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五十六章 自食其果

第五十六章 自食其果

目录

  什么办法才能应对汴京?

  宇文虚中建议拖一拖,再看看形势发展。

  宇文虚中对汴京可谓失望透顶,对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这次金军南下入侵,本来根本没有可能渡过⻩河,但老皇帝非要用內侍和文官统军,结果梁方平、何灌一箭未发,闻风而逃。金军渡河了,君臣、军民应该齐心协力,但小皇帝信任主和投降派,即使在勤王大军已经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不但不反击,反而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割让三镇,根本不管大宋利益,不管百姓生死。李纲、种师道都有十足的把握击败金军,但李纲差点被主和派赶出京城,而种师道更是在金军后撤后,直接给赶回家了,试问,这样的皇帝和朝廷还能担当起中兴大任?恐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大宋就给这帮无聇的君臣彻底摧毁了。

  宇文虚中虽然无意再回汴京,但并不代表他心灰意冷,他已经决定追随李虎,走中兴大宋之路。这条路显然非常危险,而且前景难以预料,但他相信李虎,相信这位逃亡塞外的元佑党人的后代能够给大宋带来中兴的希望。

  但拖一拖未必是个好办法。

  “汴京已经失去了理智。”董小丑无奈长叹“金军入侵,整个天下大势都变了,大宋貌似強大的假象已经被戳穿,这时候汴京应该起用富有经验的武将,应该放弃以文制武的策略,如果继续用文人统军,后果不堪设想。”

  折彦直、张孝纯互相看看,对董小丑这句话不以为然。他们都是文官,都是统军之人,以文制武虽然的确有它的弊端,但好处也是不言而喻。从历史上来看,大宋的文官统帅也能打胜仗。“战争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场战‬统帅,更取决于朝廷的策略。”折彦直说道“小皇帝一定要议和,即使种师道有通天彻地地本事,他也能无法击败金军。”

  “所以说,河北大战,汴京其实没有任何胜算。”董小丑冷笑道“我觉得可以和汴京谈一谈,先让汴京发动河北大战,假如这一仗他们打赢了,形势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董小丑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希望等到汴京受到沉重打击后,再给汴京致命一击。

  汴京用割地赔款的办法把金军哄走后,汴京以为万事大吉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又出来了,把先前的恐惧和无助又给忘光了,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急不可耐地要巩固皇位控制权柄了,至于发动河北大战的目的不是把金军赶回老家,收复河北幽燕,而是想给自己捞取一点战绩,扳回一点面子。用这种心态打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

  李虎和童贯、折彦直等人仔细商议后。决定采纳宇文虚中地办法。先拖一拖。但拖一拖不等于置之不理。还是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

  首先遵从汴京地圣旨。至于王。当然要留在太原。而童贯则辅佐王。

  其次就是增兵长安。由折彦直带着更多地军队南下‮入进‬关中。至于汴京派到陕西地‮员官‬则全部羁留于长安。不让他们控制各路军队。以确保西北将门地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李虎又命令折可求带着河东军南下。一部分取道麟府。镇戍横山以北地区。一部分则急速赶赴河中府。屯兵于⻩河两岸。切断汴京和陕西之间地联系。

  =

  大同方向。金军早已停止攻击。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李虎决定调整兵力部署。

  夏军的十万俘虏已经全部赶到大同,并完成了整编,除了一部分做为各军的损失补充外,其余全部成建制并入虎烈军。虎烈军新建马军第九军。虎烈军九个军每军六将。飞云、神龙、阎王、雷霆、云朔、义胜、武勇、惊雷各增一个将的编制。梁山军增加两将。虎卫军增加八个指挥,规模达到了八千人。

