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印象
在从孔家庄火车站下车之后感觉到一阵口外刺骨的寒风吹来这让邵振青有些不太适合的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忍不住裹了一下⾝上的大⾐。
适合了一下寒风之后邵振青才开始打量着眼前的这个被国內报界称为“国中鲁尔区”的西北工业区的门户之所以称这个孔家庄火车站为西北工业区门户实际上是一些好事的报纸所称。
原因无他因为从在这里下车之后你就会立刻感受到西北的气氛正如之前其它报社的新闻上所说的那在孔家庄火车站邵振青的确看到了报纸上描述的蓝⾊的三轮货车、穿着蓝制服的西北公司工人但是邵飘萍注意到更多的却是穿着各种新旧不一服装的妇女和儿童。
因为同车的关系邵振青知道这些妇女儿童大都是从口內各省搭车来找她们在此务工的丈夫、⽗亲因为他们的丈夫、⽗亲从公司分到低价房所以可以把家人接来和家人团聚。
一路上邵振青从这些妇女的口中知道了太多关于西北公司的故事正如报纸上报道的那样西北公司是一家对员工实行⾼福利待遇的公司其对员工的待遇普遍⾼于国內现在任何一家企业不过在邵振青看来这应该和西北公司从事的利润较⾼的机械制造有关。
作为《申报》驻京地特派员一直以来邵振青都是在揭露北方府政以及北方军的丑闻做时评。虽说对西北公司已是慕名已久可怎么奈因为经费问题所以未能成行只能从外界报纸得知西北公司以及西北工业区的情况。
直到数天前邵振青接受了一位友人的赞助所以此次西北公司之行才得已成行邵振青希望自己能够对现在国內风头正劲的西北公司、西北工业区进行最详细的报道。顺便了解一下。这个被在⽇本报界被称为“阻碍⽇本复兴之手”的西北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地集团。
“这次来这一定要弄清楚现在大家口中地国中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子!希望这次自己没有⽩来一趟。”
看着车站外熙熙攘攘的路人邵振青嘴角稍带一些笑意的底声自语到如果说数天之前在邵振青看来西北公司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充満活力的企业而已。
虽说这个企业已经成为了国中实业进步甚至达到或者世界先进⽔平的象征也被一些人称为国中的奇迹以及实业希望所在。
但是因为那篇在国全影响力最大地多家报纸同时登出的文章之后邵振青对文章中描述那个以军法管理着工业区。以军法管理员工以及其家属的西北公司的趣兴更浓。
虽说邵振青本人信奉自由主义对強权主义可谓是反感至极但是同样对这个被支持者称为斯巴达化之西北的西北公司倍增。
邵振青并没有直接加⼊对这个“国中的东印度公司”的抨击的阵营至少在邵振青看来在自己没有亲眼看到并且调查过这个月前地“国中奇迹”现在的“国中东印度公司”之前邵振青觉得自己不应该盲目的相信那篇文章中所说的一切。
虽说对于公司组建民团。邵振青持着反对意见可是现在各地商会都有自己的商团武装地方上也有民团所以在已经通例地情况下那么西北公司以察哈尔民团总团的名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到也无可厚丰。
只不过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一个万人的民团一个月竟然需要四十六万元地军费。这个开支未免也太过庞大了。所以邵振青觉得也许这背后也许隐蔵着什么至于什么。邵振青现在还不知道。
“这是?无轨电车?”
