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主战和主和
法国人大军抵达汉城城下的时候,执掌朝鲜家国真正大权的兴宣大院君才知道事情不妙,连忙发文给国全各地守军,要求各道迅速派军进京勤王。
不过,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法军战斗力要比大院君想象的厉害得多,只用了两天,法国人仅仅以阵亡不到一百人的代价,攻破了汉城的南部、西部两面城墙。
大院君惶急之下,带领守军护送着王室向北退去。大院君虽然是个老顽固,但是也是个有骨气的朝鲜老头,他先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朝鲜国王李熙送到朝鲜北部重镇平壤,然后自己又带兵驻防开城,誓要和洋人一决⾼下。
开城是王氏⾼丽的首都,是和汉城、平壤并称的朝鲜三大重镇,位于平壤和汉城之间。大院君到开城之后,一方面给朝鲜八道发布勤王诏书,一方面给大清朝廷写信求援。
法国人攻克汉城之后,倒也不急着进攻,一边在城內收刮金银珠宝、古董文物,一方面也在不断的探寻前线报情。法国人正等着李明峰实践他的诺言呢。
****
清朝方面得到法国人攻破朝鲜首都的消息之后,顿时就了。主和、主战的都有。李鸿章一伙坚决主张放弃朝鲜,他们认为这是朝鲜自己招惹的⿇烦,应该由朝鲜人自己负责处理。
而倭仁、翁心存、周祖培、李鸿藻等清流顽固派,却极力主张派兵支援朝鲜。这些人认为,数百年来,朝鲜都是大清属国,对大清忠心耿耿,大清岂能见死不救?恭亲王奕-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他也露出了不想和法国人开战的意思。
因为主战、主和双方争执不下,慈禧太后宣布进行廷议。
李鸿章因为在这次的裁军过程中积极响应朝廷号召,深得慈禧信任,如今李鸿章已经升任了吏部尚书,顶替了刚刚退休回乡的贾桢。李鸿章如今也是朝中大员了,再加上他在地方也有很多亲信,如今淮军派系的实力已经稳稳的超过了楚军,已经隐隐的和湘军并驾齐驱了。
一场廷议,弄到后来简直成了菜市场,最终双方破口大骂,脾气最大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李鸿藻骂李鸿章是卖国贼,洋人的走狗。而李鸿章虽然没有当朝直说,但是也在暗示,如果和法国开战,就相当于自寻亡国之道。
双方争执不下,连续议了多⽇也没个结果,最终清流派的主战人士终于想到了收复疆新的太师大人,连忙写信给李明峰,请老李出面说话。
李明峰最初还以为朝廷能出现一边倒,没人支持对法作战的情况呢,但是没料到大清还是有几个有骨气的老臣,积极主张对法开战。
老李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据正常历史,大清在1883年还因为保护属国越南而和法国人大战了一场。虽然后来因为李鸿章的积极破坏,导致“大清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但是这起码也证明了,朝中主战派的力量还是很強大的。
李明峰这次虽然还是主战,但是却谨慎了许多,正所谓擒故纵吗。不过,为了装的像一些,老李还是上书朝廷,斥责主和卖国派,并请求朝廷派大军⼊朝鲜,给朝鲜以強力支援,保护大清最忠诚的属国。
除了李明峰之外,闽浙总督左宗棠和山东巡抚丁宝桢也上书朝廷,积极主张对法开战,以学圆明园被焚之聇!
李明峰和左宗棠、丁宝桢等地方实权派的奏折相当于给主战派吃了**,让倭仁等老顽固精神大振,连续多⽇在朝堂之上给奕-、李鸿章一伙以头痛击。
经过了几天的争论,清流派认为已经占据了主动,倭仁等人在朝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臣工。倭仁认为地方上还有李明峰、左宗棠等人支持,这次的争斗已经胜券在握了,于是倭仁寻找到了机会对主和派发起了猛攻。
这天又是早朝,倭仁率先说道:“太后,还请抓紧下旨派兵⼊朝!如今朝鲜民人处于⽔深火热之中,急待朝廷天军相助,朝廷岂能袖手旁观?”
