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英雄末路
看到僧格林沁从马上跌落,⾝后的众亲兵大惊,连忙下马搀扶。
“王爷!王爷!”众人扶起僧格林沁连声呼喊。
僧格林沁闻声,悠悠醒转,重重的叹了口气道:“哎!半年前,本王没保护好瑞中堂,这次又没保护好文中堂。朝廷两大栋梁损折,实为本王之误!”
瑞麟是大清仅次于僧格林沁的満蒙大将,他死之后,僧格林沁就內疚不已。这次又在僧格林沁眼⽪子底下死了一个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僧格林沁更是悲愤难当。
众人见状,纷纷劝慰,称罪在捻匪,不在僧王。
在众人的搀扶下,僧格林沁站了起来。僧王当即下令,一万大军下马,在场战之上寻找可能生还的将士。找了大半个时辰,只找到了一百多个重伤的士兵,其余的全部阵亡。
文祥虽然被砍得不成*人样,但是官服、顶戴仍在,有士兵发现了其丧命之处,连忙呼叫众人前去。僧格林沁到现场一看,又是一场大哭,然后吩咐众人将文祥尸首装好,命人送⼊京师,请求皇帝封赏。
送走文祥尸体,僧格林沁带着一万大军将其余的士兵就地掩埋。文祥带出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蒙古骑兵,这些骑兵在僧格林沁手下征战十余年,和僧王感情非同一般,僧王实在是不忍心让他们暴尸荒野。
这时,袁甲三和苗沛霖也率领一万大军赶到此处,看到惨状,两人也十分默契的陪着痛哭一番。
僧格林沁掩埋清军尸体,一方面是出于內心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等这两人到来。文祥之所以阵亡,无非就是因为小瞧了敌人罢了。以一万大军追击十几万捻子,风险太大,文祥是一万人马,僧格林沁也是一万,既然张乐行能杀了文祥,也就能杀了他僧格林沁。
想通这点之后,僧格林沁索就再此等候袁甲三和苗沛霖前来。
苗沛霖哭了一阵子,然后对僧格林沁说道:“王爷!我已经派信使去前方送信了!相信得到我的命令之后,宿州守将就会将张乐行拦住!我们还是赶紧追击吧!只有杀光捻子,才能让这一万将士在⻩泉路上走的心安啊!”苗沛霖的命令已经发出,信使的速度肯定比捻子们的两条腿要快,所以捻军一定会在宿州遭到拦截。宿州只有两万苗家军驻扎,如果硬要拦截十几万捻子,肯定会吃大亏。所以苗沛霖催促僧格林沁抓紧出兵,好为宿州的军队分担庒力。
“好!咱们立刻启程!”僧格林沁答道。
张乐行一旦突破宿州防线,进⼊苏北、鲁南等捻军发祥地,再分散进当地乡村,展开游击战,那样的话,僧格林沁的兵力再多一倍也休想再替文祥报仇了。
商议已定,袁甲三、苗沛霖、僧格林沁三人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向东狂追。
因为已经连续赶路了一天夜一,所以到了当⽇晚间,僧格林沁也不得不让大军暂时停止追击,休息夜一。这夜一还算安稳,张乐行在得知追来的⾜⾜有三万骑兵之后,就放弃了偷袭的打算,继续逃窜。
第二天,天刚刚亮,三支大军就都重新披挂,再度追击。
当⽇午时,三万大军追到宿州境內,正好遇见捻子在追杀溃退的苗家军。僧格林沁二话不说,直接率军发起猛攻。
张乐行在宿州遭到拦截,心中就叫苦不已,他知道僧格林沁就在后面紧追不舍,所以督促大军烈猛攻击,希望能快速突破宿州防线。
但是两万人马组成的防线那里那么容易击破,从早上厮杀到了中午,捻军可算将宿州的苗家军杀的退回城去,但哪知僧格林沁也在这时赶到了!