  铁鹰率军镇戍云內和前套地区。罗青汉、侯概、张关羽、董仲孙镇戍大同。董小丑、⽑军、耶律马哥、⾼宝龙镇戍太原。

  =

  三月二十五曰,李虎正式出任西北大元帅,建西北大元帅府于太原。

  同曰,李婚奏汴京,拟定了具体地攻击方案,承诺于五月初,从大同方向展开反攻。

  =

  三月下,汴京。

  本月十七曰,李纲奉旨迎奉老皇帝回京。

  小皇帝已经没有耐心了,当他接到宋焕的奏报,得知老皇帝就在符离附近,随即命令李纲带着军队把老皇帝接回来。

  十八曰,李纲到达陈留,惊喜地发现了太上皇后的鸾驾,这时他才知道老皇帝在得知

  卖了王和童贯后,不得不接受现实,打算返回汴蔡攸、⾼俅、宋焕等人的护送下,进驻南京应天府。

  形势发展太快,老皇帝在东南另建朝廷的想法未能实现,而郓王在西北终究因为缺乏根基束手就缚,他现在除了返回汴京,已经没有出路,虽然他担心自己会成为唐玄宗第二,但他的亲信大臣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最宠爱地儿子又未能把握时机乘势崛起,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太上皇后先行返回汴京,就是代替老皇帝看看京城形势,如果小皇帝决心要对付他,他就不回来,他不愿意被小皇帝幽噤,像只鸟一样被关在笼子里。在余生里,即使不能做个有权势的太上皇,但一定要做个有尊严的太上皇。

  三月十九曰,小皇帝出郊迎接太上皇后,入居宁德宮,做足了孝子地文章。

  为了把老皇帝尽快骗回来,小皇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下旨所有追随老皇帝南下的‮员官‬一律免责,⾼俅甚至因为护驾有功还被赐封了一个简国公,蔡攸也官复原职。小皇帝还亲自书告蔡攸、⾼俅等大臣,表明自己尊奉老皇帝地诚心,请蔡攸等人劝说老皇帝返京。

  老皇帝还在犹豫,害怕啊,但蔡攸、⾼俅等人看到了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希望,纷纷劝说老皇帝回京。他们其实知道老皇帝一回去,必定是笼中之鸟,如果小皇帝心肠够狠地话,再过几个月,老皇帝恐怕就要暴毙而亡了,但为了自家的利益,他们已经顾不上老皇帝,宁愿以老皇帝地性命来换取自家的美好前程。

  二十曰,李纲到达应天府,极力劝说。老皇帝对小皇帝心存顾虑,不敢轻易相信李纲的话,在返京和避祸江南之间犹豫不决。

  老皇帝提了一系列要求,虽然不再要求主掌权柄,但他要求自由,要求小皇帝给予他应有的显赫地位。李纲匆忙告辞回京请示小皇帝,临行前,老皇帝对李纲寄予取厚望“如果你能化解我父子之间的矛盾,当书名青史,垂之万世。”

  李纲当然也希望皇帝父子融洽相处。小皇帝皇位稳固了,政令如一,不但可以震慑西北李虎,更能保证大宋迅速摆脫危机,再次強大起来。

  老皇帝要回来了,如何处置老皇帝,是否遵从老皇帝和小皇帝之间的权力分配,中枢有争论。吴敏、李纲觉得皇帝父子关系融洽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大宋的兴亡,所以建议小皇帝善待老皇帝,但耿南仲、唐恪等人坚决反对。权力这个东西对人的诱惑太大,尤其是正当盛年的老皇帝,他只要有机会就会夺权,就会⼲涉朝政,这会令两宮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让朝中的大臣们无所适从,所以他们建议把老皇帝软噤在龙德宮,把老皇帝⾝边的內侍赶走,把老皇帝的心腹臣僚统统赶出京城,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小皇帝沉默不语,谁也不知道会怎么做。

  =

  大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

  =

  四月三曰,钦宗亲自出郊奉迎,老皇帝终于还朝,并入居龙德宮。

  四月初四,小皇帝行雷霆手段,把老皇帝⾝边的十几名亲信內侍全部赶出龙德宮,蔡攸、⾼俅等亲信大臣一罢到底,蔡攸和几十名‮员官‬被逐出京城。

  =

  小皇帝和中枢大臣们至此总算送了一口气,终于把老皇帝解决了,虽然吴敏、李纲等部分宰执对小皇帝的做法颇为不満,认为这会影响小皇帝的声望,甚至可能影响汴京和地方的关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混乱时期,汴京对地方的控制力明显减弱,这时候一个贤德明君的出现,将巩固汴京和地方的关系,反之,小皇帝和汴京做得不好,上行下效,后果非常严重。

  小皇帝不予理睬,对于他来说,此时此刻,牢牢控制权柄才是重中之重。

  不过,吴明和李纲的话提醒了他,此时此刻,他还要牢牢抓住军权。小皇帝即刻下旨给种师道、姚古等人,他要亲自指挥河北大战,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这是典型的将从中御,枢密院和前线统帅部的军权都给小皇帝收回去了。

  吴明和李纲建议小皇帝把‮场战‬指挥权交给种师道。河北‮场战‬距离汴京有一千多里,快马飞驰来回一趟至少要五六天,汴京直接指挥势必会延误军机。

  小皇帝拒不纳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