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明正德秘史 > 第三章 除佞大计

第三章 除佞大计

目录

  朱玉刚看到李东阳终于可以为己所用了,不由得喜出望外,但他知道做为一个皇帝,怎能喜怒露于形外呢?于是屏住笑容道:“先生请讲,朕听着呢。”并且对陈其武示意去屋外警戒,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李东阳道:“皇上,朝中大臣以前曾经上谏过,但都被刘瑾等人庒下,或者另造名目,诬陷中伤,多有伤害,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对他们畏惧如虎,即使有正义之士,也不敢挺⾝而出,所以要想扳倒‘八虎’,先要找一个有分量的大臣出来带头上奏,弹劾他们,这样,群臣才会跟随而上。”李东阳的这番话也说明了他已经想到了朱玉刚刚才的那些奏折是假的,呀不然的话他⾝为大学士,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是他一时紧张,才没有去细想其中的蹊跷,当然也只能作为暗示的话说说罢了。

  虽然李东阳的话只是就事论事,但在朱玉刚听来,分明就是说他听信奷佞之言,打击忠臣,才致使现在朝中无人敢说话,朱玉刚暗想自己怎么像着了魔一样,做的尽是那个正德皇帝所做的事,现在还要替他背黑锅,他脸上微微一红,说道:“先生说的极是,那这样的人该到哪儿去找呢?先生可有合适的人选?”他想李东阳自己是绝对不会去冒这样的风险的,但是他既然说了出来,那么必然已经想好了人。

  果然,李东阳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抬头说道:“皇上,老臣心目中有一个人,不知道皇上是否听过他的名字?”

  “是谁?快说!”朱玉刚迫不及待的问道。

  “他就是左副都御史何代军!”

  何代军?朱玉刚觉得这个人的名字有点熟悉,好象在哪里听过似的,细细一想,才想起他是李东阳的得意门生,此人为人傲慢,极不合群,但却一⾝正气,不卑不亢,又写得一手好文章,为朝中人士所敬重,如果要写一封讨伐奷佞的檄文恐怕真的非他莫属了,李东阳把他说出来确有举贤不避亲的意思了。朱玉刚満意的点点头,说道:“此人可以胜任,但不知如何进行呢?”

  “其实朝中众大臣都在左顾右盼,只要有第一个人站出来,一定能够带动一大批人的,到时候皇上略微作个姿态,局势就尽在掌握中了。”李东阳握紧拳头,充満自信的说道,连胡须都飘了起来。

  朱玉刚暗想,李东阳毕竟是文人,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了,难道刘瑾等人会甘心束手待毙吗?他们一定会作殊死挣扎的,如果到时候动用武力的话,恐怕会伤及一大批人,即使能够取胜,朝廷也会元气大伤的,所以在发出声讨之前,应该先剪除他们的羽翼,还有他们手中掌握的锦衣卫,东厂的势力。

  “那你准备叫那姓何的准备怎么做呢?”朱玉刚问道。

  “皇上不必过分操心,老臣会全力去做的,刘大人和谢大人也对‘八虎’他们不満,如果把他们也联合起来,声势就大了。”李东阳不想让皇帝知道其中具体的计划。

  朱玉刚一怔,还以为李东阳倚老卖老,看不起自己,对自己不敬呢,转而一想也是,自己⾝为一个君主,这些争斗的具体细节还是不知道的好,看来他还是很为替主上着想的呢。朱玉刚说道:“那好,你先退下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李东阳连忙告退,刚走到门口,朱玉刚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叫住了他。

  “你可知道王伯安是个什么样的人?”朱玉刚突然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王伯安?”李东阳一愣,这人似乎听说过,他仔细一想,终于想了起来,于是惊讶的说道“王伯安只是一个小小的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名不见经传,皇上怎么会知道他的呢?”

  朱玉刚当然不会把自己为什么知道王伯安的事告诉他了,他说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朕只是听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才有此一问。”

  “是吗?”李东阳对朱玉刚的话明显存有疑问,但也不好再追问下去,否则的话就不敬了,不过他把它当成朱玉刚的信口开河,转⾝欲走。

  “人才就要重用,你回去和另外几个大学士商议一下,提拔他一个合适的官职。”朱玉刚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

  李东阳终于明白了朱玉刚的意思,看来皇上心目中有了贤臣良将了,他忙说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好好重用他的,不曰就将他调回京中安排到皇上的⾝边,”

  “不可,万万不可!”朱玉刚知道李东阳误会了他的‮实真‬意图,如果把王伯安调到了京城,就像一条鱼儿脫离了河水,再无舒展他能力的机会了,王伯安只有在赣南才像一只随时可以动用的棋子,可惜他不能把其中的原因告诉李东阳,总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了王伯安的将来吧。

  “赣南巡抚不是还一直空缺嘛?就先让他代替一下吧。”朱玉刚其实早就盘算好了。

  “老臣谨遵皇上旨意。”李东阳慡快的答应了,既然皇帝早有主意,何不顺水推舟卖个人情呢!

  目送着李东阳离去的背影,朱玉刚満意的点了点头,这件事开头看来还算可以,接下来该应付的就是朱宁了,他和刘瑾等人面和心不和,但他们的利益又紧紧连在一起,如果刘瑾有难,难保他不会出手相救,再说以前他还在刘瑾手下⼲过呢,说不定念着旧情而不会袖手旁观。刘、朱二人的矛盾朝中无人不知,倒可以利用这一点,即使不能使朱宁站在李东阳的一方,也要让他保持中立,这样可以极大的削弱刘瑾等人的力量,将来再收拾朱宁也不迟。

  朱玉刚叫来传旨的太监,升朱宁为內宮监的掌印太监,而这职务原本是刘瑾以前做过的,现在他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职务在太监中是最⾼的,但辈分却不一定是最⾼的,因此朱玉刚的这种做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是别有用心的,而在刘瑾看来却更加恼火,但又不能对皇帝去发,更不能截下圣旨不传,只好暂时把气生在肚子里。

  自从圣旨传下去之后,朱玉刚就吩咐陈其武悄悄的去探听下面的动静,果然议论纷纷,什么样的揣测都有,有人说皇上要重用⼲殿下了,有人说刘公公失去了皇上的欢心,各种各样的议论层出不穷,难辨真伪,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刘瑾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一直阴着脸,谁都不敢走近他的⾝边。

  朱玉刚暗暗得意,心想一场好戏终于就要开演了,果然第二天朱宁就満怀欣喜的进宮来谢恩了,但是不巧的是刘瑾也在朱玉刚的⾝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