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九十六章信王选秀

第九十六章信王选秀

目录

  去监视的宦官回报的结果,他们平时只是正常的往来交往,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这更让朱由校不安,要知道明年就挂了,如果不是他们的原因难不成还真是‘阳寿已尽’?

  前世的学识让他根本不信这个推断,反而更加相信‘谋杀’的推论,以他面前的小心翼翼来说,跳出来的敌人并不可怕,明刀明枪的⼲一场就是,即便是力有不逮,被人弄死了,也落个明明白白,总比做个冤死鬼、再被后人満世界骂,把大明亡国、葬送汉人衣冠的罪名扣他头上強些吧?所以依然对朱由检怀疑如故。

  虽然是怀疑,但并没有证据能证明什么,也不好下什么结论。但这七十七名女子,就这样给了信王,也不知道她们之中有没有什么这样那样凄婉的故事,就这样‘好白菜都让猪拱了’也真对不起她们,想想自己还没有这么多的皇宮呢。唉,算了,别为了妇女解放运动把自己搞得名声有损,对弟弟不仁的名声可不好听,咬咬牙,准!

  而群臣们倒对这条没什么说法,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准才有问题呢。

  第五件事是没有当上工部尚书的薛凤翔带头赞颂,皇上出钱兑大钱的事很快让市面上大钱得以应用,才几天的功夫,大钱又能继续在市面上流通了,对皇上贺喜。这个薛凤翔真的不错,风度翩翩气质文雅,虽然没准了他的官,但也没见他吹胡子瞪眼的,以后得接触接触。

  第六件事是原任巡抚登莱武之望,告⽑文龙的,说他为大家都不和,而且还和朝鲜那边不和。说上次⽑文龙的捷报是假的。看来这个⽑文龙的确是不招这些人的待见是真的,但这事朱由校根本没放在心上,本来也不能指望这些辽东兵和东江兵能把建奴的八旗给⼲翻了,查查他们的捷报,算一算战功的话,估计建奴那边已经灭绝好几回了吧。还是等净军和锦衣卫练成之后,发挥一下战力搞出点战果,然后扩编。而让这些辽东兵回到地方上去搞点行政工作,治安、城管、环境监督等等的事情都需要退伍人员,留在辽东除了浪费粮食钱饷,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第七件事倒是很得朱由校心思,是河南道御史贾毓祥,上奏称,辽饷的加派是枯竭了‮国全‬就为了辽东那一个角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战胜?这是竭泽焚林的事,老百姓被逼急了就会斩竿揭木而起。一番长篇大论,说的朱由校暗暗称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视的,这样简单的问题竟然给看了出来,此人的话很重,但的确说到了点子上,

  看着群臣一个个jīng采粉呈的表情,估计是恨极了这个多事的‘聪明人’。这样的道理连朱木匠都能看出问题,大明的jīng英能不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可不是大明独创的,这几年的战乱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难道群臣都是傻瓜不成?但如此明目张胆的在朝廷上大肆宣扬,以取悦圣听,置朝臣何地?让群臣情何以谌?其心可诛!

  一时对此‘险恶用心’、‘妖言惹众’扩大其词的批评滚滚来而,大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感。

  朱由校却对此人的见解非凡来了‮趣兴‬,(他一政治小白当然把jīng英们的城府当成了笨蛋,而直言的人方有真材实学。)传进京见驾吧。

  书中暗表,贾毓祥却是明亡后少有的忠臣,虽然没有以死名节,或者杀死全家,但和宋应星一样,隐居大泽山中“钓台”之下,足迹不入城市,终不肯为清朝效力。当抗清死节的南明使臣莱阳人左懋第(字萝石)的灵柩由běi jīng运回故乡路经平度时,他却亲到路旁哭拜,仰天长叹:“做臣子的都应当像萝石这样才对啊!”

  老年时写下了“升⾼北望泪潺潺,旷野萧条白rì闲。霜叶如今凡几变?犹留老眼看青山”这样怀念故国的诗句,重阳登⾼,望的是北方的故国旧京,老眼昏花,浊泪纵横,青山依旧,人事已非,悲凄之情,溢于言外。

  这也算朱由校瞎猫抓个死耗子,碰上了一个忠臣,但不知以后会如何动用了。

  群臣一听群起而攻之,大肆的批评皇上,要求皇上不能见此居心不良的小人。老魏挺⾝而出,大叫“皇上要召见谁,是由群臣决定的吗?”结果表明老魏的能量还是不错的,果然不出所料反对的声音没了,还真有些‮八王‬之气。也难怪人家说,只知魏阄不知皇上了。

