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25章 削王?!

第325章 削王?!

目录

  淑妃墨衣也跟着皇帝一起到了两仪殿,倒是出乎了吴月琳的意料之外。第一眼见到时,她的脸颊刷的一下就红了,还以为皇帝有‮趣兴‬来一次三人同床。墨衣将她拉到一边,二女嘻嘻哈哈的说了一顿悄悄话,吴月琳这才心中释然,只是感觉更加的尴尬了。

  三人一起共进了午餐,墨衣就摆驾去了甘露殿。虽然现在没有立皇后,可是吴月琳的地位还是略⾼于墨衣的。所居住的宮殿也离太极殿比较近一些。让李世民很庆幸的是,墨衣和吴月琳之间的关系十分的融洽,从西川时起二人就亲如姐妹。后宮里没有过多的争斗与勾心斗角,这让他感觉很舒心。只不过,皇宮內从来就不缺少明争暗斗。现在情况还算好,以后子嗣多了,还会如此平静么?

  入夜时分,李世民拥着吴月琳睡上了龙床。二人正要‮存温‬一番,突然听到殿外传来俱文珍的声音:“陛下…”

  李世民心中不悦眉头皱起,暗自道:这个俱文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识趣了?朕正要和爱妃入寝…难道有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扯下了床头的闱帘对外面唤道:“进来说话。”

  俱文珍轻轻的推开了门,轻手轻脚的碎着步子走了进来,跪倒在御床前说道:“陛下…刚刚中书令李勉派长子进宮报信,说李勉病重,危在旦夕。”

  “什么?”李世民嚯然一下坐起,一把甩开了盖在他和吴月琳⾝上的薄丝被,急急的就下了床来。吴月琳浑⾝赤裸的一下暴露出来,还吓得惊吓了一声。

  “更衣。朕要马上去李勉府上。”俱文珍带着另外两个近侍宦官,飞快的取来了衣冠替李世民换上。很快整理好衣装后,李世民抱歉的回看了吴月琳一眼,大步走出了宮殿之外。

  吴月琳幽幽的卧倒在床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扯上被子,独自一个人睡去了。

  出了两仪殿,皇帝车辇才徐徐地从侧门驶来。李世民心如火焚等不及车驾完备,对俱文珍说道:“将朕的青骓马牵来。朕要骑马飞奔。车驾准备繁琐行动迟缓,朕担心见不着玄卿公最后一面了。”

  “是!”俱文珍急忙差人牵来了马,李世民飞⾝跃上马背,大喝一声驾。匹马单骑朝朱雀门奔去。他⾝边的侍卫们都有些始料不及慢了半拍,唯有独孤凡一人骑马跟了上来。

  肃穆而寂静的皇城之內,李世民和独孤凡二骑的铁蹄踩得青石板笃笃作响。巡哨的士兵们又惊又怒,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狂徒敢半夜在皇城里策马狂奔。李世民唯恐耽误了时间,一路厉喝:“给朕让路、开门!朕要出城!”

  听到这个熟悉而又威严地声音。负责皇城噤卫的飞龙骑将士们再不敢耽搁片刻。一路奔来,皇城之中关门次第大开,御林军将士沿街拜倒。

  转瞬间,李世民已经出了皇城,飞奔到了光德坊李勉的宅院前。门前只有一个老汉在看守。并不认得皇帝。他看到二骑飞奔上前,正欲上前询间,李世民却已经大步的从他⾝边走过。径直入了院中。老汉拦住独孤凡,抬眼一看,是一个脸上戴着金⾊面具的铁面将军,心中一骇,又闪到了一边。独孤凡快步跟上皇帝,一起进了院中。

  院落里,已经有近百人跪在正堂前,没有一人吭声。这些人。大概就是李勉地亲属、门生与故吏。李世民飞快的从这里人中间走过,径直走进了正堂。拜倒在地的这群人只感觉耳旁一阵风过,抬眼看时,只见一道⻩⾊的人影闪过。心中各自惊骇道:⻩袍?皇帝来了?!