当走出西北火车站之后一出站台邵振青就看到停在火车站外地一辆汽车看到那辆汽车车顶上拖着的两数米长地“大辫子”去年从⽇本归国前曾经看到⽇本以及海上的英租界內坐过无轨电车的邵飘萍一眼认出了眼前的这辆汽车。
西北电车公司是公司为了解决目前而临的目益严重的职工通问题而特意成立的一家共公通公司。
在工业区引⼊电车是司马在看到西北实业报上一个建议文章后决定的在那篇文章里提到现在公司的大多数职工居住的小区距离工作地较远上下班至少需要步行半小时以上甚至有一些职工步行更长时间。
因为提意工业区应该建立一个共公通系统并提意公司应该仿校口內大城市建立工业区內的电车通网以改善工业区內目前存在通问题在文中还指出公司应该在实业路、2号、号以及1号、3号、5号公路建立至少六条电车线路。
之所以如此分布就是因为整个工业区95%的工厂、生活区都分部在距离这六条公路周围1。5公里之內如此分布职工上下班步行都不会过15分钟既可以节省员工的精力又可以给工业区创利。
看到报纸上的这篇报道之后司马才想起来除了汽车还有电车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冒然引⼊后世的共公汽车显然不合适可是进口几十台电车先解决一时之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再则公司早在年前就已经开始制造电动机、电线就是以后自己制造应该问题也不大。
于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一边向优秀职工提供底价自行车的同时一边着手建立起西北工业区的公体系。就是用无轨电车构成地公网。
之所以选择无轨电车就是因为跟有轨电车相比无轨电车因为可以绕过道路上的障碍物而弹较⾼而且它只需电线而无需投资铺设轨道投资相对较少。
于是司马便决定从国外进口了十台6o3型有轨电车用于建立工业內第一条有轨电车通线路。而这条线路就是往返于实业路两端的一号公。每隔o。75公里设一站票价为每站一枚铜元。
现在邵振青眼前看到的这条线路就是1号线公的终点站之所以将终点站设在孔家庄火车站实际上是为了方便从內地来此的客商、工人家属能更方便的到达数公里之外地工业区。
“呵呵!和海上电车公司用地电车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不过好像更大了一些。”
经铁制条栅门上车以后看到车里的已经挤満了了人扶好扶手站在车尾的邵振青的车上起落式玻璃窗。不过少了遮的百页窗以及马蹄形座位心说到。
其实邵振青并没想到现在他脚下的这辆电车应该是国中第一批国产电车当第一批三辆从港香购进的二手英制6o3电车运到西北工业区之后除了两辆被用在工业区进行试运营之外另一辆则在汽修厂被大卸八块对进行了研究。
结果在那里现制造这种电车并不比制造三轮汽车的技术复杂多少因为公司长途运输队损毁了大量地六轮卡车。于是汽修厂便直接利用这些损毁的六轮卡车的底盘进行改造参考6o3型无轨电车设计了1oo型无轨电车而直流电动机也更换成了公司制造的大马力直流电动机。
并且还据6o3型电车在试运营的出现的情况加长了车⾝使得其満载时可以载95人左右。过6o3型电车十多人汽修厂仅仅不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利用报废六轮卡车的底盘制造了三十五辆电车现在和外购地十辆6o3型电车一起在公司的1号线路上运行而公司正在建设二号公路线路。建成后将全部使用“国产”无轨电车。
“这里的电车比海上的电车快了一些。只不过这叮啷、叮啷的铁链声有点让人扫兴!”
邵振青几乎都没有感觉到车辆振动电车就已经离开了站台。电车出孔家庄之后度提⾼地很快和邵振青过去在⽇本、海上做过的有轨电车的感觉完全不同可是随之而来的叮啷、叮啷的铁链声让邵振青有些不太适应。
和海上相比西北公电车地运营度为每小时二十五公里相比于这时际国上通常地67英里的度相比快了一倍多而如此地⾼的原因除为了提⾼电车的使用效率正是因为使用了大马力电机以及充气式轮胎才使得提⾼运营度成为了可能。
而那些铁链声是因为绑在电车轮胎上的防滑链的声音因为地上有积雪的原因用上了防滑链所以才会有这种铁链音而这些却是邵振青无从得知的。
“这位先生请买票。”
就在这邵飘萍心下感觉到这里的电车和外地不同时一个穿着黑⾊公公司制服的售票员挤过拥挤的人群来到邵振青⾝旁说到。
“我到西北广场给你钱。”
看到眼前这种穿戴的男售票员邵振青才算找回了一些悉的感觉于是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金城行银行的五角小面额纸币虽说早已听到西北工业区的物价很⾼不过邵飘萍觉得五角纸币应该⾜够了。
来西北工业区之前受他人指点知道金城行银的银元券是西北工业区內除银元之外唯一的流行纸币所以邵振青就将友人赞助的一千元采访经费在京城的金城行银换成了大小不等面额的银元券以方便在西北工业区內使用。
对于西北工业区只流通金城行银的银元券邵振青当然可以理解必竟这金城行银最大的股东。就是西北公司地老板自家照顾自家生意这是肯定的西北工业区內人口这么多现金流流通量自然非常大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不可能放弃的。
“西北广场十三块铜元找你四角钱。票请拿好。这位请买…”
售票员一边练的撕票找零一边开口说到话音末落钱已经找给了邵振青同时向下一位乘客收起了票钱。
“没想到这西北公司到也地道是市按的市价找的零而不是官价。”
