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汉末卫公子 > 第四百三十八章 第一张底牌

第四百三十八章 第一张底牌

目录

  二十五万,这是卫宁能够承受的底线,即便面对袁绍可能存在三十万保守估计,卫宁也不可能用动摇河东基的代价来换取胜利。冀州,幽州,他袁绍可以不在乎,但河东是卫宁一生的心⾎凝集在其中,不论是于內部隐患的问题,还是面对大战带来的浩劫,都不是卫宁可以忍受的代价。

  不仅如此,卫宁还要将战火一直抵挡在外面,绝对不能够让袁绍侵⼊半分河东土地。百姓,在他治下,便是他的子民,他绝对要对他们负责。

  除去了本⾝河东的整个防备力量,便有二十万,但其中最起码得保留六万到七万的数量分别镇守四州之地,想比起这个局势来说,六七万的数量甚至已经可以说是捉襟见肘,本不能再菗调一兵一卒去前线。

  所以,十四万是卫宁可以动用的原本力量,如果要将战争扩大而征调兵马,卫宁还需要征兵大约六万的数量。剩余五万,卫宁的眼光自然而然的便也就放在了北方的土地上。

  事实上,从袁绍的动作来看,卫宁便已经愤怒不已了,用外族来踏上汉人的土地,无论如何都是卫宁无法容忍的,这些只知道杀戮,只知道劫掠,完全就是为破坏而生存,尤其当这破坏是建立在汉人的⾎⾁上来喂食他们的肚子,更尤其让卫宁无法忍受。在他绞尽脑汁扰草原的格局,动摇草原蛮夷的圆气,将他们的脚步挡在了汉疆之外,却偏偏就有这样一个利令智昏的家伙,敞开了国门,不过是为了満⾜他权利的。

  而对于这些,卫宁即便早有所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却还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对袁绍的百般厌恶。而当初做好的准备,卫宁也就是为了防范这一天的到来。

  匈奴人。是卫宁预谋已久地东西。

  这是卫宁用来对付北方蛮夷的利剑。在袁绍用乌桓人来扰并州的时候,自然便应该是匈奴人出马抵挡的时候了。

  当初的于扶罗因为卫宁的算计,确实圆气大伤,但卫宁并没有趁机将他赶尽杀绝,而是大方地将他放回了朔方。这片匈奴人庇护于汉朝羽翼下的土地,在许久之前便已经是汉民。牧民杂居的土地,但随着汉朝的衰败,外围的牧野几乎都是以匈奴人为主的,大部分汉人都退居道朔方附近寻求城池边军的守护。

  随着一场叛,于扶罗逃到了汉朝深处,得到卫宁的庇护,当那支在匈奴人看上去不可战胜的十万鲜卑大军,被卫宁击垮地支离破碎,于扶罗再没有丝毫的妄想。

  在王权和卫宁強大军力下。即便依附在他⾝边的一些基都被牺牲了不少,但也没有丝毫敢于违逆地意思。所以,当卫宁将他放回朔方的时候。同时跟在他背后的,却还有大量的汉族兵马。

  在这支強横无比地军队横扫下。背叛于扶罗⽗亲地势力。被横扫一空。于扶罗。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地南匈奴单于。

  而这一切。都按照卫宁定下地轨道继续行进着。

  当于扶罗重新取得了单于地宝座。才蓦然现。经过了汉人帮助击败他地敌人。原来。本已经有了生机。有了重新崛起地南匈奴力量。却在这一场战争中。消耗殆尽。重新沦落为必须要依附在汉朝。依附在卫宁麾下才能苟延残地势力。而当初朔方一带。本该是以匈奴人为主地汉民。牧民混杂区。在卫宁驱策了三十万当初从董卓手中抢过来地洛百姓。显然已经生了质地变化。