  “玄卿公!”李世民进了正堂就⾼声呼唤。他看到这里都已经在准备灵堂孝座了,心中又急又忧。

  话音刚落。一旁的侧室里闪出一人,见了李世民迎头就跪。李世民看他神⾊戚然。心想大概李勉就在这间房內,此人也就是李勉地子侄之一。询问一句,果然如此。于是径直进了那间房中。

  房內点起了几根耝长的蜡烛,一些近亲子侄跪倒在李勉的榻前。皇帝进来以后,这些人又要转头对他跪礼,李世民叫全免了,快步走到了李勉榻前,坐了下来。

  李勉地脸已经有些青灰,嘴唇紧闭,眼睛也是闭合的。唯独还有一丝气息在幽游。看来,的确是要油尽灯枯离开人世了。

  李世民握住他的手,凑到他耳边唤道:“玄卿公、率卿公,‮生学‬李漠来看你了。”

  刚刚还恍如死人的李勉,突然一下就睁开了眼睛,将李世民的手也握得紧的。

  在座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最后地回光返照。

  已经有些一女眷,忍不住哭出声来。

  李勉用他浑⻩的眼睛怔怔的看了皇帝一眼,吃力的抬起另外一只手,对自己的家人摆了一下。然后十分吃力地说道:“你们,都退下。我有话,要和皇帝单独讲。”

  李勉的家人们,都依依不舍地退出了房门。房间里,唯留下李世民和李勉二人。

  “玄卿公…可有话,要对‮生学‬叮嘱?”这个时候,李世民也不用说什么安慰话了。

  李勉的喉部吃力的滑动了一下,嘴唇也轻轻的发抖,然后低沉而又沙哑的说道:“陛下…老臣,天不假年,不能伺奉陛下了。唯有来世,再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眉头深锁,缓缓的点了点头。

  “陛下…老臣听闻,朝廷正要整顿吏治。”李勉很吃力,眼睛都快要闭上了,声音模糊的说道“老臣以为,要想裁汰‮员官‬整治官场,必先…”

  “必先…”李勉的声音越来越低,李世民将耳朵帖到了他的嘴边。都难以听清。

  终于,李勉将那两个字吐了出来:“削王!”

  李世民心中一动:若要治吏,必先削王!

  李勉说完这两个字,仿佛是已经用完了浑⾝的力气,休息了许久。若不是李世民感觉他还有一丝气息在鼻间,恐怕都要以为他是死人了。

  许久后,李勉最后一次睁开了眼睛。怔怔的看着皇帝,说道:“陛下,老臣有一件事情,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临终之时,老臣想要弄清楚这件事情。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如实相告?”

  李世民点了点头:“玄卿公就请问吧。‮生学‬一定知无不言。”

  李勉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说道:“老臣想不通的是…奉天之后,陛下何以脫胎换骨,与之前地舒王谊,判若两人?”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了笑容。他凑到李勉的耳边,轻轻的说了两句话。

  李勉听完,突然一睛睁大了眼睛瞪向李世民。惶然的张大了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世民面带微笑的看着他:“这是真的,李勉。”

  李勉的呼昅突然加剧,胸膛也开始起伏,嘴唇颤抖地喊出了一个字:“太!…”然后,表情就永远定格了。那一双昏⻩的眼睛,也死死的盯着李世民,看似永远也不愿意闭上。

  李世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伸出手来拂上他的眼睑,轻言道:“瞑目吧,李勉。我李世民地龙子龙孙中,难得有你这样让我満意的人物了。”

  再看李勉时,只见他双眼已经闭上。脸上的表情就如同是熟睡了,没有一丝的痛苦。反而还像是带着一丝微笑。

  李世民从榻上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跪在门外的那些李勉地子孙们,说道:“玄卿公,去了。举哀吧。”