接过小车票和找来的四角零钱后邵振青心说到在这时铜元价格分成官价和私价。官价是百元铜元合一银元而此时因为铜元滥通常都是一百三十枚铜元换一块银元而现在西北公司用这种比价显然让邵振青很意外。
公路好、电车度较快、不贪小便宜这是邵振青在初至西北时对西北公司地第一印象。
接下来地一路邵振青就在不时透过车窗打量着车外的一切。只能看到布満冰雪的显得苍穹至极的荒原直到十多分钟后在路边的另一侧才开始出现尚未建成的楼房从工地上看到的人来看这些楼房显然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停止施工。
接下之后路边的建筑越来越密集起来。而路边地店铺和行人也跟着越来越多让邵振青惊奇的是所有的行人都走在人行道上并没有因为公路上车辆罕有车辆而在公路上行走。也许这就是外界称赞不已的纪律吧!邵振青在心中想到。
虽说这里的路边的店铺比张家口还要繁华几分。可是对于在海上生活数年的邵飘萍而言。并没有什么昅引力而眼下昅引邵振青的正是路边地那些走在人行道上的行人们。
当电车到达西北广场的站台之后。从车上下来的邵振青看着出现在眼前这个庞大的广场后不噤惊呆了说实话这么大地广场邵振青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占地面积为o。4平方公里的花园式广场,整个广场的地面全部是由条型石块铺成,在西北工业区內,这是唯一的一个石质路面,这些石块就是因为工业区改扩而拆除的公司第一批工厂地基石,之所以如此,正是为了纪念那些工厂。
“这里应该就是全国中最大地广场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说来西北一定要来西北广场!这里并不仅仅是西北中心而是西北的像征!”
走到西北广场正央中之后看着眼前地这个带着中西建筑风格的西北大楼34米⾼的八层楼房并不算⾼可是此时站在广场之中的邵振青却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个人站在如此庞大的广场之中是显得如此的渺小。
在这时整个人看到而面对的西北大楼时就会不自主的有一种自內心的景仰的感觉正因如此邵振青才算知道为什么大家说来西北一定要来西北广场这时邵振青总算知道了这个广场的设计者的实真用意。
“恐怕每个人站在这里都会有这种感觉吧!”
想到自己之前內心的那种感觉邵振青不噤如此想到虽说已经知道设计者用意正是如此可是邵振青却不得不承认设计者成功了站广场央中感觉异常渺小的自己之前的确把眼前的这座西北大楼成成了希望!
而这也许正是西北公司设计这个一个广场的用意吧!想到自己心中的那种感觉邵振青相信西北公司之所以设计这个一个广场就是希望别人从心理上意识到西北公司正是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正如邵振青所猜测的一般设计这个广场的确包含有这个意义实际上这是在后世普遍知道一种利用人们心理上弱点给人们一种暗示而这种弱点就是人站在开阔的广场中会不自主的感觉到自我的渺小与无知。
而如果这时眼前有一座庞大的建筑的话人们会有意无意的把对这座建筑充満敬畏感进而会对其产生依赖这也是为什么在西北大楼的设计时司马要求西北大楼从外观上看起来要尽可能的雄伟地原因。
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技术能力受限司马可直想把西北大楼建的更⾼、更大。可惜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建在雄伟的基座上的国式风格浓厚的西北大楼罢了不过至少还是可以给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够多的暗示了。
“邵青浙江人”
在兴安饭店地前堂这个西北工业区內一家山西人月前开地小饭店这是邵振青找了十多家饭店之后选择的一家虽不在西北的中心可是距离通较为便利的实业路也不算远。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房价也很公道。
还没来西北之前。邵振青就从其它报社的报道中得知西北工业区的工资虽然普遍⾼于內地但是这里地物价同样较內地⾼出不少几乎于时下国中物价最⾼的海上处于同一⽔平。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千元的经费说少不少可如果真的用在新闻采访上并不见得充裕为此邵振青只能尽量节省经费开支。
在这家兴安饭店登记时。服务员拿出的登记表上邵振青写下了邵青二字是在名字之中去除了中间的那个字。
等到安置好住处之后时间已近中午邵振青便在饭店一楼的餐厅內一看菜单邵振青才惊于西北物价之贵比之海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大家说的一样。这西北工业区地物价之贵是以食品这些青菜价格就这么⾼?咦?⻩瓜?番茄…”
看着菜单上写着的菜名对于菜单出现并不应该出现在这种严冬的青菜名邵振青不噤感觉有些好奇而价格已经不在邵振青的考虑之列了。
这些青菜在严冬腊月的天气里。本不可能种出来在各地地饭店里为了防止有人刻克刁难像菜单都是随着季节走动这种夏秋的菜⾊。绝对不会出现严冬腊月的菜单里头。
“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真是奇了怪了!”