  没错。现在地河套地方。在卫宁先后击败了鲜卑人。乌桓人。再搅了。放⼲了匈奴人地顽固势力后。短暂但却不容置疑地真正成为汉人地土地。匈奴人…在这里。一挫。成为了弱势。

  于扶罗。显然是一个有野心地家伙。但也是有自知之明地人物。在如今河东如⽇中天地时候。即便昔⽇⾼不可攀地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中原大。但有一个卫宁这样地民族主义者。本就让他没有丝毫敢于冒险地心思。

  而中鲜卑地大。已经西。东两部地涉⼊。山以北重新陷⼊了无穷无止地争斗。何尝又比中原好得了多少。这便是于扶罗看到地希望。在北面。还有十万以上地北匈奴奴隶。为各部鲜卑人流尽鲜⾎…这些都是他地族人。甚至可以说是他唯一完成他野心地实力。

  所以,在卫宁若有若无的暗示或者是挑动下,于扶罗毫不犹豫的跳进了北方草原上的争端中。

  可是,南匈奴人,势力已经太弱了,饶是鲜卑人被卫宁击垮,弄成了这样混局面。于扶罗那区区一万多的控弦之士,也本翻不起什么花样。

  自然而然,卫宁又抛出了主意…

  用汉民!在河套地上久居的汉人,不单单善良的传授匈奴人耕种的技术,同样也学会了他们控马匹的技巧。即便不如匈奴人,但这些汉民同样也能在马背上,挥出不弱的战力,更重要的是,汉人,数量够多!而在他背后,还有一股強大的汉军,可以作为支持!

  那被卫宁从头到尾都彻底掌握住的野心,被刻意引导的思维,将于扶罗推到了卫宁想要看到的地方。

  在边疆的汉民中,没有人会不知道草原蛮夷的残暴,同样也不会怀疑他们的強大。但当卫宁的崛起,用汉人的手脚,将整整十万人彻底击败,这样的‮大巨‬光环,毫无疑问让所有人‮狂疯‬的崇拜了起来。正是因为对马背民族的认识深刻,才能知道将对方击败到底又多么強横,又多么不容易,毕竟汉武皇帝昔⽇的強大已经成了过去,但如今这一场大胜却是许多人亲眼的目睹。

  一个如此強势的势力是他们汉人的骄傲,同样,也是对于自己汉民⾝份的自豪。

  看看那些骄横的匈奴人,他们的单于都是依靠汉人的马刀所争夺而来,如今,在汉人地眼前。在也没有那往⽇的嚣张所以人对卫宁治下的统治更是充満了信仰。

  整整五万汉民在汉军zf的组织下,投⼊了帮助于扶罗的“大业”中,而这批人,毫无例外的,都是对汉朝有,有信仰地百姓。在这个时候,他们除了还记自己是汉人,还有对自己汉族⾝份的自豪,他们的一切,似乎都在向马背战士靠近。

  尤其在夹杂这一群河东势力下的汉人军队,随同出征的时候。于扶罗集合了有接近七万的兵马,很快,便在山一带,站稳了脚跟。

  战中逃散的北匈奴人。纷纷前来依附,小部落同样寻求他的庇护。但,让于扶罗不能不接受的事实是。汉人地触手,在卫宁隐蔵在幕后的纵下,似乎已经将整个匈奴人的一切,都伸了上去。

  不容他反抗,能够震慑住外族地力量,大半都是汉人组成的东西。很多汉人,因为功绩,反而成了于扶罗麾下的各部大王,族长之类的人物。而他们同样,还有卫宁册封的官位,使得即便在他们头上地位的匈奴贵族也无法号令。

  这样的匈奴,已经不是那种纯粹的匈奴人了。在汉人带来的耕种技术,渐渐解决掉匈奴人地保暖问题,何尝不也是将可耕种的土地,一度借着于扶罗的手而推动到了北方,而那些匈奴平民,甚至已经开始厌倦了马背上的厮杀。