僧格林沁是携恨而来,他手下的一万蒙古骑兵也对捻子恨之⼊骨,所以动起手来,分外拼命。捻军的形势恰恰相反,捻军急于后退,无心恋战,加上对方又是威名赫赫的僧格林沁,所以战斗力打了个折扣。
三万骑兵和两万宿州兵都不⾜以让捻军害怕,问题是僧格林沁背后还有三十多万步兵!这些步兵押送着辎重行动缓慢,但是多则三⽇,短则两⽇也能抵达这里。
只要捻子在两三⽇之间不能彻底歼灭清军骑兵,他们就会遭遇数十万大军的围攻,那样可就是死定了。
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在短时间內消灭僧格林沁导领的大军,那本就是不可能的!
一面是誓要报仇的蒙古骑兵,一面是想着如何逃命的捻子,两军一遇,胜负可知!只一个冲锋,捻子就被清军砍杀了四五千人。
蒙古兵擅用砍刀,杀进捻子军中之后,只见刀光一闪,捻子的人头就落于地下。这些蒙古兵真如死神一般,在捻军阵营中狂疯的收割着生命。
袁甲三和苗沛霖本来抱着观望的心态,现在看到蒙古兵如此勇猛,也连忙摧动大军进攻。这样一来,捻子可是彻底的傻了眼,连阵脚都站不住,不少人已经是调头逃跑,幸亏张乐行挥刀将后退的士兵全部就地处死,才堪堪止住了溃败的脚步。
这时,忽然有探子来报:“盟主,不好了!侯仕维和韩老万带着大军撤了!”
“什么?!”张乐行闻言,不噤大惊失⾊。
捻军五旗,⻩、⽩、红、蓝、黑。张乐行就是总⻩旗旗主,总⽩旗旗主就是前天偷袭文祥的龚得树,总黑旗旗主就是已经阵亡的苏天福。剩下的两个就是总红旗旗主侯仕维和总蓝旗旗主韩老万。
(本书17k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捻军黑旗已经在⻩河以北全军覆没,这次的十余万人马都是剩下的四旗士兵。其中⻩旗人最多,张乐行带出来十万人马,但是经过半年多的厮杀,现在仅剩七万余人。总⽩旗的龚得树带出来三万,现在也只剩下两万。总红旗的侯仕维、总蓝旗的韩老万和龚得树实力相当,每旗也都是带出来三万人马,现在剩两万多。
侯仕维和韩老万看到局势不妙,心中盘算着,若是在这里和僧格林沁硬拼,一点胜算都没有,等到两三⽇后清军主力一来,大家⽟石俱焚,都得死。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张乐行不备,先行撤退,等到张乐行明⽩过来的时候,自己也早就撤出了场战。
哪怕张乐行也学着他们调头逃跑,但是那僧格林沁必然会从后追击。僧格林沁从后面追上,先打的肯定也是殿后的张乐行!
侯仕维和韩老万两军虽然没有经过商议,但是却默契十⾜,分头逃窜。侯仕维往正东方,江苏宿迁方向逃窜;韩老万则往东北方,江苏徐州、山东枣庄方向逃窜。
看到侯仕维和韩老万一跑,龚得树也不肯吃亏,连忙率军往东南,江苏洪泽湖方向逃窜。
得知情况之后,张乐行手下将领不噤愤怒的大骂道:“盟主,龚得树也他妈跑了!这帮狗崽子,见到清妖跑的比谁都快,竟然把咱们卖了!”
又有人说道:“盟主,咱们不能再这么死撑着了,还是先退吧!”
张乐行眺望着前方场战,沉默半响,最终叹了口气道:“夫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还要各自飞,更何况他们了!事已至此,逃跑无用。如今安庆丢了,英王也战死了!太平天国就剩下一个天京城了,运气好能支撑个三两年,运气不好可能下个月就会被攻破。
咱们捻军的兵力也损失过半,原本全盛时期,河南、淮北、山东、江苏都是咱们的地盘,现在可好,只剩下鲁南、苏北那一小片地方了。大势已去!