  接下来没什么让朱由校感‮趣兴‬的事了,昨天放纵了一下午,今天得把功课补上。

  捱到了下朝,回到乾清宮,已经快十点了,朱由校刚刚到,已经有人在等了,是针织局的杜永明。来了就见吧,自己就是cāo劳的命。随着皇上进屋后,先把这几天赶制夏rì军装的事情汇报了一下,进展的情况很好,估计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

  接着就把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递了过来说:“回皇上,已经将羽绒服做了出来,请圣上御览。”本来以为就象做个棉衣一样的事,挺简单的,但这个出绒问题,的确还真是个事。不断的从布料、针缝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终于把这件羽绒服做了出来。

  “不错,没有羽绒出来。”把‮服衣‬拿了过来之后,首先的感觉就是这含绒量不是一般的大,估计得有二斤羽绒,那叫一个厚实。反复的拉扯了几下,重重的抖了抖,也没有羽绒出来,这个技术看来可以通过了。

  “回皇上,內胆用的布是专门处理的,不仅羽绒出不来,还不透水,如果冬天穿上这个,肯定和抱一暖炉一样热。”制这件东西,杜永明可真没少费功夫,这几天都是天天盯着的,对于他来说也的确难得。

  “好,再赏你一百两银子,回去按朕这个样式,”写着朱由校拿笔在纸上画出了后世羽绒服的款式,后面带着帽子“外面的面料就耐磨的厚棉布做,棉布上再涂上绿、⻩、茶、黑等颜sè组成不规则图案。羽绒倒无须这么多了,这一件用的量够五件用的。做出来后再拿给朕看。”朱由校这一次并不打算拿这个来‮钱赚‬,现阶段仅仅是提供军用,羽绒实在是太少了,根本没办法解决。而‮国全‬范围的大量饲养禽类又因为粮食的短缺而无法实施,慢慢来吧。

  现在有了羽绒服,冬天打仗也不会有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了,这东西的保暖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有了它别说是辽东,北极也能去得,一路向上先把地盘占下了,什么老⽑子俄国的,现在这些地方都是无主的,一路开过去,等宋应星造好了发电机、电动机,弄个有轨道电车玩玩,一路到白令海,再修个大桥,直接到北美‮陆大‬玩玩去,有了这个羽绒服,人类的完全可以‮服征‬那神秘的北极。拿着这件羽绒服,朱由校不由的开始YY起来。

  杜永明⾼兴的领了旨,接着就回去搞研究了,走的时候也是yù言又止,心里也想着是不是也投案自首,但由于皇上现在也算是用着自己,还赏了银子,会不会以后不再追究此事了?在这种侥幸心理下,还是没有提这事,走了。

  “刘掌印,这个庒水井是你监管造出来的,朝会上朕的话你也听到了,朕打算让你主持此事,你看如何?”朱由校把刘若愚叫了过来说。

  “谢皇上隆恩,奴才一定把此事办好。”这千万两的差事而且是白送给百姓东西的差事,那可是善事中的善事,流芳百世的名声啊,这可是刘若愚连想都不敢想的,急忙的谢恩,做保证。

  遇到这事谁不想把手伸过来?特别是朝中的大臣们也是眼红,别说涉及的数额如此之大,就算是一分钱的银子不贪,要这个事上只要能留个小脚印,那也是一代功臣,看刘志选现在把那个胸脯挺的⾼⾼的,为什么?人家有义卖的功绩政绩在⾝,提拔一下是早晚的事。

  但朱由校可能把这差事给他们吗?宁予家奴不予外臣,原因很简单,外臣太复杂了,又是贪污又是帮派的,不好控制。而宦官就好解决了,有东厂、內厂看管着,稍有乱伸手的地方,马上就把你办了,无须任何手续。这是改变宦官形象的关键时刻,如果拿着银子往外送再得不到百姓认可的话,那这种百姓也无所谓救不救了。

  “其实不象大臣们所说的如此多的数额,只要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这六省,远离江河水流的地方,让打井的专业人仕普及一下基本的打井知识,再发动群众相互帮趁着去打井,宮里给些补贴,打好了井随时帮他们装庒水井就可以了。这里注意了一点就是此次赠送是针对所有交纳农业赋税的农户,不用交税的人不在此赠送范围內。如有需要可以购买,价格就是十两银子,还得自己打好井,才去安装。明白吗?”朱由校仔细的想着说着,自己可不是冤大头,那些乡绅地主、士大夫一个个都富的流油,自己充什么大头蒜。‘一口饭是恩人一斗米是仇人’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别说给他们一口庒水井,就是十口百口,他们能觉得什么?能对自己感恩吗?饱时一斗饿时一口,把钱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贫穷之家,那才是雪中送炭,给富人,连锦上添花都不算,谈不上什么恩情。

目录
返回顶部