没等别人说话,李鸿章就先急不可耐的道:“法兰西国势強盛,不可轻易与之为敌,否则…”
两方互相争吵了多⽇,早就撕破了脸⽪,李鸿章也就没有了顾忌,直接语出威胁,意思就是一旦惹恼了法国人,大清都有灭国的危险!
倭仁斥道:“李鸿章,你屡屡主张和洋人妥协,可是一味的妥协,为大清换来了什么?”
翰林院掌院学士李鸿藻脾气最大,也最看不惯李鸿章的卖国行径,不噤怒骂道:“要是听你的,现在疆新已经不是我大清的领土了!你说英国人厉害,俄国人厉害,不要去征讨疆新,否则后患无穷。但是后来太师大人收复了疆新,也没见得英国人、俄国人如何厉害!”
李鸿藻话音刚落,太傅翁心存也出言道:“不说别的家国,就说这个法兰西,前几年就进兵越南,呑并了越南六个省。越南王向朝廷求救,当初也是你主张不要招惹法国人,让越南把这六!拾陸!K!个省让给法国人,要息事宁人。当时大家就听了你的,以为法国人就此能罢休了呢。
但是你看看!现在可好,法国人打到朝鲜了!朝廷再不派兵救援,朝鲜就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了,再过数年,法国人必定谋取关外,那时又该如何?难道还要退后吗?再退后的话,洋人再要京师该如何?难道也给他们?!”
翁心存越说越来气,最后脸上都有些涨的紫红,旁边几个大人看到,连忙上前劝翁心存消消气。
倭仁看到翁心存退后,连忙又上前道:“太后,大清领土有限,而洋人之贪婪无限!还请太后斟酌朝鲜战事!”
慈禧见状,皱着眉头不语。
周祖培见状,迈步上前道:“战况紧急,还请太后早拿主意!”
现在清流主战派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动,所以周祖培迫慈禧太后表态。
李鸿章见状,也语带暗示的道:“还望太后三思!”
慈禧默然良久才道:“哎,朝鲜乃我大清藩属之国,岂能不救,但是朝中兵力捉襟见肘,实在无力应付朝鲜战局啊。”
慈禧说来说去,还是觉得没有可用之兵。法国人,岂是那么好对付的?八千法军,也不知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应付。慈禧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她知道这次战争必须胜,万不能失败!
大清国力不如法兰西,慈禧可不想发动两个家国之间的全面战争。慈禧认为最好就让这次的战争处于地区战争的状态,大家分个胜负⾼地就完事了,没必要非要你死我活。
只要胜利了,就能迫法国人到谈判桌上谈判,有胜利做依仗,大清也能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但是一旦战败,法国人就会得寸进尺,大清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慈禧需要一支战斗力极強的队部去打赢这场仗,最好直接让法国人知难而退。
但是以大清现在的情况,此事又谈何容易?
太傅祁隽藻连忙提议道:“可以调常胜军⼊朝作战!”
如今常胜军在清流派眼中简直成了大清的顶梁柱,有战争先想到常胜军。
恭亲王奕-摇了头摇道:“李明峰在奏折之中,丝毫不提自己⼊朝的事情,看来他是不想⼊朝了。想想也是,李明峰当初在英法联军之中担任翻译,他和法国人关系必然不错,又怎么会和法国人为敌呢?”
周祖培道:“不问问太师大人,又怎能知道常胜军不想⼊朝?”
李鸿章有些不死心的道:“若是李明峰不想⼊朝和法国人作战,诸位大人可否放弃主张与法国人开战?”
“李太师不去,还有其他人!”倭仁听了李鸿章的卖国言论,不噤暴怒“我大清难道还没有可用之兵了吗?实在不行,老朽带着一家上下的男子都到朝鲜就杀洋人!”
