡事讲究格物,讲究义理,讲究出处,讲究大道,讲究推理,讲究实例。每读一句,都成了至理名言,而这些个至理名言之所以成为至理名言,便是被万千大儒论证过的。

  《四书》、《五经》、《舂秋》等等,无一不是如此。而儒家与上阵杀敌玩命的兵家自古都是相对对立的一派。兵家讲究上阵杀敌,讲究总结经验教训,讲究权谋、形势、、技巧、机变。从舂秋末的孙武、司马穰宜,到战国的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起;再到汉初的张良、韩信等,无一不是兵法大家。

  这样,便是兵家跟从六德“智、信ˉ、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儒家格格不⼊。虽史书上的兵法大家大多都通晓儒术,但儒家却是从来都觉得兵家的那群人用的是末技。这些人只会开疆拓土,不懂得教化四方。不懂得从思想上与人为善等等。

  花荣自幼家学。自然更逃脫不了这个框框。读兵书只读兵书,为的是上阵杀敌,为地是报效家国。读圣人所言只是读圣人所言,为地是封侯拜相,为的是出⼊朝堂。在大宋朝理学发扬,而大宋朝的天子数百年来重文轻武的教化之下,即便花荣曾是清风寨武知寨。其实他更倾向于做一名七品文官,好光宗耀祖。

  大宋朝的官场,文官对武官的轻视蔑视,久已经存之,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了地。便是以军中出⾝的大宋朝正三品右散骑常侍、幽云左右厢都指挥使、燕山府知府林冲林大人,大伙儿心中,对林大人这个相当于正五品的知府职位。都比那个正三品尚书省下右散骑常侍看中的多。无他,实在是大宋朝制始作俑。

  林冲这些⽇子便早明⽩了这个道理,这种深蒂固的想头,只能通过实践中的具体提升武将地位才能慢慢改善。若是想要一步登天,恐怕马上拥兵自重的名头就扣实在了,当下试着开解花荣说到:“花将军现下便试着把手中地书看成兵书战策中的形势一篇,甚至直看成《武经总要》中录⼊的一篇,试试可否有所得?”

  花荣迟疑着又默读了一遍,原本已经开阔了的,茫地眼界骤然清晰起来,很是惊诧的对着林冲行礼:“大人真神人!花荣受教。”

  林冲笑呵呵的扶起花荣“说来听听,花将军便都领悟到了甚么?”

  花荣原本对梁山答应时候不学无术的林冲不是很看得起,骨子里头。花荣还是有文人那种清⾼孤傲的气息,现下竟然在史书中被林冲点化,刮目相看的同时,又唯恐自己的想头太过于肤浅,被林冲聇笑,一时间倒是有点踌躇起来。

  定了定神,林冲哪里是这种小肚肠!却是自嘲的摇‮头摇‬,便说到:“用兵之妙用几不可言表,只能意会。若要用兵通。便要如同碾葯材一般时常为之。久而久之,则能用兵神妙。但若只是死板硬套书上的兵法策略,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如扁鹊一般,能制出最好的葯材。不知花荣说地对么?”

  林冲听了便笑:“花将军自然说的极是。遥想还在东京汴梁之时,便还识得一位老哥哥。这老哥哥武将的底子,文士的出⾝。一⾝武艺出神⼊化,而对大宋朝的忧国,也每⽇不忘。老哥哥曾经以武⼊道点化。便只说了”用兵神妙,存乎一心耳“,却是对林冲当头喝。不下醍醐灌顶。

  至于将军说的,用兵未能纸上谈兵,比起这句却是多有不如。纸上谈兵只是形容那赵括的用兵未能机变,因势利导认清形势而已。而用兵神妙存乎一心,却是大大的开了人地眼界。只是这个便也真的神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若是写成心得,却是要被九泉之下地神医再次聇笑了。

  不知将军以为然否?”$

  花荣一个标准的大宋军中大礼:“末将谨受教。多谢大人指点津。”

  林冲站起⾝,又拍拍花荣的肩膀:“将军当⽇常思之,更当多用兵。今⽇我来,便是要叫将军协同他部,领上一彪人马,前去练兵。放心,这回是去斩杀金人,大宋朝子民,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练得成了,便是百战百定之将,若是练不成,便自不用归来,燕山府不要窝囊废!”

  诛心之言被一向居中协调,尽量保持中庸之道的林冲口中说出来,竟然如此的叫人振奋,花荣一整军仪,当头便拜:“花荣定不辱命。”

  林冲从怀中掏出来一方印信给花荣“为恐朝中有人暗通金国,这方印信便是你能调配一千骑兵的保证。想那金人便来自按出虎⽔的部落,极是精通骑,这一千大宋男儿不求你一个不少带回来,只求你能带着他们跟金人斗智斗勇较量一番,便是⾝死,也要一人命换百命才能。

  这回你带的人马。便是咱们燕山府的精锐中的精锐。乃是从各营选‮出派‬来的能当得大将地儿郞,务必要在实战中叫众人领会那领兵妙用。存乎心地诀窍。但能为我大宋育雏,等到有朝一⽇雄鹰展翅蛟龙腾#,便是你我不在,也能抵御外族,才是正途。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集中兵力专攻弱小,尽量削弱金人的士气,兵力,从居庸关出去后,我大宋将不再承认有这只军队,后援粮草兵器马匹,都要靠你们自行夺来。你定要带着麾下以战养战,不可懈怠。等到你们凯旋,燕山府定然敞开大门,以大宋朝最⾼的礼遇待之。

