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的快乐
在我十二三岁时,就跟着大人到地里⼲活,什么活都⼲,不仅是我,那时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大人带孩子劳动并不是像现在的家长领孩子体验锄禾滋味,其实在做秀,那时就是为了⼲活而⼲活。大人锄两垄地,我们小孩子锄一垄,远远地被大人落在后面,还时不时遭到大人一两声快点⼲的喝斥,喝斥的同时又伸过来锄头接济一把。
太阳正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就是有一百个不情愿,没有大人发话谁也不敢走。那时,就盼着队长扯着脖子吆喝上一嗓子,放歇了!
这时,我们小孩子跑的最快,扔下锄头跑到地头大杨树下,歇凉喘口气。生产队里有个我叫婶儿的妇女,她最会讲笑话、讲故事。我们几个小孩子缠着她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讲。她也很乐意讲,笑笑说我给你们破个闷儿吧,破闷儿的意思就是猜谜语。说: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很多和尚。这天,庙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老和尚就吩咐小和尚下山化缘,要点吃的回来。可是小和尚们谁也不乐意去。老和尚说,我出一个闷儿,谁猜对了谁就可以不去?说,什么多什么少,什么喜欢什么恼。
说到这儿,婶儿不往下说了,让我们回答。我说星星多月亮少,歇工喜欢⼲活恼。有人说,杂草多粮食少,吃⾁喜欢吃菜恼…说了很多条,婶始终微笑不说答案。直到队长喊上工了,婶站起来拍了拍庇股上的土才说:僧多粥少,给的喜欢要的恼。说完,婶儿没做任何解释,径直钻进一人深的玉米地锄草去了。
“给的喜欢要的恼”这句话,困扰了我好多年,当时我还小,实在理解不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要的恼”好理解,伸手向别人要东西,但凡有点自尊的人,磨不开面子,不愿张口求施舍。那么给别人东西怎么会喜欢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当时的经济状况,岂止一个穷字能涵盖。我们小孩兜里有块儿糖,那像珍珠宝贝似的,兜里揣好几天,常常偷偷拿出来闻一闻,直到糖纸破损了才慢慢的一点点吃掉。当时如果别人抢了我的糖,肯定要和人家拼命。怎么会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而⾼兴呢,当时确实想不通这个问题。直到我⾼中毕业后,一个小小的善举,才找到了答案。
那是一个三伏天,我骑自行车进城办事。中午在地摊上买了点吃的,已是一点多的光景,就开始骑车往回走。正晌午的曰头毒辣辣的,烤得我蔫蔫的,慢腾腾地往回赶。出城就看到路边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奶奶,左顾右盼的像等人。我没在意,从她⾝边骑了过去。走了一截儿,回头一看,老人还在那里,心想,大热的天,别把老人热出个好歹,还是去问问吧。我骑车折了回来,问老人家怎么了。老人说,她进城赶庙会往回走,走不动了,还有二十多里地才到家,歇一会儿再走。我二话没说,驮上老人一直送她到村口。老人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好闰女,我遇上好人了,还非要我去她家坐坐,我当然不会去,这事弄得我一路美滋滋的。恍然间,我明白了给予的快乐。
写下这个故事我并不是像范伟那样,咧着大嘴说求求你表扬表扬我。事虽小,但它诠释了一个道理,一个小小的善举,快乐了两个人,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建一座流芳百世的建筑,哪怕只有一些散碎的零钱,足以満足一个孩子求知的望渴,让流浪在外的游子踏上返乡的旅程;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必要时只需一个举手之劳,就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哪怕手中只有一杯水,也别忘了浇灌那些既要⼲枯的心灵…
伸出你的手,拉住他的手,快乐了你我,也就温暖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