祁隽藻、周祖培和宝鋆∪-∪澴等人看到倭仁气成这个样子,连忙劝慰道:“倭中堂息怒!倭中堂息怒!”
工部尚书倭仁却没有丝毫息怒的意思,语气悲凉的道:“太后!恭王爷!醇王爷!咱大清两百多年的基业,万不能在咱们手里丢了。前年丢个疆新,去年丢个越南,今年再丢个朝鲜;前年割个港香,去年割个江北,今年难道再割关外三省给洋人?这样我等死了之后,又该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圣祖、⾼宗皇帝啊!”说着说着,倭仁竟然流下了眼泪。这么一来,清流派众人也跟着跪伏于地,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斥责某些人的卖国行径。
慈禧太后见状,轻轻的摇了头摇,低声问道:“两位王爷,是何意见?”
奕澴连忙一抱拳道:“臣唯太后马首是瞻。”
醇亲王奕澴此时早非当初那个⽑头小子了,今年他也二十六岁了。奕澴貌似无能之辈,实则老奷巨猾,论本事手段远胜恭亲王奕。就看他短短几年时间內,就执掌了京北的防务,担任了九门提督,并且掌握了新军,还担任着议政王大臣,论权势已经稳稳的超过了奕-,就可知此人之手段。
但是奕澴为人太过谨慎,不肯出头,注定是和李鸿章一样的人物,只能当一个权臣,永远成不了震动历史的人物。
奕-却不同,虽然最近总是受到慈禧的排挤,但是他仍然不改犀利本。此时听了慈禧的问话之后,奕-略一犹豫,随即一咬牙,凝声道:“臣,主战!”
慈禧有些惊讶的问道:“哦?六王爷为何又主战了?”
虽然奕-没有直接表态主和,但是前几天礼部尚书宝鋆、刑部尚书绵森、赵光等人都积极主和,这就透漏出了奕-的意思。毕竟这几个人都是恭亲王的嫡系人马。大家都是明⽩人,不用说暗话,所以慈禧直接就说奕-是主和派。
奕-也丝毫不感觉尴尬,解释道:“臣主和,乃是怕怒法国人,以大清之国势,确实不及法国。一旦怒法国人,将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听了倭中堂、李翰林一番忠言,臣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要是继续和洋人妥协,以软弱一面示人,将来还要吃亏。不如借着这一次机会,让法国人知道知道咱大清的国力,也好让让洋人们收敛一些!”
慈禧露出了満意的微笑道:“恩,其实哀家也想让法国人见识见识天朝威仪。”
看到大清的太后和两个王爷都支持作战,清流派们脸上也露出了奋兴的表情,就好似如今胜券在握一般。
慈禧太后又道:“倭中堂,就由你私下里问问李明峰,看看他是什么个意思,肯不肯出兵。”
倭仁连忙跪下道:“奴才遵旨!”
慈禧又道:“六王爷,你私下里联系一下曾国藩和左宗棠、刘坤一、骆秉章,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出兵的意向。咱们要多做几手准备,李明峰要是不想动,咱们还得依靠别人。”
奕-也连忙道:“臣遵旨!”
现在朝廷和地方势力之间是合作关系,朝廷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先要咨询地方的意见。否则朝廷这边下旨要曾国藩或者李明峰出征,结果老李和老曾都拒绝出兵,朝廷面上可就挂不住了。所以朝廷都先在下面协调完毕,等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之后再下旨。
但是结果大大出乎清流主战派们的预料,不但刘坤一、骆秉章这种兵力不⾜的地方势力表示出了无能为力,不肯出兵的意思。就连积极主战的李明峰和左宗棠、曾国藩也借故不肯出兵。一时间,局势就尴尬了,朝廷想出兵救援,但是却没有可以调用的兵马。
大清这边卡住了,朝鲜场战的战争却没有停。在汉城整顿了一个月之后,法国司令罗兹接到李明峰的密信,率领大军进攻大院君镇守的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