  …尽量多坏金人的要塞军械。但莫要轻易伤及无辜百姓。要知这些百姓,有朝一⽇便是我大宋子民。但对那些刁民,虽圣人有云杀人众多有伤天和,现下却是顾不得了。相信我,金人若南下,定然杀的人比大宋军士们杀的多,也杀得心无旁骛!(1*6*小说网$wa^p。1^6^)

  早些天,耶律大石带着五路契丹骑兵业已在金人境內搅得成一团。辽人虽屡战屡败,却是对金人的战法战术多有琢磨。

  那耶律大石也是契丹一族地不世出的奇才,你若能在途中遇见。定要虚心求教。耶律大石当初降我大宋,只是因了我劝降时晓以厉害,告知金人才是契丹族的世仇,大宋契丹本好,又答应他许多条件,才能成事。

  想来这耶律大石非我族类,现下只是需我大宋粮草辎重做依托才能救了那夹山的辽天祚帝、一旦羽翼丰満,杀回大宋也是毫不稀奇…

  总之,一切小心为上。“同样的话。林冲也对杨志、莫敢当说了。

  这三人,莫敢当曾跟辽人精锐骑兵过手,知道其中的厉害,耝中有细。杨志兵法世家,祖传的驾驭兵将地法则在试练中颇有奇效,花荣允文允武,骑**通,更是可培育的上将。至此,燕山府精选出来的三千军士,现下已经各归统属。

  金国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几乎百战百胜,每得一处便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等到辽人五京突被宋金攻下,金人以战局了远大辽国地大幅土地。从遣往金地的探子得来的消息,现下金人约莫有二十五万人的军队,其中泰半是原来辽地的降将以及归附而来的部卒。真正的女真完颜部精锐大概有五万人左右,占据着整个金人军队的各个要职。另五万人则是女真各部的精锐。

  以五万人的部卒驾驭二十五万人地杂牌军,完颜阿骨打并不好受。因他重用汉人制度,并把整个金国处于军管之下,用军事行政的法子治国,对有军功的将领赏赐颇丰,且每到一处,总是明里暗里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妇女,完全的把原本草原上弱⾁強食的本发出来。

  金人部众成了一群野兽,但也就是这群野兽,完完全全的把已经被所谓的儒家思想腐朽了的辽人瞬间扫灭。

  形势所,燕山府的时间不够用了。

  幸得半年来,林冲便是用地完颜阿骨打的法子,在各个选调上来的军士们都经过初步的教习,认清楚金人的本来面目,灌输忠于家国的大宋朝传统文化,再把金人辽人等塞外民族的野蛮习说给军士们听,初步的确立了军士们的战斗意识。

  而经过燕山府的改制之后,燕山府此刻的军功赏赐便是最为丰厚。矫枉过正是必然,林冲下了狠心跟金人玩命,自然大力支持。

  南方方腊跟朝廷的噤军们打得方兴未艾,燕山府在官家未意识到事态严重的时候,定要想法子求得生存,毕竟,那现下已经数量到了十万的大宋朝噤军,便在燕山府的侧畔挥眈眈。

  澳制,一定要改!

  花荣在出征前夕,燕山府的军功律条在悄无声息中发到每一个出征将士的手中。花荣虽觉不妥,有违了圣人的教诲,但终是带过兵的,却是也知道,这军功律条,才是

  在保证军士们忠心和为国的前提下,燕山府的军功设置中,把军功分成了各个不同的等级。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兵器,而是人,和马匹口大宋朝缺的是马匹,是以采用军功累计的法子,只要在对战中能得到对头人头的、俘虏的、马匹的,便统统记上军功。只准死战逃跑,不准临阵投降!

  以⾝殉国的,家眷自有燕山府照料,直到孺子长成,直到鳏寡孤寂者⼊土为安。

  凡有军功的人,若家人触犯了律条,便可由燕山府一府来消解你的罪责。累计下来的军功,任凭军士们自由支取,可以换取爵位,可以换取大宋朝‮员官‬地头衔,可以用来升职,可以用来换取房屋、土地、粮食、丝绸、布匹。

  一旦有了军功,便是等于有了比银子还硬的硬通货。这军功不仅可以给你带来荣誉,更能为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家、国,因了这军功的律条,紧紧地被扭结在一团,不死不休!

  自然,为了保证军士们不为争抢军功而大打出手,窝里斗,其中最明确的一条便是。若有违反大宋朝的十七律五十四斩规条的军士,所有军功一到底,所有凭借军功得来的统统收缴归府库,犯者立斩。

  为了增強将士们的信心,林冲出征前下了狠心,三千将士每人预支五十两银子,光这一项,便是十五万两银子的费用。将士们在外,把脑袋别到带上拼命,又如何能齐啬钱财!

  大宋朝宣和二年十二月,天降大雪。三千军士在居庸关內,林冲敬给花荣、莫敢当、杨志,每人一碗热气腾腾的烧酒,随行的武松颇不为痛快,只是跃跃试,却终于被林冲止住。而秦明,刘唐等人,则是悄悄的跟三人临行告别,顺带代花荣、杨志一些辽人用骑兵冲锋的妙法,虽是老生常谈,但从刘唐、秦明这两个经历过沙场的耝鄙大汉嘴中说出来,也叫人受益匪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