见到桌上四道菜中的三道是用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季节的青菜炒出时。邵振青不噤喃喃头摇说到。
“服务员你们这些菜都是从那里来地?”
碰到新鲜时就要追问底这是记者地本能这么一个新鲜事邵振青那里可能就此放过于是连忙问到上过菜后正要离开的服务员。
“这些菜是公司地玻璃大棚种的菜在菜市场就可以买到这位先生还有别的吩咐吗?”听到这个客人的话服务员便开口练的解释到像这种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大冬天里能吃到⻩瓜、番茄之类的夏秋青菜每个初来工业区里的人都会这么问。
服务员口中的玻璃大棚实际上就是司马特意建立的玻璃温室去年的那个只有大⽩菜和⾁食品的⽇子让司马实在是不习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返季节的青菜的概念而从南方运青菜更不现实。
已经习惯于冬天可以吃到各⾊青菜的司马在公司的玻璃厂投产之后就立即建立几处大型的玻璃温室为了确保在冬天零下二、三十多度的严冬能够吃到各⾊青菜司马甚至在玻璃温室里接了暖气。
虽说玻璃温室的成本⾼但是因为后世广泛采用的聚乙烯薄膜此时并没有明而从后世大批量购买也不甚方便而公司玻璃厂的产量⾜够所以司马就特意建了上百亩玻璃温室不过不得不承认建这些温室的开支非常庞大。
为了提⾼玻璃温室的利用率增加效益司马还特意从后世买来了温室蔬菜大棚立体化种植的资料以便采用立体化种植产出更多的青菜当然尽管如此这些青菜的价格相比于夏秋仍然贵一倍多。
当两月前第一场雪下来之后温室农场的第一批青菜也成上市了当穆藕初等人看到顶花带刺的⻩瓜、娇滴的青椒时总算是明⽩为什么司马一定要花费巨资建温室农场了在严冬腊月天里能吃到这些新鲜的青菜让人感觉真的非常之舒服更何况这些青菜本⾝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而第一批返季节青菜上市之后工业区內收⼊⽔平较⾼的技术人员以及五级工以上的⾼收⼊群体看到这些青菜无论是出于想偿鲜的念头或是其它几乎是一市就被购买一空。
虽说这些玻璃温室里种的返季节青菜的价格不菲可是在西北工业区內除了饭店之外在工业区內的还是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再加上时不时一些工人想偿偿鲜所以一直以来这些青菜都属于供不应求的菜⾊所以价格自然比初时又有所提⾼这也是邵振青感觉到菜价偏⾼的原因之一。
“呵呵!这些西北人真的很会享受屋外是冰雪覆盖屋內温暖如舂还能吃到如此新鲜的蔬菜到也是一种享受。”
一边吃着这些冬季甚为难得的蔬菜一边透过饭店大硕的玻璃窗朝外看去外面街道不时可以看到裹紧大⾐头戴着⽪⽑帽子顶着寒风走动的行人邵振青不噤开口到说。
在初时一进饭店邵振青就感觉到室內的热浪面而来就知道这饭店看来也装有暖气这家收费还算公道的饭店装有暖气是邵振青在这里⼊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必竟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让邵振青这个江南人也有些不太适应。
邵振青并不知道在整个西北工业区內城市供暖设备已经普及开来每家每户还有办公楼工厂都装有供暖管道去年公司初建时因为考虑不周的原因差点没冻死人的经历让司马可是记忆犹新。
于是今年建立完整的供暖设备就成了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而公司的动力厂一直以来生产最多的就是大型燃煤供热锅炉建成多个供热站之后除了对原职工住宅进行改造增加供暖设备之外。
而现在的西北工业区的建筑规划之中要求每一栋新建建筑都需要安装供暖设备必竟在这冬天时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的口外没有暖气、热炕恐怕真的会冻死人。
“飘萍兄!你怎么会来这里?”
就在这时邵振青听到一个悉的声音叫着自己的字声音中显然还带着一些惊喜在这里自己会有人?邵振青不噤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