  沉浸在胜利果实下的于扶罗。本没料到这样的局势若在继续下去,迟早,匈奴人来去如风的秉,将会彻底的转变,而永远的落在一个地方。

  当然,卫宁对这个被他一直扶持纵下来地匈奴部落,匈奴王庭,反而拥有‮大巨‬的话语权…从来都是汉人妄图用大环境来包容,昅收匈奴人。卫宁的反而其道而行。同样收获‮大巨‬。汉人会被同化吗?有先进的知识,先进的生产力。各种繁华的事物,注定他们不会向往匈奴人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便他们在初期要忍受,但迟早会不由自主的改变这一切,向着汉人的方向展,同样,也有匈奴人…于扶罗成了卫宁昅收匈奴人地帮凶,同样给他汉人作为兵员,一切地补给从他征战中掠夺鲜卑人而得来,反而养活了无数的汉民,省去了卫宁在北方地物资庒力,同样却也帮助训练出来了一支不弱的骑兵。

  而于扶罗取得的,只不过空虚的单于风光,以及山一片注定⽇后将要归附在汉人治下的土地。

  不过,现在,卫宁更希望他作为抵挡乌桓人的先头军,用他刚收拢的两万北匈奴奴隶,为并州建立起一片人墙。

  或许,袁绍也本没料到,卫宁竟然还有这样一支王牌,本不知道,在边军上,那个渐渐名头渐大的匈奴部落,几乎是被卫宁一手纵着。即便卫宁保守的估计,动用河东本力量的二十万人,但他可以用的底牌,却丝毫不弱于对方。

  当匈奴部落中的庞大汉人力量一但凝聚起来,相当于不费卫宁丝毫付出,便能凝聚起数万的汉人骑兵,他们的马是匈奴人,鲜卑人提供的,他们的武器有的是从汉人的资助,有的是从别的部落所抢劫而来,而他们的马背技巧,更是通过匈奴人的传授,从一场场争夺山控制权所磨砺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对河东的归属感,有对卫宁的认同。

  五万,匈奴人帮助训练出来的強大汉人骑兵,两万于扶罗的匈奴控弦,卫宁很想知道,当袁绍还在‮狂疯‬而得意洋洋的妄图让乌桓人扰并州边疆的时候,当这样一支力量踏上他的后方时,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这也是卫宁给徐荣调度的一张绝強底牌,虽然控制权,还未移给他,不过,也⾜够让卫宁踌躇満志。

  当初出兵时候的狂言,胜利,胜利,再胜利,从一场场捷报中,瓦解掉袁绍的斗志,卫宁并没有任何虚言。

  而这,不过只是卫宁的一张底牌而已。

  “典将军是时候了!”太史慈勒马停住,大军已近了他判断的地点五里之处,月⾊已经⾼攀,显然便将是一场大战开始的契机。

  典韦脸⾊一喜,当即大大咧咧道“你认为,这就是那傻瓜河北兵想要设伏我军的地方?”

  太史慈点了点头,微微笑道“此计本该是不错,既算准了卫侯对朝歌防守的重视,又算准了时机和地点,倘若不是吕布和颜良这样的莽撞之辈,或许本不可能让朝歌徐晃将军看出端倪,近而让卫侯察觉…既然有了徐晃和卫侯的叮嘱,若还不能从各种细节中看出端倪的话,便真该愧对卫侯信任了。呵呵,不过,若不是如此,又岂能让大功与我等?”

  典韦那凶恶的脸上一红,事实上,就算有了徐晃和卫宁的提点和叮嘱,他还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那双牛眼看太史慈的眼神却是变了几变,弄了半天,河东所有大将中,论起头脑来,反而他还该算末流了?

  不过典韦却也不回在这样小事上沮丧太多,反而拍了拍脯铿锵道“好了!不说这个了!呆会仗该怎么打,你便直接给我说!反正公子在我北上的时候便说得清楚了,你让我杀哪我便杀

  说道此处,典韦眨巴了一下眼睛,道“公子说,这一仗打完了,你便应该⾜够在河东站住脚跟了,反正要还有谁不服气,我老典的双戟定然不饶他!”

  太史慈微微一愣,却是不知道卫宁竟还有这样的吩咐。心头不由一暖,当即沉声道“典君放心,我自万万不会让卫侯失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