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冒牌书生 >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粮换人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六章 以粮换人

目录

  第三卷惊涛拍岸第一百一十六章以粮换人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天。晚上,清兵试图修复镶着铁边的木城门,我们也不理睬,等他们修得差不多的时候,两发炮弹直接飞了过去,城门又被轰倒了。这下清兵死了心,再也不肯白费力气去修城门。

  我们的士兵从杏山‮场战‬上剥下了一万多套清兵服装,洗刷掉上面的血迹后,挂在树林中晾⼲、收好。这些‮服衣‬是给清兵下**的最好原料,洪承畴也带了五六千套走,用于出奇制胜地攻城拨寨,以防在接近満清的部落时,満清人闻风而走或闭城坚守、放跑马匹、烧毁粮草;当然,步兵们还是带去了不少攻城器具,光是攻城云梯就有二百多架。

  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骑兵迅速夺到数万匹马,然后把马匹带回来,交给跟在后面的步兵,及时将这四万名步兵全部装备为骑兵,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向东推进,去劫掠粮草和马匹。毕竟,我们的军粮原本只剩半个月了,现在加上崇祯新运之粮,也只能维持二十五天左右,一旦军粮吃尽,军心哗变,这场有把握的胜战弄不好就会变成历史败笔了。

  为防止这种最坏结局的产生,我决定尽快消灭城內清军的有生力量,必要的时候使一点诈术,正所谓兵不厌诈,能尽快多弄死些清兵,总是对战局有利的。

  从塔山出发前,我就派人赶赴山海关,让那三万多守兵。菗二万人押送阿济格和被俘的七千清兵,准备换取松山地被俘军民。结果后来听说松山已被屠城,片甲不留,倒是锦州城剩了六千军民,我又打算跟锦州被俘军民交换。阿济格换祖大寿,济尔哈朗和七千士兵换六千军民,这个交易应当划算。清兵已是瓮中之鳖。放归七千不带粮食的清兵,只会加重他们的缺粮危机;同时。如果不交换,这六千军民必定最先饿死,甚至可能会被清兵活活煮食吃掉,以度饥荒,这是我绝不忍心看到的。

  围城‮入进‬了第五天,估计清兵已开始断粮了,兔子急了都能咬人。何况是蛮勇的清兵。清兵们开始集中力量攻击东城门,试图在那打开一个缺口,从那里逃回盛京。

  我接到战报后,立即策马赶到东城门,战况正十分激烈,从缺口处望去,清兵有数万人,骑兵们冲在前面。正用弓箭与我们对战,步兵们抬着宽大的木排冲在后面。

  我们的三门大炮轰鸣着,炮弹一发接一发地落入清兵阵营中,每一发炮弹都是催命符,将城门附近正蜂拥而来地清兵炸了个哭爹喊娘。

  对冲近的清兵,我们地火枪手和弓箭手尽情地射击着。一批批的清兵不断倒下。清兵见缺口处难以突破,便选择了远离缺口处的壕沟,架设木板,准备渡沟后从土墙上爬出,或挖毁土墙。

  我们早已料到了这一着棋。土墙向外一侧是倾斜且留有台阶的,清兵无论在哪一段壕沟进攻,我们的火枪手就会及时出现在哪里,打退清军的进攻。偶尔有一些清兵架好木桥后冲过了壕沟,准备爬墙时,头顶上火枪手突然出现。居⾼临下地开火。把他们射杀在壕沟內。

  但也有一百多名清兵顽強地突破了防线,用抓索爬上了壕沟外的土墙。但那些清兵离开了战马,战斗力十分低下,转眼就被补防上来地步兵围杀掉,火枪手、弓箭手又及时控制了那段土墙。再往后发展下去,步兵们⼲脆都爬上了土墙,只要有清兵过了壕沟,试图爬墙,便用长矛居⾼临下地刺杀清兵。

  有的清兵见爬墙无望,就绝望地用马刀乱斩土墙,试图在土墙根部掘开个大口子。但土墙宽厚,这样做仅仅是徒劳,而且挖不了多久,清兵就会死于弓箭之下。

  ‮场战‬优劣是明显的,清兵在打一场完全无望的战争。于是,在坚持了近半个时辰之后,清兵终于放弃了,丢下密密⿇⿇的尸体,退回城去。

  这场战役,清兵大约折损了六千多人,而我方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役结束后,多尔衮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困境,于是派人来讲和。这一回他们的姿态低调了很多,愿意放回六千军民,只求我们放清兵一条生路,让他们东归盛京,并保证十年內不再进犯明朝。

  我担心一口回绝会激得多尔衮杀那些被俘地人质,于是慢慢地拖延着,不拒绝也不答应,不给明确答复,只说要奏报朝廷。第三天,多尔衮见我们毫无谈判诚意,沉不住气了,于是又提出新的谈判方案,说只要我们给清兵送300万斤粮食,他们就可以放回那六千军民。多尔衮还特意让使者给我们算了笔细帐:六千军民,一人只值500斤粮食,很优惠了,希望能成交,否则,就把那六千军民全部杀掉。

  这件事就有些为难了,粮草自然是不能给的,不然我们自己的军粮都会出现问题,军心一乱,而清兵则有了守城待援的资本,这次难得的围城歼敌机会也许就会失去。但是眼看着那六千军民死在眼前,我自然也不忍心。

  我急切地等待着被俘清兵地到来,但据探马报告,他们现在才过杏山,还要一天多才能到来。我焦急万分,但现在又不能妥协,只好做了最坏的打算,这六千军民,让清兵杀光,然后再为他们报仇,用六千人的性命去换六万清兵的命,还是值得的,虽然这很‮忍残‬。

  多尔痛见我仍是拖着不给回复,急眼了,第二天就在南城门处,把一百名被俘汉人小孩押出来,准备砍头。

  那些小孩不哭不闹,呆呆地站着,任由清兵‮布摆‬着。我见状十分不忍,派人去协商,提出用一千斤粮食把他们换回来,清兵禀报多尔衮后,出来讨价还价,要五万斤,几番谈判后,以五千斤成交。

  五千斤粮食对于六万清军来说,每人只能分到一两不到的口粮,但清兵最终仍是交换了,因此,我知道城內确确实实是揭不开锅了,而且这批口粮必然是优先供应给将领们的,士兵们是吃不到口的,这样也好,僧多粥少,说不定能引发清兵內部的官兵矛盾,成为一根导火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