  満屋子人,顿时哭成了一片,哀乐与鞭炮也顿时响起。

  李世民从正堂走了出来,步履有些沉重。李勉的那些亲戚门生们惶然的跪成了一片不敢起⾝,李世民也忘了跟他们说声平⾝。直到出了李家院子,李世民才回过一点神来。他回头看着一片哀痛之中地李家院墙,摇了‮头摇‬轻叹了一口气,喃喃道:“失去了一个很可贵的人。”

  “走吧,独孤凡。我们回宮。”李世民骑上了马,扬鞭朝皇宮而去。

  回到皇城里,李世民再也无法成眠,也不好带着这种心情去和吴月琳相会。于是索性到了武德殿御书房里,掌灯夜读,批阅一些奏折。

  独孤凡一直静静的跟在他⾝边,一言不发。作为皇帝最亲近的心腹侍卫,独孤凡的沉默让所有人都看不懂他。只不过大家不问也清楚,皇帝⾝边紧紧跟随的那个铁面将军,是一名绝世⾼手。

  李世民看了一阵奏折,始终是有些心中沉重和烦闷。⾝边又没有别人,于是就将独孤凡唤到了⾝前。

  “独孤凡,你⾝上的寒毒都排清了么?”索性无事,李世民只是想找一个人聊聊天。

  “清了。”在没有旁人的时候,独孤凡对待李世民地态度,仍然和以前一样不温不火。在他的眼中,没有皇帝与平民之分。

  “那你…”李世民犹豫了一下,轻笑说道“可行人道了么?”李世民问得隐晦,意思无非是:你的男性功能恢复了没有。

  独孤凡有点恼怒,冷哼一声,不知道怎么回答。呆了半晌,说道:“皇宮里,有着外面没有的药材与补品,和最好的医师。妹妹,对我很照顾。”

  李世民一笑:“这么说,你也可以娶门亲事了?”

  独孤凡漠然地道:“没‮趣兴‬。”

  “那怎么行。”李世民说道“现在,你也算是国戚了。堂堂的国戚,怎么能孤⾝一人?而且,你们独孤家也不能就此绝后。过段时间,朕给你安排几个姑娘让你挑选。若有看得上眼地,你就成个家吧。也好让墨衣安个心。”

  “我说了,没‮趣兴‬。”独孤凡说完,又有点无奈的‮头摇‬,妥协一般的说道“别逼我。给我一点时间。”

  “好吧。”李世民眼神炯炯的看着独孤凡,缓缓点了点头。他看得出,独孤凡仿佛是有了一点心事。

  天亮之后,李勉逝世的消息已经四下传遍了。李世民在朝堂之上宣布,追封李勉为司徒,吴国公。朝堂为之举哀,废朝三曰。然后,李世民⾝着皇帝隆装,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到李勉府上吊唁。翰林院的大学士们,也为李勉写了几份祭文,称颂并怀念这一位当朝泰斗玄卿公。

  李勉的葬礼热热闹闹的进行着,李世民毕竟是皇帝,不可能长时间守在那里。于是露了一下面以后,就派俱文珍带着一批宦官宮女们,主持张罗李勉的葬事去了。自己却是回到了皇城之中的武德殿里。

  他想一个人静一静。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勉临终是对他说的那句话,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若要治吏,必先削王。

  除了将死的李勉,估计也没有人敢于向他提出这一条进谏。这也可以算是,李勉的唯一政治遗嘱。

  其实李世民也很早就想到过这一点。现在,大唐的王,还真是不值钱了,遍地都是。如果仅仅是一个称号也就罢了。但是,只要是封了王,那就得要让他们享受王爵的待遇。不仅要赐予地产田亩,准养私兵奴仆。朝廷不仅收了不他们的税,还要拨钱去养他们。而且现在,除了李家的王亲国戚们,外姓封郡王的也不少见了。比喻说李晟、马燧、李怀光和浑,四人都是郡王。

  简单的估算一下,养一个郡王,至少比养三千大军还难。而且,这其中还有诸多的隐患。

  削王,势在必行。

  不过李世民更加清楚,削王所面临的困难是极其‮大巨‬的。所以,就连李勉也只敢在临死之前,提出这一条意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