逃走的,能多活个三年两载。
本王纵横天下十余年,指挥百万捻军三⼊直隶,两进湖北,名震天下。今天要是因为多活那么两三年而逃跑,却是要堕了本王的威名!既然早晚都是个死,本王不如死的壮烈一点,也算没⽩来这世上走一遭!”
说完这席话,张乐行又道:“宗禹!”
一个三十出头,英气发的将领站了出来,对着张乐行一抱拳道:“盟主!”
此人正是张乐行的侄儿,太平天国‘梁王’张宗禹。张乐行的军队中也有许多族亲,但是只有一个张宗禹是有真本事的,张乐行早就隐隐露出将其培养为接班人的意思。
张乐行望着张宗禹,语气温和的道:“琢儿年幼不懂事,以后就全靠你照看了!”
张琢是张乐行的独子,虽然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是却不立事,张乐行一直放心不下,所以才在这个关键时刻将其托付给张宗禹。
张宗禹双目噙泪,低声嘶吼道:“二叔!我要和你在一起!”
张乐行微笑着说道“傻孩子,你刚三十几岁,以后的路长着呢,何必和本王一起赴死!”
“二叔!”张宗禹又想争执,但是却感觉到后脖颈突然遭受到烈猛冲击,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本书17k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来是张乐行手下亲兵趁张宗禹不备,而将其击昏。
张乐行叹了口气,道:“将他和啄儿带走!想走的也可以跟着他们走!”
众将哪里肯走,但是在张乐行的強制要求下,不少年纪小的,或者家中是单传的将领都被亲兵挟持着上了马。最终由张乐行的三千近卫护送着张宗禹、张琢和众年轻将领往东逃窜。
要按张乐行的想法,应该再从这七万大军中撤出五万,由两万人断后,给这五万弟兄争取时间撤退。但是兵败如山倒,一旦大规模撤退,必然会导致整个战线的溃败,那时候再想收拢兵力就不可能了。僧格林沁的骑兵只需在后面跟着追杀便可。
想清楚了撤退的后果,张乐行只能无奈的选择全军不退,一同死战。
此刻太已经偏西,夕的光辉照在张乐行有些花⽩的鬓角之上,隐隐反出了几丝金光。⾝后众将见到此情此景,也不噤感慨万千。
(您的一次轻轻点击,温暖我整个码字人生。登陆17,支持正版文学)
张乐行今年五十三岁,他本是安徽亳州人,原是当地的大地主。咸丰元年,长⽑在广西金田造反,天下震动。咸丰二年,淮北地区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张乐行趁势而起,举旗反清。
因为为人仗义,又⾜智多谋,张乐行率领的捻军在几年的时间內就迅速发展壮大。咸丰五年,张乐行和各地捻军,在安徽稚河集会盟,他被推举为捻军盟主,自号“大汉永王”从那以后,张乐行就号令天下百万捻军,四处征战,成了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
咸丰七年,张乐行和太平天国两大悍将“英王”陈⽟成“忠王”李秀成会盟,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沃王”并就任太平天国九大主将之一的“征北主将”
从那以后,张乐行接受洪秀全的命令,配合太平天国,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威名震动天下。张乐行为人忠厚老实,从来没有自立的意思,多次遭到洪秀全的猜忌都没有怨言,仍然勤勤恳恳的替洪天王卖命,深得人心。即便多疑如洪秀全,最近几年也将大事多次委于张乐行。
此刻,张乐行⾝后的这些将领也都是跟随张乐行多年的老将,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叱诧风云的人物。
但是,今天,张乐行和他手下的这些将领,都感觉大势已去,准备拼死一战,以全一世英名!
张乐行望着远处⾎⾁横飞的场战说道:“本王多少年来一直没有亲自动手杀妖,今天就破个例,和众位兄弟一起会会这大清第一名将僧格林沁,看看这个鞑子是不是真的三头六臂!”
众将闻言无不开怀大笑:“哈哈!好!我们一起会会僧贼!”
张乐行腿双一紧,夹住马腹,一边纵马冲下,一边⾼声喊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